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是日本动画大师今敏逝世9周年的纪念日。虽然从时效性来说,现在再谈论今敏大师确实有点晚了,但是对于笔者和无数热爱着今敏及其作品的人来说,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今敏和他所创作的伟大动画永远散发着艺术品般闪耀的光芒,永远值得我们去谈论与探讨。
最近又恰逢今敏大师作为漫画家的最后一部作品《OPUS》中文版上市,我们因此得以从这部1996年被迫腰斩的漫画中,窥视到早年大师的创作思想与风格。
当大家在谈论今敏的时候,用到最多的词汇和话语就是“造梦师”、“虚拟与现实的完美融合”、“鬼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等。
这些不能说不对,只不过它们都是正确的废话。当我们从动画的表现手法和电影艺术这样更深入一点的角度去看今敏大师的作品时,就会发现这个掌控梦境与现实的天才,用他对于电影表现手法的精湛理解,为我们呈现上了一部部比电影更精彩的动画作品。
许多电影大师都在自己的电影中直接或者间接地致敬了今敏的动画。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的《黑天鹅》中,就直接采用了《未麻的部屋》中未麻泡在浴缸中的俯视镜头;
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盗梦空间》直接采用了《红辣椒》中的“多层梦境”的设定,翻转的建筑群、突然扭曲的走廊等场景都能明显看到《红辣椒》的影子。
这也证明了,今敏的动画不仅是拥有优秀的电影摄影、镜头剪辑和叙事技巧的动画佳作,更是动画与电影有机融合的艺术品。
今敏自己曾坦言他受到了很多电影的影响。而他做动画电影更是因为对于他所喜欢擅长的类型,动画比真人更富有表现力。
因此我们可以比较明显地在他的作品中,看到大量现代电影的摄影技法,如复杂的蒙太奇、无技巧转场、银幕分割等。
而在整理自今敏网络博客的《我的造梦之路》一书中,他自己说道:
“以制作《回忆三部曲·她的回忆》这部作品为契机,在之后的漫画《OPUS》、动画《未麻的部屋》和《千年女优》等作品中,我明确了自己对交织的现实与幻想的偏爱。”
使用电影的表现手法和技巧,用动画的方式展示交织的现实与幻想,应该就是对今敏风格最概括的解释了吧。
按照播放的时间顺序,今敏作为导演一共为观众们贡献了4部动画电影,一部TV动画和一个一分钟的短片。虽然数量不多,却实打实的每部都是精品。
《未麻的部屋》(1997)是含有心理学的、带有希区柯克《惊魂记》风格的悬疑惊悚电影;
《千年女优》(2002)可以归类为传记片,采用了时空交错的叙事手法;
《东京教父》(2003)是公路片,灵感来源是1949年的美国电影《荒漠三雄》(也翻译作《三个教父》);
《妄想代理人》(2004)讲述的是现代生活中,人们无法排解的压力具象化,入侵现实并造成灾难的故事;
《红辣椒》(2006)是侦探悬疑片,主角们抽丝剥茧寻找真相,揭露凶手,同时影片带有惊悚色彩。
《早上好》(2007)则是为NHK电视台制作的1分钟短片,讲述了一个女性从早上起床到清醒的过程。
今敏的全部动画作品都可以用“人与梦境”概括。作品中的“梦境”,不仅包括梦,也有潜意识、电影或戏剧世界、甚至是网络。这些虚拟的场景,同时被爱、恨、嫉妒、恐惧等情绪填充,既与现实世界保持微妙的距离,又与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他的作品中,虚幻与真实是一种平等的,互相渗透与干涉的关系。在《未麻的部屋》中,当未麻处于事业转型期,承受巨大压力之时,潜意识中的假想未麻开始作祟。它存在于镜子、网络和梦境中,不断地侵蚀着现实生活。
最终假想未麻以经纪人留美所代表的“偶像未麻”为实体,对演员未麻进行刺杀。影片在结局中镜子的破碎,隐喻了“假想未麻”的毁灭。该电影所展示的核心,可以说是未麻的“现实自我”和“虚拟自我”的战争,最终“现实自我”赢得了胜利。
而《妄想代理人》与《红辣椒》中的虚幻,是现代都市人面对困境与压力的产物。为了解决问题与困境,人们制造了名为DCmini的机器去进行“造梦治疗”,或者用假想中的“棒球少年”这样的救世主去把自己变成受害者,以逃避问题。
当虚幻无线膨胀,失控了,就出现了虚幻入侵并破坏现实造成灾难的情况。今敏将虚幻的东西物质化、将现实的事物精神化,在银幕上展现了一个个幻想与真相并重,虚拟与现实共存的世界。
