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是中国电视荧幕上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
一年内,他有 3 部小说拍成影视剧,总投资超过 10 亿。易烊千玺首次主演的古装剧,就选了他的《长安十二时辰》,另一位主演是雷佳音。
影视公司争着抢着要他的作品改编权,经常有人找上门说:您写什么都可以,我们想先预定。
在影视剧之外,马伯庸的作家身份更是深入人心。他特别能读书,每年至少读 2000 万字。然而更厉害的,是他选书的眼光。
他有个外号:出版界的“带货王”。
每一本新发行的书,都会想得到马伯庸的推荐语。一位图书行业的工作人员说,马伯庸推荐过的书,销量可以涨 6 倍。旧书网站上的价格也会翻 3 倍。
但他每年只会发布一次年度推荐书单,只有十几本书。
为了贡献出自己压箱底的阅读经验,这次马伯庸亲自挑选了 22 本书,每本书的豆瓣平均评分都在9分以上,但是平均阅读人数都不足800,十足“冷门”,但又绝对精彩。历时9个月的精心打磨后,马伯庸为我们带来了这样一门读书课:
《鬼才马伯庸——解读22本被你错过的好书》
他会为你讲什么书?
马伯庸从他 20 年的阅读经验中,亲自挑选了22本真的冷门,但也真有分量,平均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书。它们里面,保存着太多历史的边角料,文明的秘闻,民俗的异事,甚至脑洞的极限。
其中有地方民俗,也有历史八卦。它们豆瓣平均分 9 分以上。但其中 3 本已经绝版,一半以上全网存量不足 400。
这些书,有的被学术界奉为经典,有的被鲁迅等大家称为“同时代最好的作品”。但因为读的人不多,出版社很少印,或干脆不印了。
不夸张地说:如果不是因为这档节目,这些书,你这辈子都没机会读。
这是你值得拥有它的 5 个理由:
01
我们知道的很多文化名人,都是追随着马伯庸的推荐读书的。
复旦大学教授严锋,每本马伯庸的书都会看,还不停催他更新。
蔡康永很推崇马伯庸,说他是:“历史功底深的人里少有的有趣的人”。
马伯庸推荐过的冷门书,在旧书网站会立刻涨价。高晓松会把这些书都收藏到自己开办的杂书馆。
这次,马伯庸为你讲这 22 本历史书,是想让你得到他这 20 年来阅读经验中的精华。
02
你可以把这份书单理解为:由 22 份谈资组成的历史。
比如《红雨》(豆瓣评分 8.1,仅 485 人评价),讲的是电影《让子弹飞》故事发生地麻城 700 年的历史。这本书,国内 8 次再版都被学界抢空,大众却无缘得见。
比如《西游补》(豆瓣评分 8.3,仅 43人评价)。这是《西游记》最著名的续书之一,鲁迅称赞这本书说:同时代的作品无人能望其项背。而豆瓣只有 43 人评价。
比如《宋案重审》(豆瓣评分 9.4,仅 94人评价)。关于“宋教仁案”,民国最重要历史人物,都出现在这本书里。而其中 90% 的资料都是首次公开,读这本书,就等于读懂了民国史。更重要的是,书写得非常精彩,就像阿加莎的推理小说。
宋案重审
其中很多书,想买都很难。这可能是你唯一一次,能与这些书相遇的机会。
03
而马伯庸是最有趣的说书人,作为微博大V,有 400 万人每天追他的脑洞。
你完全可以放心地把这些书交给他来讲。他的解读太有趣了。
比如,讲到《年羹尧之死》,他会用情侣相处的小秘密,告诉你君臣之道的真相。
提到《巴黎烧了吗》。他花很大篇幅,叙述其中一个动人而心碎的小故事:丈夫上了通往集中营的车,妻子骑行 26 英里,一路追着。为了再看他一眼,上前把他眼角的污渍擦干净。
——从小细节见大历史。
其中很多书,想买都很难。这可能是你唯一一次,能与这些书相遇的机会。
04
录制音频前,马伯庸查阅了 500 多万字资料,挑选书里最不容错过的故事,反复打磨讲解内容。
为了让你听到更精彩的内容,专业调音师用800 小时精修音频和文稿,还插入了100多条配乐。
05
限时优惠:购买课程并打卡,送图书盲盒
这门课的售价是68元,也就是说,花一本书的钱,能读到二十二本难得一见的好书,当中有的书还是绝版了的,真要全部买下来,开销可能要近千块。
听完全部课程、打完卡之后,我们还会送一份图书盲盒,盲盒中有一本随机图书,可以自留,也可以送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