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明星“齐名”,却当了26年“配角” ——高明1号辅警罗燕文

2019-09-25   高明公安

高明公安

有温度、有爱的警队(51期)

基层的“初心”系列

罗燕文,杨和派出所辅警,熟悉的人都叫他“罗记”。这一昵称来源于香港著名歌手罗文。

他说,“叫我罗记太抬举我了,自己恰恰相反,没有峥嵘岁月,有的只有平淡。”

辅警的工作一做就是26年,罗燕文在最好的年华甘当“配角”,内心始终铭记着当年面试官说的话,“做好这份工作要‘铁脚马眼神仙肚’,行得路、眼光厉、挨得饿,你得唔得?

No.1

被洪水围困,断粮三天

“那是高明有史以来最大的洪涝啊,三天都没吃上饭!”罗燕文谈起往事时略显激动。

1994年的夏天,暴雨一连下了几天,杨和镇多条河流水位急剧上涨。6月21日,人和镇大沙围马蹄堤段告急,眼看洪水就要冲进来。派出所组织全部警力,帮助村民转移物资。

民警冼文东带着罗燕文来到独岗村,劝说村民火速转移,并帮忙将家具家电转移到安全地带。

一直忙到凌晨,他们再次挨家挨户检查,确保最后一名村民都已经撤离。可是,等他们想撤出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洪水一下子就涌进村子,两人被困在了村子里。

洪水一下子就涌进村子,入村的主路都被洪水淹没,水位已经没过脖子,后山宛若孤岛,出村根本不可能!

他们只好往山上躲避。好在找到一间破房子,于是就在床板上睡了一觉。

洪水整整持续了三天,身上带的食物很快就吃完,肚子饿得咕咕叫。

等到洪水退去,村民陆陆续续回到村子,看到刚从山上走下来的冼文东和罗燕文,才意识到两人为了帮助大家转移,错过了撤离的最佳时机!

洪灾造成粮食短缺。村民找出一个西瓜,硬是要塞给他们。罗燕文迟疑着,不敢接。因为他知道,村民也缺粮食。

旁边的冼文东似乎看到罗燕文的顾虑,说道:“吃吧,别辜负好意。”这时,饿极了的罗燕文才狼吞虎咽起来了。那时,他真切体会到,警民之间如鱼和水的关系。

No.2

那年十八,警号001

罗燕文永远也不会忘记,26年前第一次穿上制服的样子,那时他刚满18岁,意气风发。

1993年,罗燕文高中毕业,面临着就业的选择。听说派出所在招聘治安队员,他就兴冲冲跑去报名,并顺利录取。虽然月薪只有250元,同龄人大多不愿做,他却做得很开心。

起初,治安队员的工作就是夜间巡逻。工作日夜颠倒,劳神劳力;遇到穷凶极恶的人,还有安全隐患。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一份“吃力不讨好”,性价比不高的职业。

有人问他,为什么要选择一份又累工资又低的工作呢?

他说,因为我喜欢。

每天0点到5点半,当值的罗燕文都会准时出现在路面上,近路的步行,远路的开摩托车。

罗燕文拿着警棍、电筒,走街串巷,看到深夜在路上游荡的人,总要上前盘问几句,还真能抓获藏有扳手、螺丝刀,意图不轨的人,职业初期的荣誉感油然而生。

2004年,当时的人和派出所组建了第一批辅警队伍,资历最老、工作经验最丰富的罗燕文,被任命为辅警队队长,警号“FJ7001”。

No.3

第一课,竟然是盗贼给上的?

回想26年的辅警生活,罗燕文第一时间想起的,是一次失败的抓捕行动。

刚到派出所工作没几天,辖区里发生多起盗窃电缆案,罗燕文奉命参与伏击行动。夜幕降临、夏虫齐鸣,大家都一动不动的趴在草丛里蹲守。

蹲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能发出声响,忍受酷热和蚊虫叮咬。可第一晚,盗贼并没有出现。第二晚、第三晚……就这样,罗燕文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去村子蹲守,直到一周过去了,目标终于出现,连日的疲惫马上消失不见,大家顿时兴奋起来。

这是罗燕文第一次真正上“战场”!罗燕文既紧张又兴奋,自己年轻有气有力,抓住一两个人不算什么难事。

当盗贼爬上电线杆后,拿出剪刀准备往上剪时,罗燕文冲了出去,将其拉下来按倒地上。

可带回派出所后,盗贼一口咬定,自己爬电线杆只是“照田鸡”。由于当时侦查手段相对有限,加上没有其他的证据,最后只得将这名盗贼放走。

因为自己的冲动,因为经验不足,导致了行动失败,罗燕文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他才明白,抓贼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靠一股蛮力不行,还要沉着冷静,与违法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罗燕文对这份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No.4

凭职业敏感发现劫匪

时间过得很快,1995年3月的一个夜晚,天气很冷,下着小雨,罗燕文如平时一样夜巡。回程的路上,罗燕文经过杨梅街时,看见3名撑伞男子匆匆往镇外走去。也许是处于职业敏感,他多看了一眼。

回到派出所刚没多久,所内就接到一起警情,一间商铺被抢劫了。罗燕文想起了路上见到的那3人,大胆提出那可能就是劫匪!