玛露美就是人们精神压力与困境的具象化产物
而将源自现实世界,表现并酝酿于人们精神世界中的被压抑的情感、压力与困境,物质化地还原于现实中,大概就是今敏所谓的“交织着的幻想与现实”。
当你第一次看今敏的动画的时候,一定会被毫无预示的场景转换给整得一脸懵逼。如果不集中注意力去看的话,你会突然发现叙事场景已经在毫无意识中变成另一个场景了。
这种独特的转场技巧是今敏用来表现虚幻与现实交织所使用的重要电影技巧之一,也是今敏作品中最吸引人和富有表现力的地方。
动画电影与真人电影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动画中的全部场景都是可控的。可以完全掌控的镜头语言、天马行空的画面表现等都是真人电影难以比拟的。今敏在真人电影和动画之间找到了切合点,以真人电影的写实风格完成自我的表达诉求,同时又充分发挥动画电影的优势,使“虚幻和真实”的结合毫无瑕疵。
他充分利用了各种视听元素在内的联系,如动作的相似性、声音的连贯性,具体内容的相似性,甚至是心理效应进行转场。
1.形象相似性转场
以人物或物体相同或相似的运动为基础进行转场,可以使不同运动体相似运动的链接,如《红辣椒》中前一个镜头是红辣椒举起手提箱朝与粉川搏斗的人砸去,下一个镜头就直接转换为在电影《罗马假日》中她举起吉他砸在另一个人身上,恰到好处地展现了梦境的杂乱与多变;
看了好几遍才发现这个场景居然是《罗马假日》
《为麻的部屋》中多次用相似性在现实与未麻的闪回中切换,地铁上听着音乐舞动手脚的未麻转换为舞台上坐着相似动作的未麻,然后又转换为在超市中扭头买东西的未麻……
利用动作的相似性转场是今敏用的最多的手法,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2.声音连贯性转场
借助镜头前后的对白、音乐等各种音效进行转场。《千年女优》中,前一个镜头是开往满洲的轮船上千代子与岛尾咏子的对话,下一个镜头就直接转换成了已经身处满洲的她们针对戏中同一话题的对话;
再如《东京教父》中,前一个镜头是清子的哭声,下一个镜头则是大街上婴儿的哭声,主角三人急切地寻找清子。不同空间的人物被哭声给紧密联系了起来。
3.内容相似性转场
利用镜头中的具体物品或内容进行转场。《红辣椒》中从时田衣服上的机器人图案转到公园中巨大的机器人模型;从未麻接受电视台采访转为纸上的未麻的照片……
由于画面相似,又处于静止状态,为了防止画面链接起来播放时出现违和感,往往与“叠化”结合使用 。
4.心理内容相似性转场
前后镜头的连接,靠的是观众内心的联想。
《红辣椒》中,前一个镜头是千叶墩子在电梯中通过时田得知DCmini被盗,后一个镜头就转为所长被告知DCmini被盗的消息;
《未麻的部屋》中,前一个镜头是编剧在电话中问制片人:“那个叫未麻的女孩不要紧吧?”后一个镜头就切换为未麻正皱着眉头看剧本。
今敏使用如此多的转场技巧,不仅过滤了不必要的情节,节约了制作成本,同时加快了影片的节奏,使得叙事节奏更加明快流畅。
虽然这些转场技巧并不是今敏独创,也非常频繁地使用于电影剪辑中,但是被如此密集地展现在动画电影中,用来表现交织的幻想与现实,人物的情感与意识的流动,则是今敏的独创技巧。
动画大师今敏在动画电影中对于镜头语言的运用与各种隐喻,并不是笔者区区一篇文章就能说清道明的。仅仅用几部作品就把自己的风格和功力表现的如此具有吸引力,这也是今敏的作品的魅力所在。
强烈推荐感兴趣的朋友把大师的每一部作品都亲自体会一下,你才能感受到作为鬼才的今敏究竟有多厉害。
在精神上支撑大师如此精雕细琢每一部作品的是他对于动画这个工作的无限热爱。用大师本人的话说就是“我选择了工作,但是我选择的工作没有附带安定二字。如果能喜欢上附带安定二字的工作也好,但是我喜欢自己的工作。真没办法,迷迷糊糊地走上了无法回头的路。”
而在物质上支持他的,除了自己的妻子和一起制作动画的人们,还有烟酒和咖啡。
"尼古丁、咖啡因、酒精推动着我的引擎运转。只是这燃料费有点高。"
2010年8月24日,在被确诊为胰腺癌仅仅三个月后,今敏先生就在病痛的折磨下溘然长逝了,年仅46岁。
这个拥有着天马行空想象力和无限未来的天才编剧和监督,将他的全部生命都注入了26年的职业生涯中。所有的英雄的结局都是过劳死,这句话现在听起来竟是如此悲情。
今敏大师在自己的遗书中最后写了一句话,即使没有看过他的作品的人,也会为之动容。也用这句话送给所有喜爱着今敏作品的读者。
缅怀大师。
我要怀着对这世上所有美好事物的谢意,放下我的笔了。我就先走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