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19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评选正式开启

2019-09-16     快公司杂志中文版

今天的丰田汽车,起源于100年前的“丰田自动织机公司”,创始人名叫丰田佐吉。

有一次,丰田织机公司最新型的织布机图纸被人偷了。小偷拿到这个图纸,就可以生产跟丰田一样的产品。

员工们都很担心。但丰田佐吉对大家说:

“那些小偷肯定能根据设计图纸生产出织机来。但是我们每天都在对织机进行改进,等到他们把我们的图纸研究明白,费很大力气终于仿制成功的时候,我们已经有更新型的织机了。而他们要想也改进织机,得花费比我们多得多的力气 —— 因为这个改进能力是我们从一次次的失败中积累出来的。我们不在乎这件事,我们只要继续改进就行。”

创新出来的结果可能容易被模仿,甚至被超越,但是创新的本领是很难被抄去的——丰田佐吉口中说的“改进创新”,就是一种不会被轻易拿走的“创新本领”,一直延续到后来的造车主业上。

根据《敏捷项目管理》一书的介绍,在高端轿车生产领域,日本(包括丰田)公司造一辆车只需要16.8个小时,平均一百辆车只有34个毛病;而欧洲(包括宝马)公司,造一辆车平均需要57个小时,而其每一百辆车有78.7个毛病。

这些数据的背后,不同点在于“创新的改进”。美国和欧洲汽车公司,都是禁止工人随意叫停生产线;而丰田公司要求工人多多地叫停生产线。

在丰田公司,流水线上的任何一个工人只要觉得工作有任何不对劲,可能哪个螺丝不对,哪个零件供应没跟上等等,就可以拉停整条生产线。然后应急团队就会立即过来帮着解决问题。如果上级认为这个问题有推广价值,这就是一次“创新改进”。每一个班组干一天活,平均要叫停生产线1000次。

研究者发现,有一天,丰田公司生产线拉停次数只有700次,班组经理反而变得担心起来:拉停次数减少有两种可能,一是有问题不汇报,二是有问题没发现——反正不可能没问题。接着,就要设法让造成低效的问题暴露出来。

创新并不复杂和神秘,其实就像丰田公司这样不断地“自找麻烦”。

当发现问题并需要改进的时候,就好像一个生物体被人攻击、感到疼痛一样。企业就是一个生物体,它会立即作出反应。从丰田公司的经验来看,每次只改进一个错误,否则就会对系统干扰过大,容易导致控制不了的连锁反应。

所以创新就是这么一点一点“长”大的。它身上也许没有哪个细胞能理解全局,但是整个身体却能运行良好。

在阿里巴巴等大公司,会专门养一支蓝军程序员,就像军事演习一样,专门想尽一切办法,攻击自己公司的系统,找到bug,然后修复。

其实都是在模仿自然界,模仿进化剪刀。创造各种极端的环境,就看谁能生存得下来。至于身上是不是已经彻底没有了bug,没有了缺陷,那既不可能,也不重要。

与我们熟知的“适者生存”法则所不同,哲学家马克斯·舍勒说:“不适者生存,适者灭亡。”

不适应带来的是疼痛,而疼痛的结果是改进式创新——创新的本身伴随着挥之不去的痛感。

创新的过程,就是持续的不适感和隐隐作痛的经历。拒绝这种疼痛感,也就拒绝了创新。

从《快公司FastCompany》看来,这种“自寻疼痛”式的创新,才是企业存在的真正目的。

反对者会问:难道企业存在的目的不是赚钱吗?

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过:眼睛紧紧盯着利润的企业,总有一天是要没利润的。

熊彼特则说:只有创新才能获得利润,而且创新所获得的利润也是短暂的,因为竞争对手会学习模仿,然后很快你的创新红利也就没了。所以,你需要持续不断创新。

反对者还是会说,有些企业没创新,但是它也有利润啊,只是比较微薄而已。

熊彼特说,那不叫利润,那是社会付给他的管理者工资。比方说某公司生产毫无创新的传统产品,依然有一定量的需求存在,如果社会不给它留一点薄利,以后就没人做这个产品了。因此,这种公司做来做去是死不了,但也活不好。

在创新者眼里,企业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创新以获得利润的,一种是领取社会付给你的管理者工资的。

企业就应该只盯着“创新”。只有不断创新的人,才配叫企业家。

入选快公司“2019中国商业最具创意人物100”的作家郝景芳说,人最宝贵的精神,是向内挖掘原理,向外想象未知,这两个方向都是探索精神。只有不断向内追溯原理,向外想象和发展好奇,才有可能实现创新。

从2014年开始,《快公司FastCompany》中文版致力于寻找中国杰出的创新公司,每年推出“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榜单。

现在,到了报名“2019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的时间,欢迎推荐和自荐。

— 01 —

“ 参评条件 ”

1、中国境内(含港、澳、台地区)注册、经营的企业;

