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周鸿祎两个段子手相遇:谈投资、谈创业、谈颠覆、谈失去

2020-01-04   CEO最前线


因为相似的成长背景以及说话风格,周鸿祎与京东集团CEO刘强东颇有惺惺相惜之感,这次后者也亲自来为新书站台。

周鸿祎讲道,因为在2005年、2006年京东刚起步的时候错失了投资机会,所以现在只能加强合作。他还调侃道,自己不仅比刘强东的年纪大,而且肚子也比刘强东的大、颜值相比也是不行的。此外,两人围绕“脸盲”展开的讨论,也登上了各大媒体头条。

“心仪”刘强东已久

对于互联网行业的很多大佬来说,出自传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周鸿祎表示,很多大佬的自传他都看了,但感觉有的自传像武侠小说,进而会觉得自己与他们的差距很大。谈及为何“心仪”刘强东已久,除了因为两家公司有业务合作外,还因为两人的性格都比较直,爱讲真话。

周鸿祎还认为,刘强东说话比较朴实,也很真实,从来不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无所不能的英雄。当然刘强东也有缺点,比如经常被人拿来调侃的“不知妻美”的脸盲症。周鸿祎辨别道,他的脸盲与刘强东的脸盲有很大的区别。在他看来,自己的脸盲是分不清电影中的人物,以及生活中见过几面、认识不长的人。但刘强东的脸盲刷新了他对这两字的认识,不过大家都有类似的“病”。

对此刘强东回应称,自己是真的脸盲。比如公司有很多高管,一起工作四五年,但还是经常把一个人认成另一个人。如果不跟他吃饭,深入聊天见面八次以上肯定记不住。不过周鸿祎调侃道,脸盲认不出人是对的,但分不分得出来是不是美女这个他不认同。他还表示,虽然可能不记得碰到的女孩子是谁,但是不是美女还是可以判断的,还是有审美观的。

还有一点是,两人的成长背景也很像。这次新书发布会的主题是“从超级熊孩子到互联网英雄”,而当年的周鸿祎自然是那个超级熊孩子。周鸿祎还认为,在宿迁的刘强东应该也是个熊孩子。来北京后,周鸿祎在中关村方正混,而刘强东则在中关村练摊,卖激光刻录机。两人都是在2004年、2005年左右开始创业。

此外还在于,两人都来自平民阶层,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才拥有了今天的成就。不过周鸿祎谦虚道,京东的成就要比360大,京东做的非常好。但从颠覆的角度来说,京东和360一样都是从巨头重压的夹缝中走出来的。

创业or打工,主要还是看心态

对于如今的大学生来说,很多都选择去创业。但是要毕业后直接就创业还是先到大公司锻炼后再去创业呢?

刘强东认为,没有任何时候说哪一路比另外一条路更好。内心世界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不能够调整内心世界,以混日子的心态去大公司工作或者去创业,注定都会失败的。每个人有不同的生活态度,比如有的人一天花10元旅行全世界,然后写了书,非常感人也很好。不同的生活态度没有对和错,也没有好和坏之分,也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主要看你内心世界想要什么,如果你内心世界强烈地想要创业成功,没有必要非要去大公司学习之后再出来创业。Facebook的扎克伯格也没去什么别的公司工作过,都是直接创业成功了,当然也有去公司出来之后创业成功的。所以,两条路没有定论,还是你内心世界最强烈的愿望是什么。

对于刘强东所说的,周鸿祎深表认同。但他认为在中国,商业环境还是过于复杂了。像Facebook那种例子,表面上员工很多、管理也很好,但其实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每个创业者自己可能没有经验,但你一定要有个团队,一定要有个合伙人,而不是一个人打天下。第二,美国有很成熟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基本上一个公司成立之后在某一个时间可以通过成熟的职业经理人来帮他解决问题。

所以在中国创业,早期的时候日子一般过得都比较苦,而且一般职业经理人也看不上你这么小的公司。所以,刚开始中国的创业者比美国的创业者压力大,更不用说还有几个巨头在那儿压着。所以,美国有些创业公司可以像豆瓣那样慢慢做。在中国,你一旦发现巨头也疯狂地砸钱,疯狂地挖人,这时候你的压力很大。

虽然周鸿祎认为在中国创业非常辛苦,但他还是鼓励在校生去创业。如果真要创业,要放平心态。他认为创业失败的概率非常大,但成败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锻炼,给自己积累经验。他还认为,到别的公司就是打工,既然打工就混日子。如果自己做公司,自己做CEO那就好好做。这种想法很极端。在他看来,毕业了可以到京东、360工作,但不要把打工看成打工,而是结识人脉、积累经验。

如果心态没问题了,相当于你还在创业,只是在不同的创业阶段。他曾经看到一篇文章里写到,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有两种人:一类人,比如刘强东能从0到1的,他能无中生有地做一个事情;还有的人,从0到1不行,但你给他一个舞台,他能从1到10,或者从10到N。过去媒体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从0到1的人的身上,但从1到N的人也很重要。人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两种人都非常重要。

杀手般的直觉,来自梦想、积累

创业时直觉式的判断,到底是一种天赋还是后天的培养?

