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到底要不要练腿?这取决于目标是“穿衣好看”,还是“强壮”

2020-02-03   健身小食堂

一句话概括:

假如你健身目的单纯为了”穿衣服好看“,那不练腿并无不妥;

但如果你有更高的追求,想要更强壮,更好的运动表现,那么练腿是绕不开的坎。


在健身房有众多的爱好者,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卧推、划船、二头肌弯举这类上肢训练,但对下肢训练往往就会刻意忽略,当然他们会告诉你,练腿太辛苦了,腿粗了不好买裤子啊,等等各种理由,也有人会说,这很正常,练不练腿只是个人爱好与审美取向的问题。

安排下肢训练日,是健身爱好者是否成熟的标志

当然,只练上肢,对于展示肌肉来说,是一个性价比非常高的选择,如果你花大量时间去练胳膊,姑娘说我想看看你的肌肉,你可以向她展示你的肱二头肌;

你花大量时间练胸,姑娘说我想看看你的肌肉,你可以向她抖动胸大肌;

健身到底要不要练腿?这取决于目标是“穿衣好看”,还是“强壮”

巨石强森在《地心游记》里抖胸的镜头,令人印象深刻

你花大量时间练腿,姑娘说我想看看你的肌肉,难道你要脱下裤子,“你觉得我的股四头肌练的怎么样”?

唔。。。

但是,“上肢主义者”忽略了一个事实,他们在外表上让别人感觉他很强壮的前提,是大家默认他被裤子遮掩的下肢,也像上肢一样饱满,一旦他穿上短裤,你就再也不会认为他强壮了。

典型的上肢主义者

为什么呢?

因为“强壮”不仅仅是外观上的“大块头”,更需要运动表现,或者说“功能性”,这里说的“功能性”,并不是像很多健身房的教练一样,教你拿个10磅哑铃蹦蹦跳跳或者踩在平衡球上扛着20磅做深蹲这种所谓的“功能性训练”。

这里所说的“功能性”指肌肉支持身体,维持姿势,更重要的是它收缩输出功率的能力,能够更快更高效地移动你自身或者重物。

而符合人体生理结构的发力模式是什么?

上肢固定,核心稳定,下肢做功。

此图深刻地反映了人体的本能发力模式

无论是你看到的体育对抗(掰手腕比赛除外),还是大妈去超市提篮子蔬菜走回家,下肢特别是臀腿都是发力的主导源头。

平时走路是靠下肢驱动的

打篮球的同学会知道,你和别人抢位置,一定是靠屁股和腿把人顶出去,而不是靠你的胸大肌和三头肌做个卧推把对手推出去。

如果你想提升运动表现,而不仅仅像只肥大多彩的锦鲤一样供人观赏,那么下肢一定是需要花大力气去练的。

这个例子更典型

这才是上肢主义弱爆了的真正原因,而不是很多健身营销号鼓吹的“健身不练腿,早晚得阳痿”,他们只是什么也不懂,给你制造焦虑,否则按这个逻辑,那些不健身的朋友,是不是都得缩阳入腹?

那么自然界有没有存在,上肢主导做功的发力模式呢?

当然有,但是它只存在于猿猴,人类当中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