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千面,千座城市也有千座城市的样子,有的城市安躺在平原,有的却矗立高山之巅,有的是千湖之城,有的则是立体山城。
在陕西,有一座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小城——整个城市被夹在一条狭长的河谷之中,四周高山壁立,沿河长达14公里,宽却不足1公里,宛如一条游龙在秦巴大山里摇头摆尾。
这就是陕西省安康市的旬阳县城。
去年年底,黄小黄乘火车到了旬阳县城,期间不仅游览了旬阳主要的景区,如宋家岭太极观景台、旬阳老城、蜀河古镇等,还在小城转悠了几圈,发现这座县城跟其他地方不同的一些地方。
印象最深的就是旬阳县城的地形。一般城市建城的城址都会选在尽可能开阔的地方,围绕中心环状发展,而旬阳,因为是建在河谷里的县城,旬河与汉江两岸都是连绵不尽的高山,于是县城也只能沿着河谷纵向扩张了。
其中,有意思的一点是,旬阳老县城虽然在旬河跟汉江交汇处,但县城扩张时并没有沿汉江河谷发展,而是循着旬河的方向向上游蔓延。这是因为汉江河谷两边地势更加狭窄而陡峭,除了可以安放一些村庄,根本容不下城市落脚。
汉江河谷
而洵河河谷就不同了,更加宽敞,两岸山势也比较平缓,有宽大的河谷缓坡可以让城市高低错落,左右延伸。
旬河河谷
因此,整个旬阳县城大概是以东南方旬河、汉江交汇处的老城区城关镇为起点,溯旬河而上,向十几公里之外的白柳镇延伸。黄小黄去时,这十几公里的旬河两岸高楼栉比而起,河流两岸各有一条与旬河并行的主街道,像大动脉一般串联起这座正在大山深处迅速膨胀的城池。
除了沿着河谷平行延伸,城市也在立体扩张,站在洵河河谷,尤其是在县城最繁华的商贸大街上,两边高楼已经把天空切割得只剩一线,而靠山的一侧,高楼大厦更是见缝插针层层而上,虽然没有重庆那样让人看了眩晕,但对于平地来的人来说看了也是有几分眼晕。
可能因为傍水而居,又是高山耸立,旬阳的地名也和别处不同,除了有鲁家台、宋家岭、龚家岭这样有很浓重的山地气息的地名,还有具有江河气息的地名,如“花栗碥”“洞儿碥”“上渡口”等。
尤其是这个“碥”,黄小黄第一次遇见这样的地名,还专门搜索了一下:
碥(读音biǎn),《玉篇·石部》记载:“碥,将登车履石也。”本意即上下车时的垫脚石;引申指山路的石阶;又引申指崖岸险峻。
字义
1.急流之中斜着伸出来的险峻的山石。
2.水流急的险处。
如:蜀江自嘉州至荆门,水路有燕子碥、阎王碥,皆险地。--《正字通·石部》
仅仅一个“碥”字,就能窥见旬阳的地形特色。
在陕南大山里,有许多山间小城,但大部分都镶嵌在山间平坝里,像旬阳这样,连一亩平地都难找的地方,还能把城市建得风生水起的,真的很不容易。
黄小黄走陕西:发现身边的风景,一起游历那些山河与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