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警惕高端白酒涨价引不正之风 酒水消费的到底是虚荣还是产品?

原标题:中纪委:警惕高端白酒涨价引不正之风 酒水消费的到底是虚荣还是产品?

原创 消费评论酒类融媒体

来源:消费评论网(ID:XFPL1894)
作者:子末

很突然,高端白酒提价被点名批评了。

9月22日,中纪委网站显要位置突然发布题为《警惕高端白酒涨价引发不正之风回潮》一文。文中指出,临近中秋、国庆双节,以茅台、五粮液等为代表的国内高端白酒涨价、提价的消息不断,多款白酒产品的价格冲上历史高点。舆论已在担忧高端白酒价格持续走高,会超越正常人情往来和宴请需求,助推公款吃喝、违规收送节礼等不正之风回潮。

事实上,高端白酒在中秋节前涨价并非只是今年才出现的现象。为什么在今年才点名批评?有业内人士揣测,一方面白酒涨价不受供求关系影响,让人看不懂;另一方面可能与最近白酒股价集体"飞升"有关。

越老越贵,越滞销越涨价

白酒企业涨价的行动年年上演。为什么涨价?白酒企业常用理由大致有"原料成本上涨","市场供求情况","企业发展战略需要"等。

原料成本上涨,很好理解。如,酒类包材成本上涨。9月17日,亚太森博、山东晨鸣、太阳纸业、大河纸业、江河纸业等纸厂发布涨价函,分别对双胶纸、静电复印原纸、铜版纸等文化纸纸种上调300元/吨,10月1日起再次上调200元/吨。

原材料成本上涨,最终价格就要上涨?其实不一定。涨不涨,涨多少,这就需要结合经济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需求。即,市场供求情况。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经济学对价格波动的经典解读。然而这个解读到白酒这里是走不通的。

据不完全统计,9月以来,已有7家白酒企业官方宣布对旗下产品进行提价,包括五粮液、洋河、国窖、水井坊、郎酒等品牌。不过,这些宣布提价的酒企,其产品在线下销售门店仍被经销商以涨价前价格出货。

市场并没有需求,但是白酒企业就是硬涨,服不服?为什么如此不合逻辑的涨价,经销商会买单?因为,白酒企业会告诉你另外一个逻辑:酒越老越贵,所以只要经销商有足够资金与时间周旋,那么,白酒这门生意保准不亏。

另,有业内人士透露,2020年在疫情下,其实白酒企业的真实销售数据并不理想,反而需要更迫切的涨价,以此让各经销商来分担压力。

面子消费,主力群体不变

2013-2014 年中央及地方加速收紧三公消费支出,导致白酒公务消费占比迅速降低,消费者结构的剧烈变化导致白酒行业进入了深度调整期,尤其是高端白酒。

如何应对"三公"受限政策下的消费群体转型?成为高端白酒当年的第一课题。为了走出困境,白酒行业尝试加大政务消费之外的其他群体拓展,比如不断向商务消费、旅游消费、休闲消费、家庭消费等转变。事实上,效果甚微。

另一方面,白酒行业似乎又十分幸运。因为人们总是十分"健忘",所以在2014年第一季度后,白酒公务消费带来的消费者结构已基本调整完毕,行业一般性消费也回归正常,白酒板块收入增速开始趋势向上。自2015年开始,白酒行业开始进入恢复期,白酒企业也开始逐渐放松了对其他消费群体的拓展。

值得一提的是,2013 年之后,白酒行业产量、销量均进入到个位数增长时期,但是该时期行业收入依旧保持不错增长,尤其是规模以上酒企,2017年以来的收入、利润依旧能维持双位数增长。利润双位数增长,很显然应归因于白酒消费价位结构的持续优化,即涨价带来的溢价。

尽管,当下白酒行业不断的强调年轻化、新零售渠道等,事实上,高端白酒的主力消费人群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依旧是商务接待、送礼、团体消费等"面子"消费。

酒是面子消费,这是历来就有的说法,且是被大多数人认可的说法。尤其是对于高端酒而言,价格必须贵,因为送礼、请客不能"丢范儿"。消费升级也好,"少喝酒、喝好酒"也罢。凡是上升到"面子"问题,那就无关于性价比,只要贵就行。

7月16日,人民日报旗下的新媒体平台曾发表了一篇题为《变味的茅台谁在买单》。文中指出"茅台酒凭什么成为官场腐败硬通货?……酒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更不是用来腐的。"当时,就把茅台砸昏了,茅台股被砸出了近8%的坑,不过这个坑后面慢慢就被填上了。

诺,面子消费就是那么硬核。

所以,对于这次中纪委的发文,有不少内业人士乐观的认为:如果没有相关政策出台,一则新闻只会影响市场情绪,不会影响行业长期基本面发展。

真的没影响吗?

高端白酒涨价的通知已发,固然是不可能再收回来的。所以,对于白酒终端市场而言,没太大影响。只是会影响部分消费者的消费情绪,所以,或许今年的中秋、国庆白酒销售或将遇冷。

相对而言,白酒股民则"瑟瑟发抖"。

据悉,在中纪委文章发出后当日,茅台五粮液股价迅速回落,但跌幅并不大,只有1%左右。9月23日早盘,白酒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早上10点,ST舍得跌5%,口子窖、五粮液、山西汾酒跌逾3%,水井坊、泸州老窖、金徽酒等多股均不同程度下跌。

尽管如此,不少内业人士依旧看好白酒板块,他们认为,整个白酒股板块在短线上可能都要受到影响。不过从中长线看,影响不会太大,因为这对白酒企业的生产经营不会产生直接的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中纪委官网双节前发文已在引发市场对白酒板块的担忧,但机构方面依然在看好这一板块。

天风证券发布的研报就指,酒企双节价格仍坚挺,建议投资者持续坚定推荐白酒板块。申万宏源报告也指,高端酒价格坚挺,继续看好白酒龙头。山西证券发布的食品饮料行业资金仓位变动研究更是直言,行业基金持仓比例环比提升,白酒更受资金青睐。

诺,面子消费就是那么硬核。

不可否认,中纪委这篇文章确实炸了。但,如果没有后续,行业人士还是比较乐观的。但,在消费君看来,白酒历史渊源久远,值得我们去好好保护,切不要轻易损害。面子消费可以有,但要适度。说到底,如果白酒引不正之风的话,那也是市场赋予了高端白酒金融属性。

按理说,现在已经开始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出去点菜都不让多点,防止浪费,那么茅台等高端白酒这个事,也该重新再管管了。

酒水消费的到底是虚荣还是产品?酒友们你们认为呢?欢迎文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