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善楼赋
麻城新景,孝感乡园。云楼焕炳,孝善昭宣。其沉雄而下蟠于地,高耸而上极于天。天行至健,府主秉勤能而振拔;地势弥坤,是楼彰德厚以延绵。盖善为十孝之始,孝为百善之先。赵咨奉母,临危而感盗;虞舜孝亲,得帝以让贤。莱子娱亲,笃仁入骨;芦衣顺母,涓滴流泉。况鸦含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虔。是为家国之则效,何止生灵之克传。是故善真为绍传之本,孝悌为和谐之源矣。
观夫大别名区,千年古邑。 闾市弘规,荒山辟易。爰起孝善之宏楼,裨劭令之广益。树文化之地标,展春秋之卷帙。纪移民于渝巴,证飞仙于胜迹。功成鼎盛,精神旷代涵濡;气壮楼魁,标格随时湛溢。念麻姑于乡里,曩日鸡鸣;播风雅于域中,良辰光熠。
已而举跬步,上斯楼。升层得趣,体精微之婉婉;蹑顶惊奇,怀豁达而悠悠。瞰举水兮萦曲,拥龟峰兮崒崷。凌灏气兮苍莽,披白云兮忽遒。涵纳江淮秀逸,冲霄独立;彪炳大别神仪,放眼无俦。斗拱飞甍,流丹叠翠;琼窗翰墨,爽气舒眸。西通巫峡,遥对横云之九派;东接皖西,将满薰风之一楼。南面繁华,岂唯江汉;北邻旷阔,允向豫州。开轩见扶桑之泻练,龟峰捧一轮旭日;洗耳有玉壁之喷珠,白臬倾万道飞流。凤岭朝云,神女麻姑相美媲;龙池夜月,桃花春水共神游。柏子塔正景之义,是以秋阴暂隐;松下亭高古之风,可期苏子稽留。人在巅峰,频生百感;楼申冠盖,定壮千秋。
嗟乎好景堪游,妙观无数。名邦可住,奇楼难赋。弘开气象,经济如碧海澎潮;倡领风流,孝善若春风化雨。因动人而大美,标杆立十孝百星;但润物于无声,淳风入千村万户。赋到弘休,正楼阁千寻传承薪火;揄扬璀璨,如人间四月杜鹃花树者也。
【注释】:
1、麻城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形成了移民文化、孝善文化、科举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多元性特色地域文化。“麻城孝感乡”是中国古代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是湖广填四川的起始地和集散地,川渝各地很多民间家谱均有“祖籍麻城孝感乡”的记载。麻城是孝善之乡,流传着赵氏子以孝感盗、麻姑救民、帝主扶危济困等美丽传说。据《后汉书•赵咨传》及四川江安县《赵氏族谱》记载“孝感乡”就是因赵咨以孝感盗的故事而得名。2014年,共评选出十大类100名“孝善之星”。孝善楼孝感乡文化产业园的“核心之笔”,也是整个城市的“文化地标”。占地面积5846米,总高度为52.15米,楼内主立柱直径0.8米,最高柱长32米。“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全市有100多万亩的杜鹃林,其中,龟峰山有连片的10万亩古杜鹃群落,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定为“中国面积最大的古杜鹃(映山红)群落”,2011年被授予“中国映山红第一城”称号。
2、龟峰旭日:龟山峻极,高耸入云,顶望江河如匹练,而于凌晨观日出为奇,扶桑动摇,海水吞吐,金蛇万道,射目荡心,恰似泰山之观日出。
3、白臬飞泉:山顶有石壁,泉从罅出,稍下为石所截,激怒有声,啧玉溅珠,不可遏止,飞向半空,千丈一落,奇瀑也。
4、麻姑仙洞:洞在仙居山之腹。邑志记后赵麻秋建城时,督工子夜不辍,其女麻姑侧悯民工,伪作鸡声,冀父闻声罢役,久为,秋觉而笞姑,姑遂逃此修真。山半为静月寺,寺左边一亭,更上有洞,悬石支架,中空如室,底有一池,鱼游其中,背有平台,方广十笏,东南居峰护卫屏列,西北则烟云缭绕,弥望无际,四方名士,选胜来游者甚众,雅士留诗,代有所闻。
5、柏子秋荫:柏子塔在市东北二十里之九龙山,相传唐时所建,塔高九丈九尺,其顶覆以铁镬,有柏树盘生于中,每于立秋日午时,塔四面无影,夙传中洲有塔,每日中无影,论者谓土圭正景之义,兹塔独于立秋日无影,实为异事。
6、凤岭朝云:凤岭位于市西北十五里麻姑仙洞之侧,相传有凤集此,朝阳未升,晨霞初启,云蒸霞蔚,晴丝万缕,若烟非烟,似雾非雾,可与巫山神女峰比美。
7、万松古亭:亭在古县城西七里,昔县令张公毅植树万株于西岗,立亭其间以观风,宋苏子瞻过此,有诗且以名其亭。
8、桃林春色:桃林位之市东五里之桃林河,两岸多桃花,绵亘十余里,居民村巷,罗错其间,桃花盛开,红霞如锦,茅檐竹舍,掩映芳华。
9、龙池夜月:黑龙池在市东南三里许,池水清澈如碧玉,每值夜水轮涌,皎浩异常,人立池旁,清鉴毛发,俨居玻璃世界。 (作者/熊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