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腹地有座神秘军工城,从繁华到没落,数千东北人把异乡当故乡

2019-06-21     独家档案

坐落于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蒋李集镇南的原河南庆华机器厂,是从黑龙江省北安市国营庆华工具厂迁建的生产冲锋枪、手枪等轻武器的兵工厂。如今,该厂到处是破旧的厂房和成排的老式住宅楼,第一代东北职工也这样一天天老去。

许昌,又称“莲城”,地处河南省腹地,北临郑州,西依伏牛山脉、中岳嵩山,东、南接黄淮海大平原,许昌烟草种植历史悠久,有“烟草王国”的美誉。说三国,离不开汉魏,说汉魏,离不开许昌,许昌是中国在“三国”时代的文化中心。

建安区,位于许昌市中部,建安区境地势平缓,西北高东南低,处在豫西断块与华北拗陷的邻接部位上。岗峦由西北渐次向东南延伸,在中部跌落。颍河等大小20多条统一走向的河流沟汊在东部南部冲积而成为一大片平原和浅平洼地。

1969年3月,中苏珍宝岛战役爆发后,国家出于安全考虑,将黑龙江省北安市的国营庆华工具厂(626厂)的一部分生产线搬迁到广西桂林、甘肃天水、辽宁建昌等地。

626厂前身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成立的北安冲锋枪厂,第二厂名为“国营庆华工具厂”,代号“626”。该厂主要生产50式、56式冲锋枪,54式手枪等轻武器。

上世纪70年代末,中苏关系持续紧张,国家决定将626厂整体搬迁到地处中原的蒋李集镇河南农学院旧址,许昌新厂对外称作“河南庆华机器厂”,番号是“126”,主要生产54式手枪和56式冲锋枪。

上世纪80年代初,126厂在蒋李集镇动工兴建。

126厂俨然一个功能完备的军工城,这里不仅有行政区、生产区、生活区、娱乐区,还有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中专和电大在内的教学区。126厂建有一个武器科研所,里面有各式各样的轻武器。

126厂神秘威严,厂区四周高大的围墙上架有电网,工厂门口有持枪站岗的卫兵。

让职工们想不到的是,126厂的生产线和检验枪支的靶场都建成了,后来随着中苏关系开始缓和,国家要求兵工厂不再整体搬迁。

626厂迁入许昌126厂的仅有2000多名职工,加上随行家属,一共7000多人。此后,繁华热闹的126厂也由辉煌到没落。

后来,126厂军转民,原来生产枪支的流水线改为生产摩托车、内燃机、开关、发令器等民用产品。2005年,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的126厂宣布破产,被划归许昌市管辖。

126厂破产后,大量职工下岗,部分职工返回东北。目前,居住在庆华社区的职工、家属有2000多人。他们依然保留着家乡的生活习惯,称庆华社区“126屯儿”。

如今,126厂周围的群众住上了崭新的楼房,而职工们住的房子在一天一天破旧,厂区绝大多数是破旧的厂房和成排的老式住宅楼。

尽管126厂的部分厂房已经废弃,但依然可见围墙上残存的锈迹斑斑的铁丝网。

那荒废的厂房、礼堂和杂草丛生的破败建筑,让人感叹这些东北老职工把异乡当故乡的默默付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V-G6BmwBmyVoG_1Z6Gl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