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职能治疗(OT)透过“有目的性的活动”来改善个案生活,使他们能获得最大的生活独立性,涉及儿童的感统、大小肌肉动作、注意力、认知心理、情绪等多个方面。
一名职能治疗师,除了是一位医疗工作者,更是“创造者”。为了提升注意力,他们设计卡片字母分类、颜色分类、组装工作;为了训练精细动作,他们折纸、串珠、数豆子;为了增加动作控制,他们设计活动,带小朋友丢沙包、堆积木;为了帮助小朋友融入家庭和社会生活,他们调整环境,授以生活技巧……
前段时间,为了让家长和老师更了解职能治疗及其对自闭症小朋友的帮助,台湾资深职能治疗师邵玉珊在大米和小米(北京)儿童成长中心开展了一场关于”职能治疗“的讲座分享——
口述 |邵玉珊
大米和小米儿童成长中心OT督导
台湾职能治疗师
在大米和小米有一门课程,叫做OT,可能很多家长都不清楚什么是OT。但如果我们提到“感统”,那我相信,家长们都会发出感叹,“哦,我知道。”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感统,OT,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首先,我们来看,何为OT?
在台湾,OT被称为职能治疗师,而在大陆,OT被称为作业治疗师,都是在医院里面做训练,有医疗背景。
那感统呢?在大陆,很多早教机构都会推出感统课程,号称可以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改善孩子的各种肢体问题。这是真的吗?其实不然。
OT是通过“有目的活动”改善个案的生活,涉及:感统,大小肌肉动作,注意力,认知心理,情绪。也就是说,感统是OT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OT有什么特点?
和一般的感觉统合有什么差别呢?
1
熟悉孩子的骨骼发育
不同阶段的发育状态不同
简单来说,两岁的孩子不会跳,妈妈带小朋友去一般的感统中心,老师会跟妈妈说,带孩子在大龙球上多跳跳,多跳孩子就会了。
这个方法不是不对,那他安全吗?两岁多的小朋友骨骼发展尚未成熟,家长带他在大龙球上一直跳,会对他的踝关节以及膝关节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虽然孩子最后学会跳了,但是骨骼的损伤是家长看不到、也改善不了的。
2
注重孩子的生活所需
我们说OT是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改善个案的生活,所以,我们是从孩子的生活中训练,让孩子回归到他的生活、学校和社会。
我们关注孩子的生活遇到了什么困难,根据他出现的问题,来设计一些有目的性的一些活动。我们并不是为了训练某一块肌肉,而去教他。
3
注重孩子是个体化的
每个孩子能力不同,需求不同,所以我们为孩子所设计的活动应该是个别化的,是根据他们的年纪及目前的能力去设计的。
OT会根据孩子的能力制定所适合孩子的目标,根据孩子的需求来教授能力,我们需要评估在孩子现在的发展情况中,什么样的目标他来说是最重要的。
4
考量孩子的综合性发展以及生活需求
从孩子生活中的技能着手,在相应的年纪做好应该做的事。比如,3岁的小朋友应该自己会拿勺子吃饭;5岁的小朋友需要用笔书写,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要注意不能急于求成,要从最基本的技能练起。
5
OT不只是感知动作
还重视情绪、认知发展以及社会互动
有些感统老师会为了让孩子学习某个技巧而要求他重复做一些活动。可能孩子也会觉得,“这个老师好讨厌哦”,我们也需要和孩子换位思考,去关注孩子的情绪,关注他现在认知能力该发展到哪里,关注孩子的社会互动。
当然OT课不会教孩子很深入的社交技巧,但是我们会去强调在课堂中跟孩子互动和情感交流。要知道,孩子在OT训练中应该是快乐的、开心的,强迫式的训练=体罚!
那么,哪些孩子需要做OT呢?
当家长提出“我的孩子是否需要OT协助”的问题时,我们可以从四大项来做观察。
1
从感统的角度出发
谱系的孩子90%都有感统的问题,只是每个孩子或轻或重,家长可以询问相关专业的老师,来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有感统方面的问题。
2
从精细,书写,小肌肉出发
很多家长会说,我们家孩子精细不好。但有些孩子是真的小肌肉发展不成熟,难以熟练的运用小肌肉来做精细活动,而有些小朋友只是缺乏运用小肌肉的经验,从而导致精细发展不佳。
这一部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3
从注意力出发
4
从儿童疾病出发
我们会常提到感统失调,它的具体表现可分成四个方面,即:触觉失调,本体觉失调,前庭失调,视觉失调。
但是儿童疾病中不是只有感统失调,自闭症,多动症,脑瘫,唐氏,罕见疾病等,只要孩子有感统、注意力、大小肌肉、日常自理、情绪问题都会需要OT。
当然,OT也并不是什么都可以解决的,我们也需要和言语老师、ABA老师共同合作,一起来解决小朋友不同方面的问题,帮助孩子成长,走向更好的明天。
点击阅读
更多OT方面的文章
-END-
作者 | 王小宇 整理编辑 | 羲铮 内容顾问 | 孙旭阳
微信号:大米和小米
微信ID:damihexiaomi2015
理解万岁:5幅漫画,写满自闭症儿童的泪和笑
“大米和小米”起源于原南方都市报首席记者姜英爽(大米)于2014年创办的自媒体平台,专注于自闭症及发育障碍(ASD)领域的科学知识、方法论等传播。
经数年发展,已成长为融自媒体平台、线下干预训练中心、学前融合教育支持服务、家长线上支持课程平台等为一体的综合性ASD儿童支持服务实体。目前,“大米和小米”已先后在深圳、上海、广州、北京等一线城市,开设了四家儿童成长中心和两家融合幼儿园,更多社区店也在筹备中。
儿童干预中心咨询电话微信
深圳 13682646196 / 18938044894
上海 18516618207 / 18521556705
广州 18620202651 / 18620202671
北京 18910241617 / 18910245767
学前融合教育支持服务咨询电话
1354412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