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心梗高发,6类人要小心!牢记两个120,关键时刻能救命

2019-11-20   健康之路官方

冬季是急性心肌梗死(以下简称“心梗”)的高发季节。

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

是中老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并有年轻化的趋势。

撞上心梗,我们该怎么办?

“心梗”为什么在冬季高发?

寒冷天气使血管收缩、痉挛,同时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进一步则引起血管收缩或痉挛。

当心脏的冠脉管腔变狭小,血流减少厉害,就会引发心绞痛,若管腔闭塞或血管内的斑块被损伤后即引起血栓堵塞血管,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发作。

因此,冠心病患者寒冷季节外出时要注意保暖,调整外出锻炼时间,避免长时间接触冷水等,以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

哪些人是心梗的高发人群?

  1. 有长期吸烟史,或者长期被动吸入二手烟的人。
  2. 暴饮暴食,饮食不合理,摄入油、盐、糖过多。
  3. 过度劳累,工作压力大,经常性熬夜。
  4. 长期紧张、人际关系不良。
  5. 40岁以上男性或绝经后的女性发病率高。
  6.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急性心梗的先兆症状

1、在心梗发作前1-2天内,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较之前增多,服用硝酸甘油片效果不明显。

2、患者自觉胸骨下或心前区剧烈而持久的疼痛,或心前区闷胀不适,疼痛有时向手臂或颈部放射,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心慌、气促和出冷汗等症状。

3、有些患者无剧烈感觉,或由于心肌下壁缺血表现为突发性上腹部剧烈疼痛,但会表现更加严重,休息和服用速效扩血管药物不能缓解疼痛。

4、急性心梗的表现形式多样,有些患者以晕厥、腹痛、牙痛或者头疼就诊,却无相应脏器的病理改变。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患者要立刻停止任何重体力活动,躺下休息,观察病情。如果发现病势加重,应立即就医。

心梗突发,3招自救要掌握

有数据显示:

在急性心梗的死亡病例中,约有 50~70% 的人都是因为在到达医院前没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抢救。

可以说,时间和正确的急救措施是心梗患者的生命!

突发心梗,牢记两个“120”

拨打120急救电话

一旦出现持续的胸痛可能提示突发急性心梗,患者及救助者应立即拨打120急救,不要有任何犹豫和迟疑!

把握黄金120分钟

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是降低心梗死亡率的关键。开通血管的理想时间是发病后120分钟内,每拖延1分钟,就会有大量的心肌细胞死去。


除了120,我们还能怎么做?

在救援到来之前,急救时患者及救助者保持镇定的情绪十分重要。

  1. 立即让患者就地平卧,双脚稍微抬高,严禁搬动,因为任何搬动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危及生命。
  2. 如有供氧条件,应立即给予吸氧。实在没有氧气,就把窗户打开,让患者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
  3. 在等待期间,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心跳加快等情况,多表示已发生休克,此时可使病人平卧,足部稍垫高,去掉枕头以改善大脑缺血状况。如患者突发昏迷或抽搐,提示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救助者切不可将其抱起晃动呼叫,而应立即采用拳击心前区使之复跳的急救措施。

日常生活中要如何预防心梗?

  1. 根据气候的变化增减衣物,冬季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
  2. 生活规律,禁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
  3. 多吃鱼类、豆制品和新鲜蔬菜,不要暴饮暴食及酗酒。
  4. 控制好血脂、血糖。还要防治各种感染性疾病,及便秘、腹泻等。
  5. 保持心理平衡,避免过度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不良刺激。

千万别以为心梗离我们很远

身边以及新闻上,因心梗猝死的人不胜枚举

只有掌握心梗的病发征兆

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才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不是吗?

版权声明:本文为健康之路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