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半年,这14个区用成绩证明1+1>2

2019-07-25     发展北京

发改君今日发布:去年11月底,生态涵养区所在的7个区与地处平原的7个区签订结对协作框架协议。半年多过去,各区结对协作工作有组织、有机制、有进展、有创新,实现了良好开局。


生态涵养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是保障首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

去年11月,北京市召开生态涵养区与平原区结对协作工作会,东城区与怀柔区、西城区与门头沟区、朝阳区与密云区、海淀区与延庆区、丰台区与房山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平谷区、顺义区与昌平区分别签署结对协作框架协议,通过“牵手”结对的方式共同守护绿水青山,携手推动绿色发展。


今天,发改君就为大家带来这14个区“牵手”结对以来的成绩单~

想取得好的成绩,好的工作方法非常重要。这14个区的“牵手”结对就有一套专属工作法——市级建立了月度调度机制,每月底召开会议协调解决问题诉求、交流经验做法;各结对区基本都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对接协调机制,制定了工作方案及具体协作任务。

结对协作多领域多元化有序推进


半年多来,各结对区在生态环境、低收入帮扶、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绿色产业发展、干部人才交流等领域开展了多元化合作,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又各有侧重。

东城区-怀柔区重点推进教育领域合作,两区教委签订了4年的教育对口帮扶工作方案并逐年制定计划,加强中小学校一体化办学;计划共建雁栖河生态廊道,整体提升怀柔科学城生态环境。

西城区-门头沟区成立乡村振兴绿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推动低收入村精品民宿发展;两区医疗机构建立帮扶协作机制,上半年西城区派驻门头沟区医务人员443人次,培训门头沟区医务人员677人次,累计接诊近3800人次。

朝阳区-密云区重点加强密云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密云水库智能监控项目,已基本建成潮河体育休闲公园并成功举办生态马拉松比赛;计划在密云生态商务区共建高科技研发“双创中心”,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创新平台,探索建立以京沈高铁为纽带,企业总部办公在朝阳,配套研发、生产在密云的协同发展模式。

海淀区-延庆区重点加强中关村园区合作,延庆园已承接海淀现代园艺、冰雪体育、新能源环保等企业30家;海淀区疾控中心每周派出5名专家服务保障世园会公共卫生安全。

开发区-平谷区重点推进通航产业协作,计划成立“通航高新技术产业联盟”,为开发区无人机测试提供场地;加强就业帮扶,与京东集团在毕业生实习、就业等方面开展精准合作,上半年开发区吸纳平谷区劳动力就业231人。

丰台区-房山区重点推进解决交界区域历史遗留问题,近期将联合治理跨区界的北刘庄沟,为周边区域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协调推进京良路西段建设,已明确拆迁出资比例,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

顺义区-昌平区重点打造昌平区延寿镇全域景观长廊,共同推介文化旅游资源;同时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和销售等方面加强合作。

跨区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全面落实


除了以上这些合作,各结对区之间明确的横向转移支付资金也已拨付到位。

其中——

西城区一次性出资4亿元、门头沟区每年配套1亿元,成立总额8亿元的乡村振兴绿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集中财力重点围绕低收入村打造精品民宿;

海淀区每年出资1亿元、延庆区每年配套5000万元,共同组建四年6亿元的结对协作专项资金;

平谷区利用开发区每年1亿元资金设立产业投资基金;

朝阳区1亿元、丰台区5000万元、顺义区5000万元已拨付相应结对区;

东城区已拨付6000万元,其余资金计划以项目共建等形式落实。

发改君了解到,下一步,市级将建立生态涵养区工作专班,进一步抓细抓实结对协作工作,形成一揽子精准化、清单化的结对措施,作为推动结对协作工作的指导文件和基本依据。同时,制定结对协作督导检查工作方案,由市有关部门组成检查组开展督导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年底各区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


“牵手”结对

1+1>2的效应正在不断显现

未来还将有哪些好成绩

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vnaKWwBmyVoG_1ZbV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