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选出能够颠覆人们对动画认知的作品,那么日本知名动画导演大友克洋的《阿基拉》必然榜上有名。
这部充满暴力美学和极度夸张的毁灭元素的动画,不仅让人们欣赏到了在当时颇显另类的写实风格动画的魅力,开创了日式赛博朋克的先河,更漂洋过海影响了欧美后来的一大批电影、游戏和音乐。
受到《阿基拉》的影响,沃卓斯基姐妹创作了《黑客帝国》。二者讨论的核心问题也极为相似:人类创造了科技文明,科技文明成为了现代人类的图腾。然而过度依赖科技文明,将会导致其失控,并将人类推向毁灭的深渊。
2017年法国安古兰漫画节专门发售了限定漫画集《TRIBUTE TO OTOMO》,收录了包括岸本齐史、贞本义行、士郎正宗、桂正和、浦泽直树等42位漫画家致敬大友克洋的作画。
据说安迪·弗兰受到《阿基拉》的强烈震撼,因此成立了美国 Manga Entertainment公司,专门引进发行和拍摄日本动画。
《拳皇》中的角色k9999,与穿着红色斗篷,暴走时右手化为巨大的生化物体的铁雄极为相似(后来因为版权问题被雪藏)。
迈克尔·杰克逊的mv《尖叫》(scream)结尾处是铁雄从实验室掉落的画面。
《犬之岛》、《怪奇物语》、《盗梦空间》、《攻壳机动队》、《云图》、《头号玩家》等电影均有直接或间接致敬《阿基拉》的场景。
在影响了艺术创作之外,自1988年7月16日上映以来,31年间,《阿基拉》以闯入者的姿态征服了口味刁钻的欧美观众,成为了一部不需要为讨好任何影评人和观众而妥协的日本电影。
2002年,世界著名影评杂志《连线》将其评为电影史上最佳的20部科幻片之一。《阿基拉》是唯一一部上榜的亚洲电影,也是唯一一部动画电影。
图片截取自时光网
作为与宫崎骏、押井守齐名的日本三大动画监督,大友克洋以擅长刻画未来科幻世界、展现存在主义、泛神论和多样科技的哲学思辨而独树一帜。《阿基拉》则是将大友克洋的这种风格展现的淋漓尽致。
《阿基拉》不仅反映了日本7、80年代表面繁华,内里腐败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探讨了类与科技、人类与绝对的力量之间的相互奴役、制衡的关系。更如神般预测了东京将举办2020年奥运会。
当我们以当下的眼光,回看这部以过去的视角描绘未来的动画,又会有怎样不同的感悟呢?
1.金絮其外,败絮其中的社会现状
单纯从表面上看,《阿基拉》并不是一个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它讲述的不过是没有话语权的底层暴走族少年,在获得了绝对的力量之后,因为无法控制这股力量,从而引发了毁灭的故事。
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中二感和毁灭元素的表面下,大友克洋用超过16万张的手绘赛璐璐片和对光与色彩的极致运用,从不同阶层的视角,为我们谱写了一篇反映社会现状,甚至预言社会进程的史诗。
机车尾灯在疾驰时划出的彩色线条动感十足
《阿基拉》中所描绘的2019年的东京,城市灯红酒绿,摩天大楼鳞次栉比,表面上一派繁荣景象。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盛行,人们沉醉与物欲中无法自拔。
但是实际上社会内部动荡不安,军队、防暴警察、交警等暴力机关大肆镇压日益增长的恐怖活动;
宗教团体在社会底层以“阿基拉”为信仰,煽动人民群众,宣扬东京觉醒的时刻即将来临;
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公安预算、补助拨款、奥运会的场馆建设和相关费用、社会福利资金等都如同婴儿般张着嗷嗷待哺的嘴,但是钱却越来越少。
统治阶层的最高行政委员会成员之间互相泼脏水,推诿责任,更是对以科学部门和军队主导的阿基拉研究产生怀疑。
以上校为代表的军队,因此强行接管了对东京的控制权,随着与委员会之间的矛盾加深,随时都会有政变的可能性……
这便是《阿基拉》所描绘的未来世界的背景。熟悉吗?这是不是和现在仍然处在战乱和政局混乱的某些地区一模一样?
