为什么古人身上会有体香?因为墨色生香

2019-09-18   文藏

谈及文房,我们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古代文人书房中常备的老四样。

古狻猊墨

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正是有了它们,各类文化学说才得以迅速传播,达到教化的目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以笔墨纸砚为代表的文房是我国乃至世界文化的根基所在。

江正玄玉墨

若是没了文房,那么再怎么好的内容也很难宣扬出去,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所谓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所谓挥毫泼墨,勾勒千里江山也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难以为继。

兰亭修褉黄御墨

笔有狼毫,纸有白鹿,砚有洮河,墨自然也有好墨。都说墨色生香,古人常把读书人家称作书香门第,大抵就是这个原因了。

早在商周之前,墨就已经作为一种黑色颜料作为书写了。

龙门氏天府御香墨

后来上世纪75年在湖北地区出土了一块墨块,是迄今为止见到的最早的墨。最初的墨只是一块很普通的黑色颜料,后来逐渐发展出比较系统的制墨工艺,在汉代初步形成规模。

有关墨的制作往大了说主要分两种,一是松烟墨,这种墨选材主要是松树烧取的烟灰,制出来的墨通体呈乌色,在光泽方面并不出彩,而且其中的胶质轻,所以只适合用来写字用。

龙戏珠御墨

其次便是油烟墨了,这种墨相比松烟墨色泽方面很有优势,通体黑亮。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桐烟墨了,坚实细腻,极具光泽。这种墨特别适合用于中国画方面,但是在一些细节处勾勒着色的话还是用松烟墨最佳,还有对于一些特定的要求无光泽的物品时也最好用松烟墨上色。

判断一块墨的好坏主要看墨色,表面泛青光的墨品质最好,黑色的要稍微逊色一些,表面显现出红黄色光或者偏向白色的墨质地最差劲。

描金彩漆天保九如御墨

唐时期出现了专门为宫廷做墨的墨务官,做出来的墨被称为御墨,著名的延圭墨就是出自当时一位名叫奚延圭的人,但是这种墨只有史料中有所记载,真正为人们所见到的最早的御墨源于明代永乐年间,制作精良,表面有涂金龙纹,中间位置有阴文楷书“国宝”二字,且在另一面有“大明永乐年制”的落款,非常漂亮。

孙瑞卿神品墨

除了宫廷内,民间也有一些制作墨的好手,说起来倒是有些像如今的一些工艺名家,他们做成的墨一般都不会在市场上流通,大多都落入官吏、乡绅以及书画名家们的手中。

这些出自名家手中的墨在制作方面皆精美,不逊宫廷御墨,更像是一种收藏墨。

因为有的墨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麝香以及一些其他的香料,所以才会出现研磨出的墨汁带有香气情况,若是经常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写字,身上也会自然而然的带有一种香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墨色生香。

汪文宪青麟髓墨

相反,若只是普通的墨,其中并无香料,这个时候墨汁中的动物凝胶以及树胶就会因为迅速氧化而产生一种臭味,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文化也是带着“臭”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