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之所以有故乡的味道,是因为有些人和事物永远不会变,在等待你归来。对于很多漂泊外地的梧州人而言,归家的号角就是那碗冰泉豆浆的浓郁香味。
豆浆油条和煎饺
国庆前,布丁和老友一起出游广西梧州。位于两广交界,广州南到梧州的票价和广州到深圳的票价持平,都是七十来块钱。除了想来试试鼻祖级别的纸包鸡、纸包骨和葱油鱼外,最引人遐想的就是白云山脚下的冰泉豆浆。
冰泉豆浆馆
这家冰泉豆浆始创于1935年,距今已有84年的历史。据闻馆内的豆浆均用白云山脚的冰泉水所制而成,有滴珠蜜味的美誉。现已成为梧州的旅游名片,来梧州寻美食必来此处打卡。
院子里有泉水的,才是最正宗的
到梧州后,布丁发现冰泉豆浆馆已成为广西的豆浆版星巴克,装潢现代而时髦,分店遍地开花。不仅梧州市内开了许多的分店,甚至在南宁桂林等地也均设有分店。但最正宗的,还是白云山脚院子里有冰泉水潺潺涌出的那家。
排队盛况
以往的冰泉豆浆馆是国营的,店内的服务员都算是公务员,自有一番国营饭店的大牌架势,服务差是街知巷闻的事。改成加盟之后,服务已改进很多。即使我们一行人早上六点像游魂一样半睡半醒地走进店内点东西,店员也无半分不耐烦。
收银台
这家豆浆馆分为上下两层,一楼大堂圆桌,地板极滑、没有环境可言,食客们需自行排队点单取餐。二楼雅座,可以点豆浆和点心套餐。“有钱楼上楼,冇钱地下踎”,颇有几分粤式茶楼的感觉。
要甜的?还是没那么甜的?
来之前已被朋友告诫过,不能点正常糖分的豆浆,因为甜到无法下咽。其实现在店员只会问你“要甜的还是没那么甜的?”当你回答要“没那么甜”之后,她会拎起两个装满豆浆大茶壶(估计是一壶有糖一壶无糖的),凭感觉给你冲调一碗。
正宗的冰泉豆浆,颜色有点偏黄
豆浆只有热饮没有冰冻的,以示新鲜。搭配豆浆的都是一些两广人耳熟能详的茶点,比如油条、咸水角、蛋挞、糯米糍、煎饺和肠粉等等。均价基本都在十元以内,哪怕眼大肚小点上一大桌也就二三十元。
点心很丰富
冰泉豆浆有滴珠之名,因为将豆浆煮好后还要过滤和重新隔水炖煮。虽然麻烦,却能进一步提升豆浆的浓度,用汤勺舀起时能出现滴珠的效果。但口味真的太浓了,有许多游客接受不了都选择用水兑着喝。其实用来蘸油条也能稀释豆浆的浓度。
油条是标配
这里的肠粉偏厚,但煎饺却煎得不错,焦香脆口比油条更适合做豆浆伴侣。可惜这家店清晨6点营业,7点前却经常吃不到煎饺,原因是“做煎饺的师傅还没准备好”。
肠粉稍嫌有点厚
不过其他点心口味也很可以,尤其是花生蕉叶糍,咸口的花生馅搭配柔韧的糯米皮相当惊艳。
现在已经不再使用算盘结算
时代在变,冰泉豆浆馆也在改变。店里的收银阿姨早两个月前已不再用算盘记账收费,但浓味的豆浆和店内的人潮却还是一如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