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的艺考大幕将要拉开,艺考生们即将踏上紧张、繁忙的考试之路。作为艺考生的家长,在孩子们最需要帮助的关键时刻,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让艺考变成“易考”呢?你必须知道这10件事!
在高考前,特别是孩子在家备考期间,家长要摆脱各种外界的干扰,经常保持比较平和的心态,这对孩子能以稳定的情绪、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考试是很有意义的。高考前,家长也会对高考的各种动态有所反应,但是,要冷静对待,要有分析地对待,更不能把一些小道消息随便传给孩子。
艺考的实质就是考试,考得好就有分,有分才能被录取,再怎么发展是后来的事。所以,选学校、选老师一定要正规。要让懂的人去听、去看、去感觉。尤其是老师要真的会教学生、真的懂艺考。艺考和会一门艺术是两回事。
在孩子艺考的这段期间,家长需要对孩子的文化课情况有所了解,并着手为孩子艺考后的文化课复习做好安排。现在的艺考对文化课要求很严,考生达不到文化课控制线,专业再好也没用。达到省控线还有高校控制线,达不到也不行。有些高校还对某些单科有成绩要求,缺一不可。所以,必须重视文化课的学习。
在艺考时对孩子所报考的院校,家长要详细掌握,最好是一一列出来,然后在网上逐一查询该院校近三年来的录取信息,包括文化课分数线、各省录取名额等重要信息都要查。
除非孩子特别有把握或目标明确,否则就要一本、二本以及专科院校都照顾到。不然,要么是考了好几个,因为水平相当而全军覆没、失去基本的报考资格;要么是好几个学校的合格证只能选择一个。结果在考后报志愿时,就只能眼睁睁地放弃报其它批次学校的机会。
要注意艺术类学生的学习费用相对较高,也还不仅仅是学费比其它院校高,其他费用也不低。尤其是在头一两年,家长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和准备,免得到时自己受累,孩子受气。
高考前,家长心情好,家里气氛好,就会有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这对孩子的备考是很有好处的。有些家长在高考前担心孩子考不好,整天愁眉苦脸很少说话,其实,孩子一看就知道父母紧张,父母害怕,而这种情绪或多或少会传染给孩子。
因此,为了使高考前家庭保持一个温馨的气氛,父母之间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不要发生口角,确实有什么问题要解决也要等到高考后再说。父母少一分争论 就会给孩子多一分温馨。
父母说了这句话会让孩子感觉吃了定心丸,自己肯定会尽力的,这样减少了不少心理压力,就会从容地应对高考。但也有些家长高考前唠唠叨叨,反复嘱咐孩子,考试要认真,不要马虎,一分之差,千人之后,你一定要改变马虎的习惯,现在可不能丢分了,你可要注意呀。
其实,这样的话家长已经讲了多少遍,在高考前再讲、反复地讲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高考前,孩子和父母发生口角对情绪的稳定会起很大的破坏作用,这对考试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
建议在艺考前家长经常跟孩子聊聊天,谈谈心,利用吃饭后的时间散散步,相互沟通,让孩子把心里的压力、心里的话、心里的苦恼说出来,说出来 就是做好心理调节成功的一半。
当然,高考前家长和孩子的心理沟通要讲究时间、地点和条件。不能是孩子正在复习功课时进去就聊上几句,要在孩子休息的时候, 他比较放松的时候去做,要见机行事。不过聊天的内容不要过多涉及高考,找些比较轻松的话题去谈,这样,有助于放松孩子的心情。
艺考是很辛苦的,家长就要适当地提醒孩子做必要的轻度运动,例如,做俯卧撑,跳跳绳,打打羽毛球等,有助于孩子消除疲劳,焕发精力。也可以提醒孩子 听听轻音乐,看看电视里轻松的节目,也有助于孩子调整心态,消除疲劳。在高考前夕提示孩子不要看武打片,不要看那些电视连续剧,分散孩子的精力。
艺考备战过程很复杂,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孩子的时间很多时候都用在了学习上,这个时候,家长要尽量多花时间帮孩子关注艺考资讯,了解孩子需要,了解备考时间、注意事项、专业设置、就业方向、备考技巧等等。
高三开学,文化课成绩不能松懈
各省发布艺术统考大纲
各省发布艺术类统考时间
专业联考正式拉开序幕
各校发布招生简章
艺术生迎来校考季
文化课学习进入冲刺阶段
各大院校发布考生校考成绩
高考前最好冲刺阶段,注意查缺补漏
参加高考,调整好心态,保持好状态
各省分数线公布,考生开始志愿填报
艺考只是高考的一种的形式,但是学习艺术带给人的影响却是深远而持久的。艺术的作用更多的是给孩子提供一种思维方式,让孩子能够多角度认识生活,认识世界。
这也是国家大力倡导“美育”的重要原因。而艺术教育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知达, 作为艺术教育第一站,也正是顺势而生坚持走在艺术教育的最前沿,通过“互联网+”的模式为艺考生和考级生搭建起艺术教育一站式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