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王昭君的真实姓名

2019-12-04     闲读神话

王昭君,这位两千年来中国人民家喻户晓的人物,关于她的史料却出人意料地少。不但她的生卒年月无法知道,就连她的故里、家世、名字、族属等基本问题,史书也语焉不详或多所抵牾,乃至成为史学界的一桩“疑案”,长期争论不休。

关于昭君的名、字和生卒年。

关于王昭君的名、字,人们都认为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古代嫱、墙、樯可通假,所以有时写作墙、樯。《汉书·匈奴传》说:“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司马迁纪传通例,某人,字某某,某地人,班固的叙述即沿袭此例。《汉书》中九次提到昭君,有两次称“王嫱”,都是在汉宫时;有七次称“昭君”,都是在出塞后。古代男子20岁以后才“冠而加字”,称字不称名是对对方的尊重。昭君虽是女子,但班固这样称呼,可以看出班固对昭君的尊重。同时也透露了一个消息:昭君出塞时可能恰好20岁。昭君于公元前33年出塞,据此推测,她可能生于公元前53年(甘露元年)。

另据敦煌变文称,昭君去世后,汉哀帝曾派使者杨少徴前去吊唁。汉哀帝在位时间是公元前6年至公元前1年,据此推断,昭君去世时可能是五十岁左右。

《后汉书·南匈奴传》中也多次提到了昭君,却说:“昭君字嫱。”不知道范晔有什么根据。可能是在昭君事迹口耳相传中的错讹对范晔产生的影响吧。本来,“嫱”或“昭君”何者为名、何者为字,对其人其事的认识是无关宏旨的,但范晔之说一起,却连“嫱”字是否是昭君之名也受到了挑战。

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五曾对昭君名嫱提出不同的看法:“盖昭君不名嫱,嫱乃禁中妇官耳。”他认为“嫱”不是昭君之名,是宫中女官的称谓。近年来也有人提出汉元帝时宫中女官分为十四等,但其中并无“嫱”这一名称,因此“嫱”不是女官名而是宫女的泛称,而且地位较低。我们以为这些看法未免过于穿凿。其实,《汉书》是有关昭君的最早信史,对昭君的名与字说得很清楚,并无难解之处。

而“某人,字某某”也是古代通用句式。更何况,“嫱”字在古代固然有宫中女官的含义,但用得更多的仍然是作为美女的名字,古代有位著名的美女就叫毛嫱。如《庄子·齐物论》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既然如此,昭君名嫱也就并不奇怪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kJQzm4BMH2_cNUgNWL0.html












唐太宗李豫

2020-02-01







爱哭鬼李世民

202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