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太怪了:明城墙里老巷子扎堆,却几乎没有老院子

2019-10-31   黄小黄走陕西

从去年开始,黄小黄断断续续地在西安明城墙内转悠,发现一个怪现象:西安城墙里老巷子比比皆是,却几乎没有什么历史性的老院子,最知名的也就鼓楼以北的回民街上有个高家大院。

西安古宅的代表——回民街高家大院

大部分的老巷子,虽然还挂着老名字,保留着老街巷的走向,但建筑早已经更新换代,变成了住家户自己修建的现代小楼房。

以西门内的西大街两侧为例。西大街是西安城墙内“东南西北”四条正街中最长的一条,西起西门(安定门),东至钟楼,达1950米。西大街南北两侧分布着无数条老街巷,北边是西安有名的回坊,南边则有南院门。

西大街

这些巷子都有着很特别的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历史缘由。

如西安钟楼西侧路南的正学街,在宋代时这里设有正学书院,是横渠先生张载讲学之处,清代的时候这里开设了许多毛笔店,于是得名“笔店巷”,现在这里开满了各种制作锦旗和广告牌的店。虽然叫正学街,却没有了学术氛围。

正学街

正学街专业刻章,制作各种广告牌、锦旗

盐店街,在清同治年间,因为经营食盐的盐店比较多而得名。话说清朝时候的食盐生意可不是现在的食盐生意,江南那些大富豪很多都是盐商。所以,盐店街是那时西安妥妥的CBD。但现在,已经完全看不出有过那么显赫的历史了。

盐店街

梁家牌楼,得名于清初的常胜将军、一品大员梁化凤。梁化凤,西安长安县灵沼乡人,公元1671年病逝时,康熙还加封他为太子少保。自他之后,梁家世代为官,据统计有27人做武官,35人做文官。牌楼巷曾有一个高大的牌坊,上面写着“梁家牌楼“,街巷里还有不少深宅大院,现在都消失了,只剩下一条普普通通的寂寞巷子。

梁家牌楼没有了梁家,也没有了牌楼

还有贡院门、东举院巷和西举院巷,得名于过去的“陕西贡院”,现在贡院变成了儿童公园,这些巷子还在,只是两边的建筑都已经是现代楼房。

东举院巷

黄小黄只在柏树林兴隆巷和芦荡巷各发现了一处古宅。柏树林古宅为“高培支旧居”,这是民国年间西北文化名人、剧作家高培支昔日居住的地方,现在大门紧锁,似乎没有人维护,也不允许游客参观。

高培支旧居

芦荡巷则有一座姚家大院,是清代与民国建筑组合的院落,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后来由泾阳大富商姚文清买下成为家宅。这座姚家大院之所以保存下来,其间历经了许多曲折,现在也是作为私产,并不向游客开放,藏在巷子深处,不是专门寻找的话很容易错过。

芦荡巷

姚家大院的门藏在楼房后面

高高的院墙遮住了宅院,只能看见一角

你知道西安还有哪些老巷子,尤其是老民居院落吗?欢迎留言探讨。

黄小黄走陕西:发现身边的风景,一起游历那些山河与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