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这个时代,人人都想住大房子,觉得房子还是越大越好,这样才能满足全家人的日常生活需求。
然而,来自杭州的80后古先生夫妇为了两个孩子的上学问题,不得不从原来120㎡的大房子搬到只有70㎡的学区房,就是希望可以离心仪的优秀学校更近一些,为两个孩子创造更加优越的学习条件。
搬进落差巨大的学区房
只是,新搬进去的学区房环境实在不如人意,全家人的新生活处处困难受限,原有的安定平和被现实打破,古先生一家人要面临的心理落差也着实大了一点。
搬家前的城中大宅
宽敞的客厅,
可爱的儿童房,
整洁满意的大厨房,
明亮的主卧,舒适的老人房,还有充足的收纳空间。
搬家后的“老破小”学区房
学区房位于一楼,常年阴暗潮湿,容易霉变和滋生细菌;
家中采光昏暗,墙薄隔音差,很不适合孩子的学习和健康成长;
室内面积只有50㎡,空间狭窄不合理,却要住六口人;
路边噪音大,还严重影响了老人和小孩的日常休息……
显然,这样的家,根本无法满足古先生一家祖孙三代六口人的日常生活,连孩子也直言不喜欢现在的家,害怕里面会有怪兽。
改造成三室一厅两卫最美学区房
于是,古先生夫妇去求助著名的家装节目《梦想改造家》,想要改造这套小户型的“老破小”学区房,希望能既有利于孩子的学习成长,又让大人拥有独立的空间。
新锐设计师梁穗明,为了实现这一家人的愿望,以模块的形式把每个人的要求都一一罗列记录好。
经过6个月的设计施工,古先生的房子彻彻底底改头换面了,被改造成三室一厅两卫,还带有小型图书馆和私家花园,成为“最美学区房”。
这套房子改造项目还获得了2018年度金堂奖最佳住宅公寓设计奖金奖,以及iF奖室内设计最佳设计奖两项大奖。
在50平米的室内空间里,设计师利用承重墙做了动、静两区划分,满足一家六口的日常生活,让每个人都拥有独立的活动空间。
一进门是玄关,然后厨房、卫生间、客厅,这些区域属于白天活动的范围,为“动区”。
而另外一半空间则是老人房、儿童房、父母的主卧及卫生间,是一家人晚上休息的地方,所以为“静区” 。
原本狭小阴暗的空间,变得宽敞明亮,两个卫生间的设计使用方便,且不拥挤。
玄关到厨房的动线合理,整面的大玻璃窗户还做了内倒系统,有利于空气对流通风,并且让阳光进入到室内。
孩子的房间光线柔和通透,高低床铺满足了二娃的需求。
等孩子长大之后,他们会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可将下面的床体挪开,就变成一个学习的小空间。
天花板顶部还安装了智能调光系统,分为学习模式、聚会模式、用餐模式等等,从内到外改善了采光问题。
客厅,也可以当成餐厅,多功能餐桌除了平常用来吃饭之外,还能满足其他功能。
家里的门做成了一个移门系统,这样也能产生一条环形的路线,孩子们可以在里面无拘无束地玩耍。
室外还有一个20平米的小庭院,这是整个家最舒适的地方,方便一家人室外用餐、办派对活动。
庭院里还有一块1平米的小菜地,可以用来种种菜或花花草草,生活倍感惬意。
创造六大收纳系统,满足全家人的需求
此外,这套小户型学区房最大的难题就是收纳。
设计师为解决这个难题,利用一切可用的空间,创造了17立方的收纳区域,相当于200个登机箱的空间。
每个区域能有独立的收纳系统,共形式六大收纳系统,要是能再适当利用一些收纳工具,就更加能够满足全家人的收纳需求。
1、玄关收纳系统
解决了全家人所有鞋子的收纳,能同时容纳70多双鞋,还有雨伞、钥匙等杂物收纳。
2、冰箱收纳系统
一个足够6人使用的大冰箱,所有食材都整齐地排列在里面,方便取用。
3、厨房收纳系统
改造后的厨房稍微扩大了一些,变成U型,能同时容纳3人,物品归置整齐,烹饪操作轻松。
将厨房里的刀叉筷勺分类归置到餐具分隔盒里,以便查找时能一目了然。
4、客厅收纳系统
客厅有两个小柜子,圆柜可以收纳不常用的小器具;电视柜能放遥控器、医药箱等生活用品。
客厅里的零碎杂物,可以随手放在收纳盒里,避免凌乱。
5、书柜收纳系统
古先生家里的书籍比较多,于是设计师利用卫生间的剩余空间,在客厅做了一个弧形书墙,能同时收纳300多本书,就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
6、衣柜收纳系统
改造后的房子,一共有三个衣柜用来收纳。
主卧内有一个1.28㎥的衣柜收纳系统,男女分区设计,可以轻松归置夫妻两人的日常衣物。
不同类别的衣物可以分类收纳到衣物整理箱里,搭配叠衣板如书籍一般收纳,拿取还原都轻松自在。
至于袜子、领带、内裤等小衣物,不妨整齐归置在分隔盒里,整洁卫生又井然有序。
在主卧和儿童房之间还做了一个1.35㎥的大抽拉柜,便于存放平时不用的衣物、杂物等。
而老人房和儿童房中间还有一个大衣柜,满足了老人和小孩的衣物收纳需求,归类整理更省空间。
在老人房床底下,还隐藏了一个收纳空间,通过电动装置打开,可以存放暂时不用的过季衣物、棉被等。
收纳过季衣物、棉被时,还可以先用整理箱或收纳袋密封存放,隔尘防潮,收纳更放心。
古先生夫妇能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不惜由大房子搬到小房子,又极力爆改阴暗学区房,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不禁让人开始思考,“家”到底意味着什么?
其实,只要一家人能够舒舒服服地生活在一起,也一样能过得很幸福、美满,并不在于居住面积的大小。
版权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