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陕西原生态古镇,距西安仅一个多小时,景区多到一天逛不完

2019-11-13   黄小黄走陕西

旅行是一件让人着迷的事情,越是走出去,越是会发现这个世界处处都有意思。昨日,黄小黄如愿以偿到了一个向往已久的小城,这里距离西安仅70公里,却藏着原汁原味原生态的古貌,小小的城内景区很多,黄小黄在这里花了一整天时间,居然还没把这里最有代表性的景区逛完……这个地方便是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的武功镇

武功镇,居然不是武功县的县城!

直到昨天,黄小黄才搞明白,武功镇并不是武功县的县城,而仅仅是它的“老县城”。

武功镇不当县城也仅仅是从1958年才开始的事情,早在之前的一千多年时间里,这里一直都是武功县(郡)的县(郡)治所在地,真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所以,对于旅游的人来说,武功镇比武功县城有意思的多,千年的时间,为这座老城留下了太多的历史人文遗迹,每一处遗迹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武功镇马道巷

然而,武功镇的传奇之处还不仅仅是这样,这里出过几位名人:

第一个要说的是一对母子:姜嫄和后稷。姜嫄出生在武功,是炎帝后代有邰氏的女儿,皇帝后代帝喾的妻子,传说踩巨人足印生下儿子“弃”,也就是“农神”后稷,后稷对于发展农业技术很有建树,后来在武功建起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邦国“有邰国”。

后稷的后代是公刘,公刘的后代是古公亶父,古公亶父有一个厉害的孙子,那就是周文王,由此推理:后稷是周人先祖,而武功则是周人的发祥地。

还没完,古公亶父除了有周文王这个杰出的孙子,还有一个很不错的儿子,周文王的伯父“泰伯”,泰伯是古公亶父的长子,但由于古公亶父传位给了第三子、周文王的父亲季历,泰伯便和二弟虞仲相约出走荆楚,致死未归。后来,泰伯在江南一带建立了吴国,成为吴越之地共尊的先祖……由此类推,江南的人们和武功这个地方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武功镇上随拍

第二个要说的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很熟悉的——苏武。“苏武牧羊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但很少有人知道,苏武墓就在武功镇。

第三个要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史书记载,李渊在武功镇有一处别宅,唐太宗李世民于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公元599年1月23日)出生于武功。这座宅院遗址至今犹存,即武功镇上的报本寺塔所在地。相传李世民登基后,为报母恩,将家宅改为寺院,赐名“报本”,报本寺经过千年岁月已经无存了,但报本塔毁了之后又重建,延续至今。现在的报本塔始建于北宋,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报本寺塔

唐太宗还在武功镇留下了一处胜迹,那便是武功城隍庙。至今很多武功人都颇为自豪,武功城隍庙的城隍爷和别处的不一样——是身披黄袍、头戴王帽的,这是因为武功城隍爷曾被唐太宗敕封为“辅德王”。由此武功城隍庙也被称为都城隍府,地位比全国各地城隍庙都要高。这里也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城隍庙

镇上景区扎堆,一天逛不完

出去旅行,最怕的就是景区太分散,花在路上的时间太多,留给景点的时间太少。像武功这样的历史性古镇有一个优势:景区景点比较集中,基本上都集中在中心区。

因为武功镇比较近,离西安约80公里的样子,加上坐车也方便,每天从城西客运站都有发往镇上的班车,所以黄小黄便没有开车,坐着班车就去了镇上,计划花上一天时间把武功比较知名的几个景区点都转一转——结果,没有达到预期计划,因为镇上的可逛的地方太多了,一天居然没逛完。

先来说说武功镇上有什么?

武功是南北分布的一个小城镇,东西为土塬,塬下漆水河穿镇而过,河流两岸便是开阔的平川,武功镇的人们沿河而居,形成一个房屋栉比、人烟繁盛的小城景象。

武功镇由北至南大约1公里的路程,不需要乘车,徒步就逛完了。值得一逛的地方有这几个,由北到南(因为班车停在北关),也就是从武功人口中的北关到南关,依次可以去这几个地方:

1、武功古镇

这是武功正在下很大力气打造的一个景区,还没完工,建好之后大概会成为县城标志性的景区,包括好几个版块:古美阳关、龙王庙、东岳庙、漆水河湿地、游乐园和古镇。

美阳关城门楼

美阳关后的公路

漆水河湿地

武功古镇

其中,美阳关的城门、游乐园和古镇部分是新建的,龙王庙和东岳庙是有历史的,香火也很旺。

东岳庙三霄殿

龙王庙

2、武功城隍庙

武功城隍庙在东街上,从美阳关散着步就去了,关于它的历史前面都说了,就不再提,这里只说说建筑本身,城隍庙面积不算太大,建筑主要有牌坊、山门、大殿和寝殿,这是中轴线上的。左右两侧还有钟鼓楼和配殿。这里有武功历代名人展,在不起眼的角落还陈列了一些碑石类的文物。

