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3年暗恋,5年暧昧,北大校花爱恋导师无果,她嫁军人当主妇

2019-10-05   你的心做呀

她是北大校花,有颜有才,一生追求者无数,但她从不将就:

喂!告诉你,少来理我!谁管你心里燃着什么火!什么叫美,什么叫爱?你跑到这儿干什么来?

----徐芳《告诉你》

对追求者冷淡拒绝,对爱人狂热追求。恋上导师,她无惧世俗,勇敢追爱,得到的只有暧昧与冷淡,于是放下执念,但依旧相信爱情,最终结发与儒将,携手便是一生。

图 | 徐芳


北大才女

民国才女众多,如徐芳这样肆意一生的却是极为少数,而她也确实有这样的资本。

1912年,徐芳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显赫之家,曾祖父是晚清著名科学家徐寿,元素周期表上各元素的中文名多出自他的译笔;爷爷徐建寅曾留学德国,是兵工学专家,亲试无烟火药,火药爆炸,肢体炸裂而死,被胡适称作中国“第一个为科学的牺牲者”。

出生在这样一个显赫之家,徐芳自小就识文断字,酷爱研究中国的古典文学。但因体弱多病,九岁才开始上学,不过这并不影响她作为才女在文坛大放异彩。

1931年,徐芳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作为当时北大仅有的两名女生之一,有才有貌、秀外慧中的徐芳被冠以“校花”之名也不为过。

进入北大之后,徐芳曾尝试各类题材的创作,其中独幕剧《李莉莉》在1934年登上《文学》杂志,被杨振声、闻一多、叶公超等文学大家共同审阅。1936年11月16日,独幕剧《罪》在《国闻周报》上刊载。

徐芳得以在文学界有一块立足之地除了自身优秀以外,还离不开一位“贵人”相助,那就是她的导师胡适。

1932年,徐芳大二,胡适出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第二年成为了她的论文指导老师。

徐芳的毕业论文选题是《中国新诗史》,她将中国的新诗史分为了三个阶段,认为第一阶段是以胡适、郭沫若为代表;第二阶段是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第三阶段以李金发、卞之琳等人为代表。

在论文中她戏谑胡适的诗“像一个缠过脚后来放大了的妇人”,大赞胡适的“死对头”郭沫若的诗“足以代表时代”。这样灭导师威风涨敌人士气的观点,胡适却不以为忤,甚至在她交上去的论稿中用红笔做了许多批注。

1935年,毕业后的徐芳被分配到天津南开中学任教,不久后被胡适召回担任北大文科研究所助理员,协助胡适整理文稿,但这是徐芳自荐还是胡适推荐,不得而知。后来主编复刊后的《歌谣周刊》,令徐芳的名气又更上一层楼。

施蛰存曾经提过:“在一九三五——一九三六年间,北京出现了一位女诗人徐芳,在北京的几个文学刊物和天津《大公报》的《文学副刊》上常有她的诗,据说是北大学生,胡适教授很欣赏的,一时声名鹊起。”

徐芳可以说是较有“野心”的一位女诗人,她一直很积极地融入上层知识分子的圈子。

1936年4月25日,朱光潜在家中举办诵诗会,出席的人都是像沈从文、林徽因、周启明、卞之琳等这种有名气的文学大家,刚毕业一年的文坛新人徐芳能跻身于此委实不易,但她在诗会上是毫不怯场,她落落大方的表现给在场不少人留下深刻印象,沈从文后来这样形容徐芳:“喉咙大,声音响,能旁若无人高声朗诵。”

图 | 徐芳一九三四摄于北平


暧昧可以 ,结婚不行

在朱光潜家中的宴会结束过后,徐芳还曾宴请过吴宓、钱钟书等人,可见她在学术上是有“野心”的人。当然,她也有资本当一个有野心的人,独幕剧登报,诗作也有所成就。其中,她的情诗可以说是最出众的,而她在情诗上的造诣,灵感大多来自她的导师胡适。

胡适成为徐芳的论文导师之后,徐芳对他的感情也逐渐从仰慕崇敬变成了无法自拔的爱恋。但大学时期也还只是暗恋,如她诗中所写:相思不过三年苦。

当时的胡适对徐芳的暗恋是否知情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件事情可以看出他对徐芳的感情就算有心动但感情也不深。

1936年1月,胡适前往南京吊唁自己的好友丁文江后,便去了上海,恰逢徐芳也在上海,师生二人在上海有过一段独处时间。

于徐芳而言,这段时间无疑是甜蜜的,她称“我们同在上海找到了快乐”。然而,胡适的日记中对这段时间的描述却是稍显疏离:“徐芳女士来谈,她写了几首新诗给我看,我最喜欢她的《车中》。”平乏的叙述中仅有欣赏,不带丝毫暧昧。

