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海口街道办的原国营云南光学仪器厂,是一个有83年历史的老牌军工企业,是中国第一个光学仪器厂,被誉为中国光学工业的“摇篮”和“故乡”。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南濒滇池,三面环山,多溶洞和溶岩地貌,溶岩盆地有石林坝子。拱王山马鬃岭为昆明境内最高点,海拔4247米。昆明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西山区是昆明市五城区之一,是昆明城的西南部分。东濒碧波荡漾的滇池,与官渡区、呈贡区隔水相望。境内山川秀美,风景名胜、古寺名园甚多。
海口街道办事处位于西山区南端,螳螂川畔,因是滇池西南的出口而得名。距离昆明市主城区37公里,平均海拔1900米。海口的光学仪器制造有50多年的历史,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素有“光学城”之称。
云光厂位于风景秀丽的滇池出口处北侧,螳螂川源头的宽地坝,厂区东西长约1.8公里,南北最宽1.2公里,占地面积1400多亩。工厂海拔1800多米,以滇池湖滨为依托,背山临湖,烟波浩渺,群峰迭翠。
云光厂创建于1936年9月,其前身是中华民国军政部军用光学器材工厂筹备处。1939年,该厂筹备处演变为军政部军工署第二十二工厂,又演变为五十三兵工厂。
云光厂在族抗战烽火中辗转办厂,经南京、重庆、昆明,终在滇池之滨安下身来。一批爱国知识分子,生产出的军用光学仪器装备部队,为抗日战争作出重要贡献,开创中国光学事业的先河。
1939年4月29日,中国第一架军用双筒望远镜——熊猫望远镜(6x30)就产自昆明二十二兵工厂。
1949年12月9日,云南和平解放前夜,五十三工厂工人起义,后隶属云南省人民临时军政委员会管辖,后称“国营298厂”,1957年启用第二厂名“国营云南光学仪器厂”,1992年改称“云南光学仪器厂”。
新中国成立后,云光厂建成中国第一条光学玻璃熔炼生产线和第一条红外变像管生产线,生产军队所需的各种光学仪器。
上世纪60年代初,云光人开发“东风”产品及红外夜视仪器等产品。云光厂不仅为“两弹—星”成功试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并且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光学人才。
云光厂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集科研、开发、生产、内外贸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精密光学仪器厂。
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架军用双筒望远镜、中国第一台测距机、第一支枪用瞄准镜、第一台长度计量基准仪。上世纪80年代,中国第一个光学玻璃熔炼车间、第一条微光像增强器生产线相继建成。
云光厂有着严格的高温和低温检测标准,军用望远镜,可以做到零下40度内24小时不变形,泡在水里数日仍然可以照常使用。民用的,品质也不差。
云光厂的民品形成以望远镜为代表的规模经营,产品覆盖全国,远销亚、非、欧、美1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91年,云光厂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研制生产的8x21熊猫牌折叠望远镜深受用户欢迎,大批销往美国等国家。
2000年6月,云光厂整体改制为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的国有独资公司——云南北方光学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云光公司”)。
2005年12月,云光公司完成分立破产,演变为云南北方光电仪器有限公司。(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