而被军方和宗教团体寄予希望,改变这样混乱局面的力量,就是阿基拉。带给人们希望,也带给人们毁灭的阿基拉。
2.关于人类与科技关系的思考
就像前面说的,人类与以科技为代表的各种力量始终是一种博弈关系。过于依赖科技的力量而忽视人本身的潜能,迟早有一天会被反噬,推进毁灭的深渊。
阿基拉在日语中的意思是“光明”或“亮”。在动画中,阿基拉是潜藏在人体内的一种强大的超自然力量。
日本军方为了利用这种力量进行统治,开始对有潜能的孩子秘密研究,最终使阿基拉的力量达到核武器的程度。但是这股力量却因意外失控,导致了动画开场东京的毁灭,从而引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没有吸取上次的教训,在动画中的2019年,军方依然死心不改,继续秘密研究。而迎接他们的,也必然是另一次毁灭。
作为这次毁灭的主角,铁雄被选定为阿基拉力量的继承者似乎也有一股命运的味道。偏执敏感、被社会抛弃、为伙伴所嘲讽的铁雄,不正是人类自身的真实写照吗?
从来不肯吸取过去的教训,总是犯同样的错误。冥冥中人类总是在奴役力量与被力量奴役中充当着两面派的角色。
获得了与自身认知不相匹配的力量的铁雄,因为对伙伴和社会的不满而肆意地使用这股力量,疯狂的去毁灭周围的一切。这样的疯狂,也只不过是叛逆的表现罢了。
这样任性而充满孩子气的叛逆,必然也只能造成毁灭。这便应了宫崎骏的那句“站在废墟上的异能少年”,这个少年名叫铁雄,也叫大友克洋。
3.一个以乐观为内核的悲观故事
从《阿基拉》中可以看出,大友克洋本质上是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豆瓣上关于《阿基拉》的影评中有网友指出,《阿基拉》与西奥多·斯特金的科幻小说《超人类》有几分相似,都是卑微的人突然获得了强大的力量,没有任何过度和铺垫就成为了能左右历史进程和人类命运的强权者,借此来探讨突如其来的强大力量对人造成的影响。
不同的是,《超人类》中,斯特金用道德这样一种人类最美好的品格消除了强权与力量的负面影响。
但是大友克洋这个经历了学生运动和泡沫经济时代的人,对道德这种十分脆弱的品质依然持怀疑态度。
因此他借故事中的人物之口,表达了他的想法:
如果单纯地表达悲观心态,那么《阿基拉》的思想高度也许就仅此而已了。更让人深思的是,大友克洋在又一次的毁灭结束后,提出了两个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个就是在地球上文明科学的发展,并且在未来有可能或者顺其自然地开拓在银河系的疆土,而这个过程是在和战争,落后,黑暗中艰难进行的。这条路是许多科幻电影和游戏都展现过的。
而另一个就是随着人类科学文明的发展,到某一个阶段,发生了突变,就象阿基拉一样,身体的异变拥有了神的力量,人类触摸到宇宙的真理,构建出新的人类理论体系,并将在最后融合于宇宙的发展进化中。
这条路则是致敬了库布里克的经典科幻小说《2001:太空漫游》。
第一条路在动画中表现为金田在毁灭后留在地球;第二条路则是被阿基拉带往宇宙深处的铁雄所要经历的旅程。
那么人类的前途到底如何呢?全看我们怎么选择了。
在前段时间的上海电影节上,《阿基拉》又一次重回荧幕。坐在大屏幕前,和许多观众一同观看这部经典的科幻动画电影,想必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与感想。
而7月5日在“Anime Expo 2019”中,大友克洋更是宣布《阿基拉》将于明年推出4k重制版,并且基于原著漫画1-6卷改编的全新动画剧集也将进行制作。
一起期待一下经典的全新演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