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是一头非洲野水牛。在旱季到来的时候,为了寻找水源,各种动物会面临一场生死之战。巴布的妈妈,为了让族群饮水的时候免受狮子的袭击,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诱饵,引开了狮群。后来,巴布成为野水牛的头领后,它巧妙地利用大象对付狮群,为妈妈报了仇。
非洲野水牛每天都要喝三十升的水,天气热时甚至需要喝四十升水,寻找水源是它们在旱季时迁徙的主要原因。水牛在喝水的时候有三分之二的身体在水中,因而很难注意到周围的动静。这时候,狮子和鳄鱼是水牛最危险的敌人。
卡拉克咸水塘,一块非常理想的水牛迁徙途中饮水、休整的宿营地。不过,咸水塘是狮群和鳄鱼的大本营。
野水牛巴布一岁那年,旱季来得特别早,又去得特别晚,以往迁徙途中的水源都已干涸,族群已经两天没找到水源了,小水牛三天不喝水就会死掉。当时,作为家族头领的母亲看着连哞叫都没力气的小水牛们,毅然带领族群向卡拉克咸水塘进发,那是唯一的生路,是大草原上仅存的希望。
在夜幕的掩护下,族群渐渐地、悄无声息地接近了卡拉克咸水塘,躲藏起来,伺机寻找饮水的机会。
狮群就埋伏在咸水塘边,伺机袭击前来喝水的动物。伞形树下,一头雄狮带领十几头幼狮在睡觉。从幼狮的数量上就可以判断:隐藏在咸水塘边灌木丛中等待捕猎的成年雌狮一定不会少于八头,很有可能还有一些少年雌狮加入。
巴布的妈妈看了看连哺乳都没有力气的几头雌牛和剩下来不多的几头小水牛。它满含希望地用头角碰了碰巴布的头角,然后伏下身来,仔细地舔舐着巴布的头、眼睛和鼻子。巴布感觉出了妈妈的不舍与无奈,同时也感觉到了妈妈的悲壮与决然。
当巴布再找到妈妈的身影时,几十米以外的妈妈在灌木丛中划破了自己的腹部,血淋淋的肠子拖在草地上,慢吞吞地向咸水塘边走去。当雌狮首领发出捕猎信号后,妈妈伸直了腰杆、昂起了头角,踉踉跄跄向咸水塘相反的方向跑去。饥饿已久的狮群,一齐扑向了巴布的妈妈。
野水牛们趁机到咸水塘边饮水,野水牛家族以巴布妈妈的牺牲为代价,延续了下来。
现在,巴布成了野水牛的头领,它想拥有这片领地,又不想付出生命的代价。
巴布深知,狮子是一种凶猛的肉食动物,狮群雄踞草原,除了象群外,它们不把任何动物放在眼里。
巴布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每年,同属于一个群体的大象会集结在一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母象老首领的带领下,象群依循着固定的路线迁徙。
巴布和它的伙伴昆拉、阿卡找到了路过卡拉克咸水塘的大象群。一群小象正在玩用象鼻摔跤的游戏。一群黄嘴牛椋鸟徘徊在小象的周围,等着捕食飞起的昆虫。一只牛椋鸟一不小心,啄到了一头战败的小公象的鼻子。
战败的小象终于找到了发泄的地方,开始追打黄嘴牛椋鸟。黄嘴牛椋鸟到处乱飞乱撞,惹恼了所有小象。黄嘴牛椋鸟也毫不示弱,狠狠地啄向小象们。面对灵巧的牛椋鸟,小象们乱作一团。
阿卡的背上栖息着两只牛白鹭,是它形影不离的朋友。阿卡背上的两只牛白鹭参战了,轻而易举地赶走了黄嘴牛椋鸟。
两只牛白鹭骄傲地回到了阿卡的背上,按一定的节奏左右摇摆起来。小象们觉得很有意思,也跟着节奏摇摆起来。昆拉、巴布和阿卡晃动着头角,也参与进来。
小象们友好地用鼻子抚摩着巴布、昆拉和阿卡的嘴巴、耳朵、头角……非洲大象之间彼此非常依恋,见面时用鼻管彼此爱抚以示友好。而在非洲野水牛中间并没有这种习惯。尤其在成年的公水牛中,触摸对方的身体是一件很容易引起反感的事情。
一头小象用鼻管触摸着阿卡的脊背、腹部,甚至屁股……在非洲公水牛的世界里,只有发情的母水牛才会被公水牛嗅屁股。阿卡是一头八岁的青壮年公水牛,它感到了极大的羞辱。是可忍孰不可忍!阿卡扬起头角就想顶小象,昆拉用有力的头角制止了它将要做出的鲁莽动作。
连续几天,巴布它们都在老地方等小公象们过来,接受小象们的玩弄。
过了一天、两天、三天……终于有一天,喜欢恶作剧的小公象们惹怒了阿卡背上的两只牛白鹭。它们飞起来,恶狠狠地啄着小象的鼻孔,引起小象群体躁动不安。小象们迅速集合起来,开始追打牛白鹭。
牛白鹭扑扇着翅膀,躲避着象鼻的抽打,回到阿卡的背上,寻求保护。巴布、昆拉和驮着牛白鹭的阿卡快速奔跑,引着小象们来到了卡拉克咸水塘边狮群围猎的地方。
忽然,巴布一改往日善意的伪装,凶狠地用左角撕开了一头小公象的鼻子。
小公象哀伤地鸣叫着,晕头转向地横冲直撞……血腥味刺激了狮群,未等首领发出捕猎信号,十几头少年雌狮就扑向了小象,后面紧跟着七八头成年雌狮。
几头小象同时发出了警报声,而这时,巴布、昆拉和驮着牛白鹭的阿卡早就跑远了。
象群瞬间集结,数十头大象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就连大地都在隆隆地颤动。怒气冲冲的象群在母象首领的带领下,踏平了狮群大本营,踩死了好几头小狮子,剩下的狮子屁滚尿流地离开了卡拉克咸水塘,估计有生之年再也不敢回到这里了。
大象族群来到咸水塘边给受伤的小公象的鼻子上涂上了厚厚的泥状东西,在咸水塘喝过水、洗过澡、玩够了烂泥,回到了它们原来的迁徙路线。
巴布它们利用大象的护崽之情,成功赶走了卡拉克咸水塘边的狮群。巴布终于为妈妈报了仇。
文/改编自《野牛的故事》(袁博 著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编辑/贾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