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上侵下职的管理者,都该被炒掉

2019-06-06   把你调到最佳位置

俗语说:“上下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上下一条心怎么能实现呢?

个人认为最起码的应该是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现在很多公司管理层都存在同样的问题:

  • 上级抱怨下属能力不足,只任劳任怨很辛苦;
  • 下级埋怨上级不放权,自己一身本领不能发光发热。

这就是近年来中国式管理领导者曾仕强教授提出的“上侵下职”现象。

上司与下属之间,能不能互相了解,彼此体谅,是管理是否成效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上下的默契,从“避免上侵下职”开始,必然获得下属的信心,增加对上司的向心力。

所谓上侵下职,意思是:“上司把下属的事情抢着办了,反过来指责下属偷懒、不负责。”

很多管理者之所以陷入这样的管理误区,可以简单概括为如下几个原因:

01 看不惯;

对于一个在职场混迹多年升职到领导层的管理者,在能力经验上总是比下属更胜一筹,所以对下属不熟悉、缺经验、不灵活的做事风格总是不能接受,总之会各种看不惯。看不惯下属笨手笨脚的样子,所以总会出现 I CAN I UP的奋勇前进。

其实当你盯着下属去做一件事,他肯定会因为紧张做不好,但是你如果放手了,用他自己的方法也会做得很好。

每一个领导者,应该对你自己招进来的下属给予起码的信任。

02 不放心;

不放心部属马马虎虎的态度,很可能是上司对部属不信任的结果。

通常上司越不信任部属,越可能对部属产生不放心的感觉,以至部属怎样认真,在上司的眼中,都是马马虎虎的样子。这种主观的偏见,必须由上司自己来修正。只要经由小小的信任,透过不断的考验,赋予部属更大的信任,部属自然不敢(至少不好意思)马马虎虎。上司由不放心而稍微放心,更进而到达放心的地步,才是上司自求多福的有利途径。

除非特别有所交代,一般都不需要上司操这种心。

上下之间有这样的提防心,大概很难产生高度的默契。

还是那句话,我们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03 怕出错;

很多时候,大家都有一种心思:不求武功,但求无过。在企业可能没有这么惰性,但是上司会因为怕出错很多事情都亲力亲为,避免风险。

如果是至关重要的事情,这样做可以理解,但是事事躬亲,不仅自己累,其实也是剥夺下属成长的机会。

管理上原本有一条法则,称为“例外法则”。

凡是下属能够办理的事情,上司不可以处理,应该放手让下属去做。因为上司的职责,在处理下属所不能做的事。甚至下属不会做,上司也要以教导、辅助的心情,帮助其学会、做好。

实际上大多数上司也自认乐得清闲,他们经常这样说:“我并不是天生的劳碌命,一定要折磨自己才甘心。部属会做的,我当然让他们去做。但是部属做不来、做不好的事情,我要花那么多时间去教他们,不如自己拿起来做,反而方便得多,至少不必受气。”

上侵下职和上司是不是天生的劳碌命,也扯不上关系。

把下属应有的工作空间归还给下属,让下属在自己拥有的工作空间里,学习、磨练,并且获得成就感,不过是上司应有的修养。

下属能做的事情,让下属去做,上司越少干预越好,下属才能够自己承担应有的责任,加强“自作自受”的体认。

上司依循“例外原则”,要做的事情仍然很多,包括合理地指派工作,全面掌握部属的动态,及时加以指导和辅助,确保部属如期完成使命等等,实在也不很轻松,更谈不上偷懒。

上侵下职,不但妨害部属正常的学习、成长,而且破坏上司与部属之间的合理关系,必须及早加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