两人的看法大相径庭,真相无从得知,但鲁迅曾经说过,胡适写日记是为了留给后人看的,因此也可以看出胡适就算对徐芳动心了但也止于暧昧阶段。

图 | 右一徐芳、右三胡适


“我爱你的诗,我爱你这人。永远爱你的芳。” 1936年5月21日,徐芳向胡适递出了这样一封情书。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她选在了这个浪漫的日子向自己的恩师表白,将对他的感情摆在了明面上。

青春时期的爱情总是那样甜美,徐芳给胡适写了许多情诗,还曾将爱情比喻成一朵娇艳的玫瑰花:“白的是纯洁,红的是爱。黄的是忠贞,紫的是暖。”她将这朵“花”送给了胡适,希望他能将它栽在内心深处。

沉浸于爱情中的徐芳创作热情极高,她将对胡适的爱恋化为笔尖,在诗中抒写自己对他狂热的爱恋。《徐芳诗文集》的《无题》、《车中》、《明月》、《相思豆》等一批婉约中带着热烈的情诗灵感均来源于胡适。

而胡适对徐芳也并非全无回应,比如徐芳曾在《无题》中写道:他是一轮明月,光华照满人寰。胡适则回以《无心肝的月亮》:孩子,他不能为你勾留,虽然有时他也吻着你的眉眼。

胡适对徐芳的感情一直很明确:师生以上,恋人未满;暧昧可以,结婚不行。胡适的妻子江东秀在整理他的信件时,发现了徐芳写的情书,于是写信质问胡适写信的“是哪位妖怪?”胡适则回信“自问不做十分对不住你的事”。

从胡适给妻子的回信可以预见他对徐芳的情感不会长久,1936年7月中旬到8月底,胡适出国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徐芳给他写了十几封信,但他没有回应只言片语。

到1938年,徐芳终于忍无可忍地在信中埋怨胡适对她太冷淡,但还是对胡适有所期盼:“我最美的先生,你要爱别人,可不成。你答应过我,不再爱别人。你要再跟别人好,我可饶不了你。等你回来了,咱们再算账!你也许不爱听这些话。可我就这样儿,你不爱听也得听,你的芳就这脾气。“

“男人的嘴,骗人的鬼”这句话用在胡适身上大概是适用的,这边答应徐芳“不再爱别人”,出国不久就在国外交了新女友,对徐芳采用“拖延政策”。在胡适的冷落下,徐芳也渐渐淡下了自己的一片热忱。

1941年4月24日,徐芳拜托友人转交给胡适一封信,这封信也是她给他的最后一封信。信中对胡适的称呼也从以前的“美先生”、“我最爱的人”变成了“适之吾师赐鉴”,但还是没有得到胡适的回信,看淡后的徐芳最终也选择放下这段感情。

千帆过尽,终得所爱

比起一直暧昧不明的胡适,面对感情,徐芳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坦率的女子。她的校花之名并非浪得虚名,大学期间就有许多追求者,但她都是明确拒绝。

徐芳刚在文艺界小有名气,罗隆基就拜倒在了她的石榴裙下,两年间给徐芳写了三四十封情书,但那会徐芳心里只有胡适,一直都是冷淡地拒绝他。

抗战爆发后,辗转到大后方的徐芳在昆明的文艺界也混出了一片名堂,著名美术理论家滕固看上了多才多艺的徐芳,但追求无果。

与胡适的感情无疾而终之后,徐芳对择偶更是谨慎。在吴宓的日记中,徐芳拒绝的人并不在少数:“亡友滕固爱芳而烦苦殒身”、青年诗人罗梦赉追求徐芳,但“芳报之以平常冷淡之友谊”。

被胡适冷落的那段时间,徐芳在感情上算得上是“空窗期”,著名才子李长之也是在那时对徐芳发起狂热的追求,然而也是遭到了拒绝。他的好友何炳棣规劝道:“徐芳自己既是“才女”,便不需要另位浪漫文人哲士,很可能喜欢具有文化的武人。“

一语成畿,徐芳最终看上了时任国民政府陆军大学教育长的徐培根将军,关于两人相知相恋的过程,史料并无记载。

图 | 徐芳结婚照,摄于1943年


1943年,徐芳和徐培根携手走进了婚姻,婚后,徐芳彻底告别了文坛,专心在家做家庭主妇。

2009年2月8日,徐芳走完了肆意的一生,享年96岁。世人的非议、赞美均留在了身后,她这一生,勇敢过、坦率过、感性过,最终全部尘归尘,土归土。

文 | 蜗牛

图片参考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