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改天了,就今天吧

2019-10-28     时代邮刊

别改天,就今天吧!

生活中,有的人想锻炼身体,却一直举棋不定迈不开步;想多读点书,却又总想等没那么忙了再读。总是犹豫不决、边等边看,缺少立说立行、只争朝夕的劲头,这种人生态度与处事方式,不禁令人感慨“等待几时休”。席慕蓉在《小红门》中写过:“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你以为明天一定可以再继续做的;有很多人,你以为明天一定可以再见到面的,于是你暂时放下或暂时转过身。” 但是,就会有那么一次,在你一放手,一转身的那一刹那,有的事情就完全改变了。

白驹过隙,年华匆匆,生命的似水韶光悄然流逝。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追寻美好、攀登高峰的炽热,但有的人囿于一时环境的影响、认识的局限、方法的掣肘,冷却了澎湃的热情,沉寂了向上的冲动,消解了原初的意气。于是默默等待、静静观望,或停、或靠、或止,勇毅日消夜损,斗志与日俱衰,最终落得个“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结局。

在《等待戈多》中,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描写了“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也没有去”的怪诞情节,讽刺部分人群迷惘恍惚的心智、孱弱无力的志向、萎靡不振的状态。在我们身边,有的人也曾扬帆起航,但稍遇波浪就退却上岸,自欺欺人地等待“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有的人也曾辛勤播种,但之后就不再耕耘浇灌,任由土壤干涸、万物凋零。

人生苦短,有多少等不起的情和物,又有多少经不起延后的人与事。孩子成长成才,需要父母双手托举,倘若等待放任,到头来只怕悔已迟;双亲桑榆晚年,希冀子女绕膝承欢,如果总想等有时间有条件再说,只怕“子欲养而亲不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xTmFG4BMH2_cNUg9I5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