牌坊

正对城隍庙的一棵古槐

印象最深的一点是,城隍庙的大殿顶特别高,空间特别空旷,而且是两个建筑连在一起,也就是大殿前面还有一个大厅一样的房间,两栋建筑屋檐连在一起,这就使得里面光线幽暗,温度比外面低好几度……武功县文物旅游局(注意不是武功镇)就在城隍庙隔壁。

大殿 里面有城隍爷塑像

城隍庙旁的武功县文物旅游局

3、报本寺塔

报本寺塔在大北街(还有小北街),从城隍庙溜达着就去了。报本寺塔面积更小了,从大门进去走大概十来步就到了塔下。这座塔只有七层,八个面,应该是武功镇的最高建筑。从旁边的小巷子爬到西边塬上去俯视更有感觉。

4、清凉寺

因为要拍武功镇的全景,居高临下俯视报本塔,于是就到了第4个景点清凉寺。清凉寺是又称康家山,也是一处历史久远的地方,明代时为纪念康海而建。

大门贼有气势

康海(1475-1540),一位才华横溢的武功人,明弘治15年考中状元,任翰林院修撰,著有诗文集《对山集》、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等,为明代有名的文学家。现在,康家山成了佛家胜地,大雄宝殿恢弘壮丽,寺内师傅都是女尼,待人亲切客气。

俯瞰报本寺塔和武功镇

大雄宝殿

5、小华山

从清凉寺出来,黄小黄便没有按照寻常的路线走了,而是沿着塬畔继续向南,找到一条小路下塬,到了北关,这里有个景点叫“小华山”。

站在塬顶俯瞰清凉寺

下塬

“小华山“其实就在西塬坡上,因为坡度较陡,建筑又层层递上,依塬而上,看起来比较险要,于是就有了“小华山”的名头。

这里最早是“葆贞庵”,后来,宋代理学家张载在此讲学,有“绿野亭”,于是又叫“绿野亭”,至今这一片的村子还叫“绿野村”。现在这里是一处道教胜地,周内游客少,景区紧闭大门,于是只能隔门拍了一张图。

6、关帝财神庙

跟小华山只有几步之遥的地方,就是关帝财神庙。关帝财神庙始建于北宋,现存的是明清建筑,主要有中殿、上殿和左右陪殿。山门、钟鼓楼等应该都是现代建起来的。

里边未见道士,只有一个看门的老人,看门老人称每天中午12点便是下班时间,想去逛的小伙伴们要请早啦,否则有可能像黄小黄这样被撵出来了。

财神庙武圣殿

在镇的不远处,小华山的塬顶还有姜嫄墓。从北关出去,再走约1.5公里,还有苏武墓;再走远点,约3公里处,有“郑家坡遗址”,还记得前文说过武功是周人发祥地,郑家坡便是距今4500年以上的一处先周大型城垣遗址……

从关帝财神庙出来,时间已至下午4点多,北关发往西安最末一趟班车的时间为4:40,于是只能忍痛挥别武功,姜嫄墓、苏武祠墓、郑家坡都只能留待下次了。

最后提供一些交通和美食信息:

1、西安至武功镇(记住不是武功)班车

乘车地点

西安:城西客运站

武功镇:县城北关东河滩加油站路旁

发车时间

西安:夏季早班7:30,晚班18:40;冬季早班8:00,晚班18:40

武功镇:夏季早班5:35,晚班16:40;冬季早班6:00,晚班16:40

注:班车每40分钟一趟,法定节假日灵活调度

2、美食

在武功镇转了一天,这里的面店、泡馍馆和凉皮店比较多,基本是典型的关中口味。武功镇的特色小吃大家都很熟悉——旗花面,像是臊子面的一个分支,酸汤口味的。另外还有一种叫擦酥,看起来像是千层油饼。

旗花面,6碗起步

3、门票

最重要的信息来了,武功目前的景区都是免费的,但是,县上已经在景区贴出了公告,将把教稼台(被我遗漏了)、城隍庙、报本寺塔、关帝庙整合申报3A级“武功古城”景区,到时候将实施旺季通票60元、淡季50元的门票政策。所以,趁现在还没收费赶紧逛起来!

黄小黄走陕西:发现身边的风景,一起游历那些山河与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