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玻器”——论古陶瓷制品Fritware的翻译

2020-11-15     archaeometry

原标题:“砂玻器”——论古陶瓷制品Fritware的翻译

Fritware 是伊斯兰陶瓷中的一类重要制品(见图1 ),目前中文多译作“熔块胎”。它具有独特的胎体配方,其制作原料为重量比10 1 1 的石英砂、Frit 和黏土(见图2 )。Frit 一词的翻译是玻璃熔块,是玻璃生产中的半产品。Fritware 器物的胎体原料包含Frit ,是Fritware 一词得名的缘由,有时也叫为quartz-frit quartz-frit-clay paste stonepaste ;常见品种有Lusterware Izinik 、青花、仿龙泉青瓷等。

图1 Fritware制品

图2 Fritware胎体原料——(从左到右:石英、熔块和黏土)

根据胎的配方,Fritware 既不是陶器,也不是瓷器,是古陶瓷体系内的一类特殊制品;因此,古陶瓷至少有四大类制品——陶器、瓷器、釉砂(faience glazed quartz )和Fritware

Fritware 胎体主要由石英晶体相(砂)和玻璃相(玻)组成,其中以石英颗粒(砂)为主(见图3 )。国内目前的译法“熔块胎”容易给人误导——胎体原料或组成主要为熔块,因而无法准确反映Fritware 的特征;综合Fritware 技术特点,并考虑到玻砂一词目前的定义实际是指glassy faience compact faience (此处另文解释),我们建议将Fritware 译为“砂玻器”。

图3:背散射模式下Fritware的胎体电镜图,深灰色部分为石英晶体,浅灰色部分为玻璃相(Tite,1994)

参考文献:

MasonR. B. and Tite M. S. THE BEGINNINGS OF ISLAMIC STONEPASTE TECHNOLOGY[J].Archaeometry, 1994, 36(1):77-91.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TJvszHUB2uKmW_kO4jC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