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换桶装水,谈谈健身训练的“功能性”

2020-04-30   健身小食堂

这个问题来自小食堂读者群,是一位女生提出的疑问,毕竟一桶水18.9L,还不到20公斤。

问题出在哪呢?我们先不去考虑,为什么不让男生来换水,

以及,身高对换水难度的影响,那么主要的原因在于

健身锻炼的“功能性”。


什么是“功能性”?

简而言之,就是你通过练习某个动作,所锻炼得来的能力,迁移到日常生活、其他运动项目中的能力,迁移越高,这个动作就越具有“功能性”。


哎不对啊,我又不是健美那种只求好看不求实用的练法,明明已经花大量时间来举杠铃哑铃了,为啥还是不行?


这是因为,我们在常规的健身锻炼里,用各种方法去锻炼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这五大基础素质,它们构成了整个地基,而各种运动表现,则是盖大楼。

地基越稳,大楼可以盖的越高,但是光夯地基,并不等于大楼就直接凭空出现了。


再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做基础力量训练,好比你打沙袋,哪怕你能把沙袋打的开花,并不等于你上台就能打过拳击手,因为你压根打不到他。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杠铃哑铃训练有什么特点呢?

它们是形状对称规则的负重,因此容易控制重心。

大多数训练动作,都是身体两侧均衡发力的,因此容易控制身体的重心和平衡。

这是它能够最大化地发挥,以及锻炼力量素质的根本原因。

因为稳定是最大化发力的前提。


而我们日常生活、体育项目里需要做到的动作,往往是不规则的重物,以及左右两侧不均衡发力的场景。

水桶是什么形状,一目了然,而且水还会晃动,重心在时刻变换。


况且,换水这个动作,与卧推本身就没什么关联,它的主导发力是蹲,上肢只起固定作用,与大力士比赛里的“阿特拉斯石球”的动作模式倒是很相似。


如果要在杠铃动作里找,那么泽奇深蹲也比较接近。

所以如果为了换水厉害,那么练泽奇深蹲会更有迁移性。

可能是最好的核心训练—泽奇深蹲

还可以玩玩公主抱,发力模式也很相似。


你发现没有,这些动作的共同点是:

上肢固定,下肢做功,而核心负责稳定传导,把下肢的力传到上肢。

这恰恰是符合人体发力本能的,实际上我们遇到的多数运动场景,都是下肢发力为主。


从这个角度来说,卧推是非常不具有“功能性”的训练动作,你日常很难找到这种,躺下来背部固定,靠上肢发力的场景。

老杨能想到的场景只有,我被突然袭击倒地了,为了展示雄壮的胸大肌和肱三头肌,我要反抗,轻松把对手推开,这样的场景。

哼哼,当我这么久的卧推是白练的?


我们日常做“推”的动作,更多其实是下肢发力,上肢由于力量不足,以及肩胛带的天然不稳定,并不适合用来“推”。

比如站立对抗时,把对方推开的力,更多是靠蹬地,动作模式接近“蹲”,而不是“上肢推”。


那么我们练习卧推就没有意义了吗?不是的,我们随时可以在健身房里看到,其他器材没什么人用,但是卧推架要排队。


这是因为,力量训练的本质,是对重心和平衡的掌控,你的肢体越稳定,就越能最大化地发挥肌肉力量。

而卧推恰恰是上肢推类动作里面,你的肢体最稳定的状态,所以发展上肢肌肉力量,没有什么动作能比得上它。


此外,因为肩关节,肩胛带这一圈,天然容易处于不稳定状态,练习卧推的发力模式,能够显著地加强它的稳定,这是卧推的另外一个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