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吐绿纳新枝,春风摇曳送旧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草木萌动的煤城大地上正奏响春的“乐章”。在华亭市各大项目工地、工厂车间,一台台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仿佛正擂响加速生产的“战鼓”。
自复工复产“集结号”吹响以来,华亭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按照“围绕复产抓防控、以防控之力抓复产”的工作思路,分步骤、分阶段、分批次、分行业科学有序推进复工复产,连续出台硬核举措,加强精准分类指导,细化措施办法,全方位推动各类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做到了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截至目前,全市83个重大项目累计开复工69个,开复工率83.1%,完成投资1.87亿元;94户工业企业累计复工91户,复工率98.68%;市场监管领域5253户市场主体累计复工复产4921户,复工复产率93.68%;9户限上商贸企业、15户限下抽样企业和4户外贸备案企业全部复工复产,复工复产率100%;城乡公交、出租车和客运班线均已恢复运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如同春天的天气正在回暖升温。
高位统筹 下好复工复产“先手棋”
复工就是稳就业,复产就是稳经济,复工复产既是是企业所愿,更是民心所盼。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华亭市及早谋划,提前部署,把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同研究、同安排、同部署。随着全市疫情形势逐渐向好,复工复产工作早早提上日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全市的重要课题。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推动复工复产协调领导小组,实行“一办五组”工作机制,全面负责全市复工复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做到全市上下“一盘棋”。市委、市政府及时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推进复工复产暨经济运行分析调度会等会议,研究部署复工复产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着力强化政策扶持、服务保障、监测预警,注重分类施策、联动推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企业、乡镇和项目一线,围绕各行业、各领域复工复产深入开展调研指导,对照复工复产复市清单,采取“四不两直”方法,针对项目复工复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现场会办督办,督促企业、项目单位尽早复工复产,对防疫措施落实不细致、不到位、不彻底的,集中挂牌督办,限期督促整改到位,为项目企业安全复工复产解除后顾之忧。
靶向施策 用好复工复产“车马炮”
立足于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形势变化,针对复工复产面临的人员、资金、物资“三大”难题,坚持“一业一策”一企一策”“一乡一策”,靶向施策,“对症下药”,帮助企业和项目建设方打通资金链、供应链、产业链、物流链,畅通“微循环”。针对各类企业复工复产用工和劳动者务工需求,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建立用工需求和务工需求信息台账,积极搭建用工供需平台,实施线上招聘和线下用人单位实地专场招聘相结合模式,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采取地企合作输转方式,依托市内重点企业,通过种植养殖、特色农业等产业合作社和扶贫车间、市内建设项目,引导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1.23万人, 采取专列、包车、包机等方式,集中组织输送7批229人,累计输转32990人,占全年输转任务的94.25%。全市各金融机构积极承担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大责任,制定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增加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品种和额度,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积极争取政策性银行支持,减免相关金融服务费用,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截至目前,累计为6户个体户发放贷款6笔63万元,为183户企业和个体户协调贷款12590.55万元。疫情防控期间,对涉及保障城市运行、疫情防控、民计民生等急需建设项目开辟公共资源交易“绿色通道”服务机制,全力保障企业原材料供应和物流畅通。各类涉企政务服务事项全面推行“网上办事”“不见面审批”,采取电话咨询、网上咨询、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等方式办理。投资项目(涉密项目除外)审批,安排专人在线受理审核文本资料,确保投资项目审批、审核、备案不受疫情影响,实行网上受理项目、预约场地、发布招标公告、下载招标文件,进行网上开标。
多方联动 打好复工复产“组合拳”
根据企业、项目复工复产清单、“时间表”和“路线图”,坚持“每日一调度、每日一报告、每日一通报”,以上率下、履职尽责,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各行业、各部门迅速行动、狠抓落实,精准指导开展驻项目疫情防控联络工作,全市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对照省市《关于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结合实际制定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措施20条,市复工复产5个专责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研究确定本行业、本领域复工复产流程、要素保障、时序安排和行业规范标准等具体事项,相继制定印发疫情防控期间推进春耕备战、商贸流通、项目建设、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等方面政策文件16个。建立了重点企业派驻联络员制度,由各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各乡镇、工业园区配合,抽组由科级干部牵头的专门人员,按照“一企一策”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职工返岗、原材料供应、物资运输、以及口罩、消杀用品、测温仪等防控物资保障难题,确保各企业在全面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稳妥有序复工复产。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停产停业的中小微企业不进行功率因数考核,企业基本电费按照实际用量缴纳(不设置最低限额),对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场所的用电、用水、用气,实施阶段性缓缴费用,缓缴期实行“欠费不停供”措施。各金融机构对有发展前景、积极组织复工复产、扩大生产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采取“一行一策”灵活制定息费减免办法。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取消反担保要求,降低担保和再担保费率,担保费率降至1.5%以下。积极开展“行长企业行”等政银企对接活动,全面掌握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及融资需求,重点围绕企业复产保障和项目开工资金需求,加大信贷投放,简化审贷流程,提高放贷效率,为企业提供优质便利的金融服务。最是一年春好处,击鼓催征正当时。一系列政策强劲有力,一项项举措实实在在,全市上下“五指成拳”,疫情防控毫不放松,复工复产蹄疾步稳,华亭正昂首阔步,朝着更高目标全速奔跑。
来源:华亭发布
制作:中共平凉市委网信办
审核:雷勇 李一宁 杨涛
编辑:邓博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Tih6anEBfwtFQPkdBLY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