刘强东认为,就是骨子里不认命的东西。小的时候,村长、队长权力很大,能决定一个家庭的一切。小队长记工分,工分就是你的工资,但农活又没有衡量标准,看你顺眼就3分,看你不顺眼就给你1分,你还不敢去告,告了马上把你抓起来。所以,从小身边的人一路告诉你认命。

他讲到,创业走到今天,把一座座山移走,因为不想认命。生下来就是平庸者,生下来就是社会最底层的人,所有人把自己忽略,但他不想认命,和别人竞争时打不败对方,他也不认命。刘强东认为,这是他的性格。所以,所谓的杀手的直觉是你发自内心永无枯竭,源源不断的梦想、追求,一种想要的生活状态。因为自己很清楚,必须做到什么样的状态才是最高兴的,比如让他三四天不工作是一种痛苦,一种煎熬,那对他是一种惩罚。

周鸿祎认为,所有的创业者关键的时候都是靠一种直觉,这个直觉到底是天赋还是后天的培养。他认为,表面看是直觉,实际还是基于一种判断力,来源于创业者的经验和经历。在《异类》那本书里提到1万小时,后来又有两本书做了不同的诠释,一本叫《精进学习》,还有一本书叫《一万小时定律》。无论是体育高手关键时候的接球或者商业高手在做决断时做了一个决策,他认为最后都不是拿天赋来解释,因为一旦拿天赋来解释就变成天才论了,变成玄学,只有少数人哪天做了一个梦就决定做免费杀毒了,这实际不真实,它是通过日积月累的训练,在大脑里形成回路。这种回路的形成比一般人的反应速度要快很多倍。像刚才说到的创业,刚毕业的人在面临很多复杂的形势判断时,他的直觉可能没有那么好使,主要是因为积累还不够。

周鸿祎还表示,很多人对他的理解可能也是片面的,仅仅觉得你做360有些时机,但没有看到他之前干计算机、编程这一行。其实他从初中开始就做程序,做了很久,完全符合1万小时定律。甚至公司大到一定时,更不可能靠拍脑袋做决定。主要还是靠一种积累,在关键的时候会通过大脑回路的方式在你脑子中出现这么一个想法。

十年后还是BAT,对国家是种不幸

从外界来看,360比起京东似乎更像一个颠覆者。对于这种形象,周鸿祎认为,虽然刘强东表面看起来温文尔雅,但内心可能豪迈奔放。不仅自己不认命还要带着京东的兄弟改变命运,更有尊严地活着。他认为,刘强东是颠覆了自己的阶层。其次,360容易和别人发生冲突,可是京东也很容易和别人发生碰撞,这是从小公司成长过程中必然的经历。原来的电商走的比较轻的模式,京东在物流、仓储,用户体验上下足功夫,反过来京东能在电商市场异军突起,如果京东仅仅模仿淘宝,京东不可能走到今天。无论从商业和个人,京东都是一个颠覆者。

对此,刘强东认为两人的创业经历比较相似,都是从没有任何基础开始,一步步趟着河过来的。虽然中国经济可以说相当发达,已经接近于发达国家,但中国互联网行业里很难看到非常清晰的规则,是一个野蛮的丛林社会。最近几年,中国互联网行业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流量越来越集中,几十年前还有无数互联网公司同时竞争,现在巨头越来越集中,全社会来看如此。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不是我们想跟任何人战斗,想跟任何人起冲突,只是当别人卡着你的脖子,垂死的时候总得挣扎。可能会说一句话,表达你的某种不满,媒体就说你是挑战者,加各种各样的说辞。我们其实也是被迫的。

京东最早做的商业模式不是完全创新,很多人是做完全创新的模式。我们是误打误撞,做创新的时候已经血海一片。2004年我们还什么都不是,2008年还是排不到前10名,2013年才超越了当当、卓越走到第二名。现在我们品类不断发展,服装是最后的品类,不可避免会有一些冲突。当你面对不同发展阶段时,任何公司都还要生存。

老周刚开始演讲时说,20年之后可能没人读这本书了。刘强东认为,最多五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真正会走到文明的社会当中,各种攻击、乱一定会少很多。到那时候,大家更多思考的是,我的公司、商业模式到底为社会解决什么问题,而不是自私自利的,为了一己私利,对国家和社会不顾。今天全球互联网行业已经逐渐走向垄断,其实这对行业来说是危险的。所以,我们企业不仅要继续战斗下去,努力下去,还要不断呼吁,推动整个行业走向文明,这样才能给真正新创业者留下机会。如果10年、20年之后,中国还是BAT、360、京东这几家,对国家和社会来说是不幸的事情。

公司的未来目标

未来京东和360的业务目标是什么?

