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伟大的演员,突然走了

2020-04-30   独立鱼

昨天,一位我们熟悉的印度演员离开了我们。​

伊尔凡·可汗

在中国,要说知名度最高的印度演员,非阿米尔·汗莫属;

但在好莱坞,“伊尔凡·可汗”这个名字却要更响亮。

他是印度的国宝级演员,也是好莱坞导演最喜欢合作的印度演员

更是在好莱坞混得最得意、光芒最盛的宝莱坞演员。

你一定也看过他的作品。

在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他是成年后的派。

在横扫第81届奥斯卡多项大奖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他是明事理的警长;

他是新版《侏罗纪世界》中开着飞机追恐龙的公园老板;

是好莱坞烧脑大片《但丁密码》中的神秘财团老大;

他短暂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全身心地投入在所热爱的电影世界中。

伊尔凡·可汗于1967年出生在一个穆斯林家庭。

母亲是当地王族的后裔,父亲做着轮胎生意。

家庭条件非常优越,也为他日后成为演员提供了物质保证。

和很多人一样,他进入这个行业,是因为受到了优秀作品的鼓舞。

在他12岁那年,电影《迷惑》上映。

三度获得印度国家电影奖的宝莱坞巨星纳萨鲁丁·沙的表演,深深地吸引到了他。

伊尔凡·可汗顿生念头,希望也成为他那样。

之后,他顺利地进入了印度国立戏剧学院学习表演。

毕业后继续深造,又考取了国家戏剧学院的文学硕士

1988年,电影《早安孟买》上映。

这既是导演米拉·奈尔的处女作,同样也是伊尔凡·可汗的出道作。

该片获得了第6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

参演的首部作品获得如此成就,实属难得。

21岁的他,就这样正式踏入了演艺圈。

然而可惜的是,在如此高的起点之下,后续发展却并没有顺风顺水。

起起伏伏了很多年,拍了些没有太大水花的电影,或嬉嬉闹闹的喜剧剧集。

甚至偶尔还得跑跑龙套、打打杂。

混得不算太差,可也没混出自己的理想状态。

好在,新世纪到来,他的演艺事业也迎来了转机。

英国导演阿斯弗·卡帕迪尔(代表作《艾米》《永远的车身》)找上了他。

2001年,伊尔凡·可汗在电影《战神归来》中饰演了一名因不服地方霸权而被一路追杀的孤胆武士。

凭借对这一角色身上“复仇”和“逃亡”的矛盾恰到好处的诠释,一下子就将名号打出了印度。

该电影一举拿下了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英国影片

伊尔凡·可汗一个鲤鱼打挺在电影圈重新站了起来。

不过,彼时的他已经34岁了。

迎来事业新希望的他开始疯狂接片。

光2003年就有六部影片上映。

在改编自莎翁作品的《麦克布尔》中,伊尔凡·可汗饰演了一名黑社会。

凭借这一角色横扫印度各大演技类奖项,一时之间风光无限。

在同年电影《Haasil》中,并非作为主角出演。

却被影评人盛赞:

“他贡献了印度电影届罕见的演出”。

“罕见”一词,足够彰显伊尔凡·可汗的功力。

后来,他一路稳扎稳打,从宝莱坞向好莱坞进军。

在电影届成为了一名不可撼动的存在。

当提到自己进军好莱坞的原因时,他在采访中非常直白地说:

“在印度,有些故事情节是根据演员的性格特征决定的,故事就是为了烘托巨星的形象。”

这样量身定制角色的形式,当然更容易造星;

但却也限制在了千篇一律的角色里,能力得不到提升。

因此,他甘愿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以普通演员的身份重新打拼,为好莱坞大牌配戏。

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和更优秀的演员。

“在这里,故事才是核心,每个人都在努力讲好故事。”

这种把自己作为演员而非明星的觉悟,是他戏约不断的原因。

在2008年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他饰演审讯男主的警长。

从对男主的鄙夷、怀疑到最后的信任、同情,这种立场的转变演绎地恰当好处。

这眼神,太有戏了。

在2012年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出演了成年派。

戏份不多。

伊尔凡只是静静地坐在桌子的另一端,同对话者云淡风轻地讲述着两段故事。

甚至连肢体动作都没有多少。

但就像网友对他的评价一样:
“他有一种无论说什么,都能够想让人去倾听的气质。”

所有的情绪,不管是无奈、后悔还是痛楚,都从他的眼神中流露了出来。

他的眼睛很深邃,像是能藏得起很多东西。

当李安把“两个故事哪个为真”的选择权交给观众时;

伊尔凡·可汗的表演,也成为了观众去选择其中一个故事、甚至是构建第三个故事的考量因素。

在前年引进中国的电影《起跑线》中,他又饰演了一位为女儿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操碎了心的老父亲。

电影揭露了印度教育资源不公以及社会阶级固化的问题。

虽是发生在印度的故事,却引发了国内观众的共鸣。

在中国上映后四天票房破亿,最终揽下2.08亿的票房。

成绩远超印度本土。

就在刚刚过去的三月份,《起跑线2》上映。

影片中的伊尔凡·可汗仍然操心着孩子的教育问题。

鱼叔原本想,如果疫情缓和,或许能有再次引进,登上国内大银幕的可能。

然而,一曲终成绝唱。

疫情尚未过去,他却已经撒手人寰。

其实这些年他早已对此有心理准备。

2018年,他就被诊断出患有神经性内分泌肿瘤,两年来都饱受病痛折磨。

由于该病症比较罕见,目前还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他曾公开发表过一份声明,字里行间已经写满了“绝望”两字。

“我相信,无论结果如何,我都投降,无论他带我去哪里。无论意味着我从现在开始还能活八个月、四个月,抑或是两年。”

他认命了。

2020年4月29日,伊尔凡·可汗因结肠感染,在孟买一家医院中去世。

享年53岁。

消息过于突然,似乎印证了他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那段话:

“我猜到人生到头来就是不断放下,但永远最令人痛心的,就是来不及好好道别。”

影迷们也只能在难过之余,于社交网站上留下“R.I.P”,来悼念这位伟大的演员。

在他离开后,印度总理莫迪特别发表声明:

“这是全球电影和戏剧领域的一大损失,人们会永远铭记他精湛的演技。”

德里首席部长阿文德·凯里瓦尔称他是:

“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演员之一。”

伊尔凡·可汗的一生并不长,但却比绝大多数人都精彩的多。

虽然我们没能够好好告别,但是一定会郑重怀念。

再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