2、致力于给人们带来福祉的、能够带来重要创新的公司。

— 02 —

“ 参评方式 ”

本次评选采用“企业报名,举荐机构/人举荐,邀约参评“等方式进行初选招募。

举荐机构包含往届入选创新公司,投资机构,商学院,商会,行业协会,媒体观察员,基础技术供应商,基础技术供应商,行业专家等。

— 03 —

“ 评委组成员 ”

主要成员:快公司中文版团队、快公司美版团队;

可能包括:商业领袖、往届入选创新公司创始人、创投机构负责人、部分创新领域行业专家、各大商学院创新研究教授、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编委会

— 04 —

“ 评选流程 ”

评选日期

评选内容

即日起—2019年10月30日

报名阶段

2019年10月15日—10月25日

同步初评

2019年10月26日-11月

入围结果通知各企业

2019年11月

复评会

2019年12月

2019快公司大会暨颁奖盛典

注:报名通道持续开启,并同步进行初评、复评。

评选流程

— 05 —

“ 评选标准体系 ”

1、 三大角度

差异度:创新的变化剧烈程度

—— 在同领域,或者同模式里,这一创新带来的变化剧烈程度,也可以说是:它打破常规的程度。

启示度:对他人创新思维的激活能力

—— 在同领域,甚至不同领域,这一创新所启发他人的能力,也就是说,这项创新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他人。

重要度:创新所要解决的问题重要程度

——创新者或企业想去承担,或者面对那个量级的问题就是一个考验。大多数创新都是想去尝试解决问题,如果全世界只要有一个人有这个问题,那这个问题就比不上一亿个人的问题重要。比如,解决癌症就比解决普通感冒的问题重要。

2、 四项尺度:

初评指标

指标权重

复评指标

产品创新

35%

科学与技术

A新产品开发项目数

B科技含量

C整体发明

D改造创新

盈利能力

25%

设计

A用户体验感

B可维护性

C设计感

创意

A创造力

B创新的思想

品牌知名度

15%

C观赏性

D实用性

商业正价值

A品牌知名度

B可持续发展

发展潜力

25%

C社会责任

D经济效益

领导力

A推动创新的能力

B对创新的敏感度

3、 十个维度:

评价维度

指标解释

数据力

如何解决数据收集。收集的应用模式及方向。

盈利模式

解决怎么赚钱的问题。有很多盈利的策略,但一定要选择最合适自己的。

开放合作

与外界的合作情况,如何联合他人来创造价值。

组织结构

如何组织并匹配你的人才和资产的创新程度。

运营流程

如何采用独特或卓越的方法运营企业。

产品生态

如何开发具有显著特征和功能的产品。如何创造互补产品和服务,以产品创新为中心而发散开去的产品系统。

服务细节

如何支撑和扩大产品的价值。

渠道变革

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客户、用户,有哪些创新的方式。

品牌建设

如何展示产品和业务的创新程度。

客户交互

如何培育吸引客户的互动。

— 06 —

“ 上榜权益 ”

  • 上榜企业将获得《快公司》编辑团队的采访与报道;

  • 上榜企业将受邀参加于2019年12月举办的“快公司FastCompany Reloading 创新·聚变大会暨2019年创新公司颁奖典礼”,并有机会参与智慧对话及创新演讲;

  • 获奖企业将有机会获得《快公司》庞大的媒体资源支持,为其提供政府项目对接、资本对接及创新咨询等福利;

  • 报名企业均有机会受《快公司》邀请,参与全国巡回性线下主题沙龙“Innovation Fusion 创新聚变”活动,与创新公司进行头脑风暴,面对面分享你的创新;

— 07 —

“ 报名方式 ”

即日起-2019年10月30日为“2019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评选提名阶段,组委会将整理所有被提名企业名单、审核参评资格,并通知所有符合条件的集团及企业递交报名资料,参与“2019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评选。

— 08 —

“ 报名费用及报名权益 ”

收费标准:1500元/企业

报名权益:

全球著名前沿风向标及创新宝典——

《快公司FastCompany》期刊 全年10期 价值330元

汇聚最多创新公司及创意人物的智慧盛宴——

受邀参加于2019年12月举办的“快公司Reloading大会暨颁奖典礼”,每个成功报名企业获赠2张大会门票

高价值资源连接机会——

提供创新咨询1.0服务,有机会获得《快公司FastCompany》深度解读及项目合作、政府资源及项目对接、资本对接等福利;

"不聚.不变"展示舞台——

成功报名企业均进入快公司FastCompany创新研究数据库及长期关注名单,并有机会参与全国巡回式创新品牌沙龙“Innovation Fusion 创新聚变”活动,一经受邀,即获创新演讲及智慧对话资格,配套传播,与“快公司们”面对面展现你的智慧。

评委组联系方式:

020-87396013 快公司

13570233962 王先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TLPROG0BJleJMoPM3K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