民警根据事主提供的线索,结合罗燕文提供的外貌特征,马上顺着嫌疑人逃跑方向追去,在一个公交站前将3名男子截停。

一搜,果然在他们身上发现被抢财物。这一起抢劫案从报案到侦破,不到1小时,大家都对罗燕文钦佩不已。

还有一次,梧州鞋模厂的货车经过独岗村路段被抢劫了,当时已经入夜,狡猾的嫌疑人逃窜进后山,在民警的带领下,罗燕文协助搜山,衣服都划破了多处,最后成功将藏在深山的劫匪抓获。

参加巡逻工作11年来,罗燕文共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380余人,帮助群众挽回直接损失60万余元。

No.5

三次落榜,却依旧追梦

1998年,罗燕文第一次参加警察招录考试。但考试这件事对于高中毕业的他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晚上要通宵巡逻,他就压缩白天睡眠的时间,恶补理论知识。

遗憾的是,前后考了3次,全都落榜了。

一年又一年,罗燕文最终超过了招警的年龄。当年一起做治安队员的同事,有人考上了警察,有人辞职创业当了大老板。而26年来,派出所的辅警换了600多人,甚至连派出所所长都换了10任,他还是坚守在这里。

他总是自嘲自己没用,做了26年,仍是辅警。

其实,罗燕文也不是没有动过离开的念头。有人劝他,在派出所当辅警,工资低又危险,这是何苦呢,做什么也比这个强啊。有老板曾出高薪,聘请他到企业负责安保工作;有亲戚叫他去开大货车,收入比辅警翻倍;有朋友动员他出来一起创业,只要能吃苦早就发财了……但他都一一婉言拒绝了。

“在派出所时间长了,就有了感情,有家的感觉,舍不得离开了。”罗燕文说。

工作之余,罗燕文是大家的球友,也是派出所的“厨神”。那时,周末的饭餐成了一群大男人的噩梦。罗燕文就自告奋勇,从买菜到煮饭,数十人的饭全由他一手包办,每个周末都是如此。

“他们那群人没一个懂做饭。”罗燕文笑道。

No.6

在平淡中寻找自我价值

在辖区,不管罗燕文走到哪里,都能听到一声亲切的“罗记”。这些年,派出所里所有的辅警工作岗位,他几乎都干过,巡逻、接处警、内勤、办证、消防……虽然十分琐碎,也不引人注目,但他都兢兢业业。

在他看来,辅警是公安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他用自己多年的经历,告诉年轻辅警,只要认真干、用心干,就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几年前,一对在高明务工的夫妇急匆匆跑进警务室,称眼看就要开学了,想要赶紧办好居住证,不然孩子可能都没办法报名上学。

“孩子读书要紧,千万不能耽搁。”罗燕文赶紧登记核对了相关信息,第一时间送到了办证部门,开通绿色通道办理。证件出来后,罗燕文立即打电话让工作人员单独提出来,自己开车去拿,同时通知那对夫妇前来拿证。

最终,孩子顺利报名上学。这对夫妇后来还带上孩子,专程到警务室感谢罗燕文。

类似这样的“小事”,在罗燕文二十多年的工作中实在是太多了,很多他自己都记不起来了。但辖区群众都记在心里,一提起“罗记”,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

“罗记,又来检查出租屋啦,你上次叫我清理的杂物,已经全部搬走了。”一位房东见到罗燕文过来,热情地打招呼。

现在,在人和警务室工作的罗燕文,每天主要的工作是检查消防、调解纠纷、治安巡逻,一如过去26年,繁忙而充实。

闲暇时,罗燕文喜欢泡上一杯淡茶,听一听老歌,最爱的还是那首罗记的《江湖路》:怕什么刀光剑影,把风花雪月留在心中,无怨无悔我走我路,走不尽天涯路……

关注并标星/置顶“高明公安”

每天打卡看高明公安新鲜资讯

统筹:花果山

编辑:小武、土川美人、如花

审核:珲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