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中药膏敷脐治老年阳虚失眠疗效好

2020-04-02   健康杏林


失眠症又称为不寐,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不足或深度不够以致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沉,或时睡时醒,或醒后不能再次入睡,重者彻夜不眠。临床研究以自制中药归元膏敷脐治疗老年肾阳虚型失眠症取得满意疗效,可明显改善阳虚体质,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选择中医医院的老年肾阳虚型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73.36±9.88)岁;病程(48.43±70.06)天。

治疗方法

处方:肉桂、砂仁、黄柏、甘草各6克,生龙骨15克。


用法:上药混匀研成粉,用适量蜂蜜调匀,搓成丸敷于脐中,外用胶布固定,每次4小时,每日1次,敷药前先将脐周及脐中擦洗干净,7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3天,继续第2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治疗结果

治疗后患者失眠、腰膝酸软、性欲减退、畏寒肢冷、精神萎靡等症状均有所改善,有效率100%。

体会

据统计,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群中约有40%~70%存在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状。西医治疗失眠多采用镇静药物,不良反应多且易成瘾,病情加重,病程呈慢性化,长期发展引起心脑血管等多系统及器官损害,还可造成抑郁、焦虑等精神问题。

中医根据患者的体质进行辨证论治,现代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有11种之多,多数治疗以调节心神为主,其中只有一种通过补益肾精以健脑安神的方法。实际上肾阳虚型失眠症患病率也较高,肾阳虚衰导致阴寒内盛,虚阳浮越,心脑元神失养也是引起失眠的重要原因。阳虚引起失眠可从两个方面阐释:一是阳气亏虚,虚阳浮于上,扰乱心神;二是虚阳无力,不能入于阴,同时阴盛格阳于外,阳不交阴,以致无法正常睡眠。现代中医研究认为,睡眠由神主宰,神安则人能入睡;睡眠的本质是神安于其所舍,神不安则引起不寐。可见神不安是引起失眠的主要原因。根据老年失眠患者体质,提出肾阳虚,阴寒内盛,格拒元阳,元阳浮越,元神失养所致失眠的假说,根据火神派鼻祖郑钦安的“潜阳封髓丹”的原理化裁自制归元膏敷脐以达到补肾阳,潜伏真火,调和阴阳,水火既济,安神定志之功。归元膏方中砂仁、黄柏、甘草为封髓丹的组成,黄柏味苦入心,禀冬天寒水之气而入肾。砂仁辛、温,可纳五脏之气而归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黄柏之苦和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砂仁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阳,阴阳化合,交会中宫,则水火既济,心肾相交。肉桂为君药,入肾经,可补火助阳,温经通脉,能补心肾之阳,其性刚烈之极,与砂仁同用增强本方温补肾阳,消尽僭上之阴气,使上下无偏盛。生龙骨甘涩平,入肾经,可增强本方镇摄浮阳、安神定志之功。全方由封髓丹加肉桂和生龙骨起到潜阳封髓的作用。本方用蜂蜜调和,蜂蜜味甘、性平,归脾、肺、心经,可调和诸药且温和对皮肤无刺激。将归元膏全方研成细粉,用蜂蜜调匀,制成药丸敷于脐中,共奏温肾补阳、镇摄浮阳、安神定志之效,方药经皮肤吸收,较口服经肝代谢吸收好。综上,归元膏敷脐可改善老年肾阳虚型失眠症患者的症状以及证候。肾阳虚体质得到明显改善,且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较好,既可以避免失眠患者长期使用安眠药物会产生的不良反应,又不会引起药物依赖性,且疗效稳定。

来源:医药星期三

图片:网络

编辑:彭海波 朱德珍 曹琤媛


“健康杏林”是《医药星期三》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医药星期三》以中医药治疗为特色,刊发医药保健、健康养生知识为主的专业保健科普报。本报全国邮发,邮发代号4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