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下午,参加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全媒体采访活动的媒体记者,走进崇信县锦屏镇平头沟村窑洞养牛示范点。
平头沟村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遗存众多。利用这一条件,当地谋划打造了集古村落保护、窑洞养牛、农耕体验、乡村记忆于一体的农旅综合体。
经过认真测算,新建一座3至5头规模的牛舍需4万元左右,而改造窑洞仅需1万元。为此,根据县上出台奖补政策,对有改造条件和恢复利用价值的230孔窑洞因陋就简,把旧窑洞改为新牛舍。
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采取龙头企业加入、合作社组织、吸引大户、带动贫困户的形式和企投户繁、户养企销机制,由合作社为社员统一提供产前、产中、产后、防疫等全流程服务,带动养殖红牛780头,其中企业养牛100头,大户养殖300头,农户和贫困户养殖380头。
同时,按照平凉红牛养殖标准,将传统风貌与现代科技有效衔接,甘肃牧研所在养殖场建立了科研基地,研究制定窑洞养牛技术规范,落实“四区分离”要求,实行分区管理、标准化饲养。
据介绍,通过发展窑洞养牛,实现了三个相得益彰:一是传统古村落的古气与现代养牛业的朝气相得益彰;二是窑洞文化散发的老气与红牛文化焕发的生气相得益彰;三是养殖产业的经济属性与文旅产业的人文属性相得益彰。
平头沟村2014至2019年累计脱贫57户179人,剩余贫困户2户7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64%。该村通过大力实施窑洞养牛,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发展的路子。
来源:平凉日报/胥富春
制作:中共平凉市委网信办
审核:雷勇 李一宁 杨涛
编辑:邓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