刘强东表示,未来我有两个愿望:一是京东数十万名兄弟们,这些默默无闻的,出自公司最底层的人,一起把公司做成最伟大的企业,不是赚钱最多的,市值最高的,而是受用户信赖的。大家想到购物、金融,未来可能还有保险、物流等各种各样的服务,只要我们进入这个业务就可以让客户放心,对我们绝对信任,这是愿景层面的。二是我们也希望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把金融、电商、保险行业做再造,说颠覆也可以。相信这三个行业在未来技术上都可能被颠覆,我们可能成为颠覆者也可能成为被颠覆者,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这种颠覆可能会造成无数兄弟失业,但我们会努力不让人失业。无数兄弟们曾在库房里,5度甚至零下温度等非常寒冷的环境里,每天走32公里跑来跑去为消费者拣货。在雾霾、烈日、寒风暴雨天,依然在大街上行走给消费者送货,这种服务是社会需要的,不能说有新的资源我们就不干了。那怎么办?我们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改造行业,让我们可以坐在办公室监视这些机器人工作,对机器人进行维修和保养。有新的商业模式就会产生新的服务需求,就还需要一定的人。在人不减少的时候能让员工工作环境更加安全,更加舒服,薪酬待遇更好。

周鸿祎表示这两年公司一直在提大安全概念,就是新时代大安全。网络时代的发展,超乎从国家领导人到所有行业人员的想象,今天一方面人工之技术,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方便,越来越智能了,而安全问题并没有随之解决。反而随着系统越来越复杂,带来更多的漏洞。无论是人为的漏洞还是技术的漏洞,会导致安全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包括车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的影响,会使得很多传统的,原来只是基于线上的攻击延展到线下。

今天360已经不能孤立地做简单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已经把国家安全、国防安全、社会安全、基础设施安全乃至人身安全串起来。从这个高度,360回归(中国)要变成世界最大的网络公司,最大的安全公司。原来Apple computer,现在叫Apple Inc,今天苹果也做音箱,如果乔布斯不去世他们可能会做Apple汽车。那么360以后可能不再是个Cyber Security的公司,可能就是个Security的公司,公司希望在大家获得美好生活的同时更有安全感。这是360最重要的目标。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做人工智能的战略会和智能硬件结合在一起,不会做杂货店式的智能硬件,我们的智能硬件从儿童手表、老人手表,家庭安全监控、安防系统,车上带有自动驾驶警告功能的行车记录仪,希望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使我们更安全。同样能从线上走到线下,能保护大家的生活安全、生命安全和家庭安全。“安全”也是360的品牌含义,也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在这个基础之上,360成为一家每个用户都离不开的公司。

失去了什么

无论过去经历了怎样的不易,如今周鸿祎和刘强东都是人们眼中的成功人士。那么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获得了很多,但又失去了什么呢?

周鸿祎认为,首先自己失去了身材;其次认为自己在平衡家庭生活和事业之间做的不是很好,而且在平衡个人健康和事业方面也做的不够好。他还说道,现在小孩已经都快长大了,他们一到青春期就自我独立了,去念书了。你突然发现,当有了小孩之后,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没有小孩的时候日子过得差不多,有小孩后能感觉到在家庭、小孩教育方面,他花的时间很少,这是最大的缺失。

对于这个问题,刘强东称自己也思考了十几年。他认为,上帝是很公平的,有人说上帝给你关上门的时候还给你打开一扇窗,但还有第二句话没有说,上帝为你打开一扇窗时也给你关上一道门。

他认为,得和失很难说的。比如他天天陪着孩子,孩子肯定特别高兴,认为他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但如果当孩子长大后,他说,你要努力做个好人,努力工作,不要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没有梦想,没有理想。这时孩子会不会问他,“爸爸,我看你每天都不工作呀”?他该如何回答孩子提出的这一问题呢?所以虽然现在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但他在孩子面前也树立了比较好的榜样。人生就应该脚踏实地做一些事情,而不是耗费生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企业家们好,我司联合国内上百家天使和风投机构寻找项目股权投融资合作。

1:农业(种植、养殖、养老)重点关注。 2: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

3:连锁餐饮、商贸、化妆品业。 4:互联网、物联网、APP行业。

5:医疗设备、生物医药、健康行业。 6:文化、教育产业。

7:商业、旅游、矿产、地产 8:创新型传统行业。

9:汽车产业链。 10:高利润、高成长性及国家支持等

  • 2019年营业额500万以上!
  • 合作对象是企业最大股东,非决策人勿扰!

有需要做股权融资,对接投资人请点击左下角链接填写项目信息!会有专业人员联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