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是魏蜀吴开国人物中比较特殊的存在,他没有曹操的财富,也没有孙权有个厉害的父兄,崛起的过程中完全靠自己。因此刘备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才更有借鉴意义,主要学习一下刘备的厚黑学。
刘备在很长时间里都是一个失败者,小的时候靠编草鞋、织席子才能够生存,长大以后也是不停地失败,在建安元年(196年)受到吕布偷袭,连老婆孩子都成为了俘虏,后来又被袁术打败,连仅有的地盘广陵都失去了,只能够向吕布去求和,随后又被吕布打败,只能投奔曹操。曹操给了刘备兵马粮草与地盘,但是在建安三年,刘备又一次被吕布击败,又一次失去地盘,老婆孩子再次被俘虏,在曹操的救援下击败吕布。由于接受了汉献帝密令诛杀曹操的“衣带诏”,刘备于建安五年被曹操打败,结义兄弟关羽成为俘虏。
在这期间,他爱上了种菜;与曹操煮酒论英雄被吓出一身冷汗后,曹操派刘备去攻打袁术,刘备趁机重新夺回了徐州,可惜没多久又被曹操打败,这次不但家眷,连关羽都丢了;每一次都输得底朝天,每一次都输得干脆利落,这就是刘备颠沛流离的前半生的最直白写照。转眼间,他已经四十岁了。四十岁之前,他先后投靠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寄人篱下,屡战屡败,依然手无寸土,流离四方。
刘备一心想招揽人才,但是总是招不到什么人。直到有一天遇到了司马徽,司马徽知道刘备的那点心思,就直接对他说了三句话:“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刘备突然意识到了自己错误和思维的局限性,他彻底听懂了司马徽的这三句话。于是就千方百计地打听他们二人的下落,终于得知了“卧龙先生”的所在。而经过多次的交谈,刘备发现司马徽果然没有骗他,诸葛亮果真是才学出众,不同于一般的儒生术士,足不出户便对天下局势了如指掌,果然是高人
有了诸葛亮的加盟之后,刘备从一个弱小无所依靠的势力,逐渐有了属于自己的荆州,随后又取得了益州,最终开创了蜀汉政权,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刘备的出身极其普通,尽管有着汉朝宗室的名义,但本质上也就是个摆地摊的小贩,然而他正是凭借着仁义、坚韧、知人这三个特质,历经失败却不屈不挠,最终成就一番大业,被后人评为“世有昭烈,天下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