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达:中国非遗剪纸,流传千年的艺术瑰宝

2019-10-30   知达教育

剪纸艺术,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遗产,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藏。近几年,中国“剪纸”元素还深受国际大牌服装设计师的追捧,出现在国际时装周的秀场上。

此前高级定制的始祖级别品牌Valentino,一组纯白色的中国剪纸风的服装,惊艳了不少人!镂空的通透质感让女性又性感又纯洁!花朵,树叶都是女性化的中国元素!无论是上衣还是半身裙,连衣裙都美到不行!

如今中国传统的剪纸手工艺术越来越受到中外服装设计师的广泛关注,剪纸不仅为很多服装设计师提供了设计灵感,更为服装设计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也让人们对这项传统工艺有了新的认识。

什么,剪纸历史比纸长?

随着剪纸被运用到各种艺术设计领域,其“画风”也变得更加多样。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虽古老却长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审美性成为了符合民众心理需要的象征意义。但几乎很少有人知道剪纸的历史竟然比纸还长。

大部分人都以为剪纸是基于纸的发明而发展的。但事实上剪纸工艺的历史之悠久让人惊叹。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周成王用梧桐树叶剪成“圭”,然后赐给弟弟,示意封他到唐为侯。战国时期就有用皮革镂花,用银箔刻花的工艺了。

还记得“对镜贴花黄”的木兰吗,不仅南北朝,汉唐时期姑娘们剪好精致的金箔银箔就是为了贴于双颊,使妆容更显丽色。纸张出现后,剪纸花样更是成为了姑娘们展示心灵手巧的不二法门。剪纸也成为了女工的一部分,成为了评价女子的标准之一。

到了明清,人们会玩儿的程度也达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剪纸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彩灯,扇面,刺绣都有剪纸的身影。而且剪纸也成为了传统家庭的家中饰物,门,柜子,窗户上面都会有剪纸的踪迹。不难想象明清时国家的的阜盛和文化氛围之浓厚。

事实上,剪纸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自诞生以来关于它的创作就从没中断。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它能给人以视觉上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是一种适用于任何装饰的镂空艺术。

非遗剪纸艺术的现代传承

想到剪纸,人们就很自然地联想到中国传统的节日风俗。逢年过节,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明亮的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等,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

传统的剪纸手艺人,全凭手中的一把剪刀剪出了美好的生活愿望。如今很多年轻人觉得剪纸是过了时的过去式。其实不然,有些作品,传承于古老的艺术,但又有着别样的美感。

抛繁从简,精致勾勒。一张纸,一把剪刀,艺术专业出身的陈道围,虽为90后,但却有着近十年的剪纸经历。他用特有的美学观感剪出不一样的现代中式艺术,用自己的方式传承和创新着中国的传统文化。非遗剪纸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亮丽瑰宝和鲜明标志,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特别是中国剪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社会各方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剪纸的活态传承。

目前,仅剪纸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就有38人。很多剪纸传统所在地的中小学设立了剪纸手工课,向广大青少年宣传剪纸和相关民俗的人文价值。我们相信,中华优秀的文化遗产,将会在当代社会重新焕发生命活力,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END

作为文化企业我们始终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知达”这个艺术教育一站式服务平台,推动中华非遗文化走向世界!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做出积极贡献。艺术教育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