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练肌肉有什么用?跑不了马拉松,打不过拳击手?

2019-06-06   健身小食堂

健身这个词,其实涵义很广泛,使用器械或者徒手的手段,来进行锻炼,提高肌肉力量、耐力、柔韧、平衡等等身体素质,以增进健康,获得良好体形,比如我们业余练习举重,跑步,骑自行车,游泳,打球,甚至广场舞,太极拳,只要与竞技体育区别开,广义上都是健身的范畴。

但是有很多人会把业余健身爱好者同“竞技健美/健体”联系起来,以为健身就是健美的初级阶段,或者健身就是“练肌肉”,那么在运动这个大圈子里,健身就会成为在健身圈里垫底的存在。

所以健身爱好者在网络上,常常会被键盘侠们这样评价:

你练这么大肌肉有什么用?

跑的了马拉松吗?

打的过拳击手吗?

搬家比的过装卸工吗?

都不能?

噢,那你就是没用的死肌肉。

如果说这是因为键盘侠们不了解健身,更不了解健美,力量举,搏击,跑步,分别都是什么专项,可是有很多爱好者自己也练健身的某个专项,却对其他项目的练习者也心存鄙视,那么就大大的不应该了。

事实上,在健身圈里不同专项的爱好者之间,尤其是训练水平还不高的,这种鄙视链更为常见:

玩举重的瞧不起力量举的,说它山寨;

力量举的瞧不起健美的,说它中看不中用;

健美的瞧不起练形体的,说它弱鸡;

练形体的瞧不起做有氧的,说它娘炮;

做有氧的瞧不起练太极的,说它是中老年健身操;

练太极的没法反驳,只好说你们练的都是死肌肉。

但问题在于,没有哪项运动,能够十全十美发展人的所有身体素质,你只能择其一二重点发展,你的训练专项,需要与自己的主要目标相匹配。

发展最大力量,就练习力量举,

发展爆发力,就练习举重,

发展肌肉体积,就练习健美,

发展心肺体能,就练习有氧或者混合有氧,

发展柔韧性,就练习芭蕾,

发展呼吸与姿态控制,就练习瑜伽,

等等等等,

如果你用自己的强项,去批评其他项目的弱项,那么这只能说明你的无知。

就好比说,你打乒乓球能赢姚明,这能说明什么?说明你比姚明更厉害吗?

可姚明和你单挑篮球能把你爆的合不拢腿,这又说明什么?

至于不参加竞技比赛的业余爱好者,更不需要和别人去比较,从来都只和你自己比。

我见过很多初学者,第一次去健身房,满眼望过去都是有力有型的壮汉和辣妹,感觉自己就是个小弱鸡,于是就再也不去健身房了。

但你去健身房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是为了比这些壮汉更强壮,比这些辣妹更凹凸有致吗?

不是的,你是为了比昨天的自己更强壮,比昨天的自己更凹凸有致!

只要你有超越昨天的自己这个目标,并持续为这个目标努力,那么你就是值得尊敬的。

所以呢,通常在健身房,

碰到力量比我大的,我会说我是练形体的;

碰到形体比我好的,我会说我是练力量的;

碰到力量形体都比我好的,我就只好跪下来叫师傅。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刘慈欣 《三体》


我是一名力量举运动员,高级营养师,我精心准备的健身入门线上课程已上线头条专栏,用一节私教课的钱即可学会深蹲、硬拉、卧推、推举、划船、引体向上等等这些高效的健身动作,以及训练计划的制定,无需再依赖教练,就能独自安排和完成训练,如果你在寻找高效的健身入门课程,不妨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