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无知”的人,能走得更远

2019-08-12     良大师

作者:徐大维

首发:公众号良大师(ID:liang_da_shi)

儿子6岁时,学攀岩。

瘦小的身体,不错的平衡能力,让他很快脱颖而出。

没几下,就能爬到7米高的顶端。

让我这个老爸很是自豪。

最近他放暑假,又带他到攀岩馆。

结果他却再也爬不到顶端。

他懊恼,我也懊恼。

和教练聊天,说,没道理啊,儿子体重并没增加多少,但是力量较以前一定增强不少。

因为他一直在坚持游泳锻炼。

怎么可能爬不上去呢?

那个教练笑了笑说:

“很多小孩子都是这样。

其实不是因为体重,也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害怕。

小时候他们不懂得害怕,目标也很坚定。

所以只要身体素质达标,都可以爬上去。

但是,长大了,对“高”就有了概念。

于是无端生出很多想法,干扰自己,所以在中途时便会掉下来。”

“无知”分为两种:

一种是知识的无知。

我们今天要谈的不是这种。

另一种是对某种场景没有感知。

比如小孩子不怕高,就是这种“无知”。

最近良叔在研究一些草根创业的经历。

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都比较“无知”。

也就是说,他们根本没有害怕一说。

他们不相信自己会失败。

然后,糊里糊涂地就成功了。

前段时间我在写陈小英的文章时,了解到快递行业的野蛮成长史。

看到很多草根创业者的腾飞过程。

那时的快递行业,和黑社会差不多。

同行间血拼是常事。

而且,国家也不认可。

被邮政系统抓住,判你几年,也很正常。

当年,在浙江诸暨,有一个快递网点的女负责人,跟邮政的人吵着吵着,直接被人从3楼的窗户扔了出去。

那时的情况就是这样。

很多人都干不下去,因为害怕啊。

就像一个徒手走钢丝的人。

如果太过在意脚下的万丈深渊,那么一定会跌落下去。

反而那些“无知”的人,只专注于目标,从没想过最坏的情况 ,却能走到终点。

“无知”的人为什么更容易成事?

原因很简单,他们的“自负”使然。

《自然》杂志曾刊登过一篇叫《过分自负的演化》的文章。

这篇文章说,人分三种:

1. 不自信的人

2. 过分自信的人

3. 能正确评价自己的人

研究发现,那些混的最好的人,往往是过分自信的人。

过分自信的人有个最大的特点:

他们对“失败”二字特别的钝感。

他们不相信自己会死掉。

他们相信自己才是真正的主角。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女人通常喜欢特别自信的男人。

正如那些叫声响亮的雄鸟,更能吸引雌鸟。

这意味着那些“虚张声势”,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标榜。

让异性相信他们,能给后代更好的条件。

在人类的社会竞争中,也是如此。

遇到一个机会,过分自负的人想都不想,直接干。

当别人还在犹豫纠结的时候,他们已经捷足先登了。

如果竞争对手水平很差,他们便能很快就赢。

而绝大多数普通人, 则会把时间浪费在犹豫纠结上。

就像在沟壑前,你越犹豫纠结,你越不敢纵身一跃。

这篇小随想说明两点:

第一、凡事不要过度考虑;

这样只会增加你的恐惧感。

往往仗着一股蛮劲,却能收获意外惊喜;

第二、一定要无条件的自信。

哪怕自负,也比自卑好上100倍。

好了,关于今天的小随,你有什么想表达的吗?

欢迎留言。

良叔每天在这里等你,还有120天。

-END-

每日一图

深山老林中的农家乐 ——摄于2019年8月11日

本文作者简介:徐大维,畅销书《超级个体:打造你的多维竞争力》作者,公众号良大师主笔,原平安集团渠道总监,香港理工大学管理硕士,知名培训顾问,简书签约作者。欢迎关注公众号良大师(ID:liang_da_shi)。

点击了解更多,跟良叔学多维竞争力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2F-kmwBvvf6VcSZFFm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