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奉节县在全国首创特困家庭失能人员集中供养方式,集中供养贫困家庭失能人员605人,释放劳动力906人,贫困家庭年增收2700余万元。
"一人失能,全家遭殃。"在农村,一户家庭只要有一人因病或因残而失能,原本的劳动力也将长期被"拴"在病床边,导致这个家庭"钱挣不到""病治不好",在贫穷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坚持因户因人施策,就得把政策'一对一'地落实到贫困群众人头上去,确保实现残疾贫困户的'两不愁三保障'。"奉节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所以,我们就想到通过集中供养的方式,为失能贫困家庭'松绑'。"
奉节的具体做法是:采取"政府兜底保障,释放劳动力,助推脱贫攻坚"措施,由政府建设公益性养护中心,将失能人员集中到一起"托管照料",彻底解决贫困家庭的后顾之忧。供养中心按1∶7的比例聘请专业护理服务人员,设置活动室,开设棋牌、刺绣、书法等文化娱乐项目,每周组织开展文艺表演、坝坝舞等活动,还定期组织刺绣、绘画等方面培训,让失能人员学到手艺。
经测算,供养1名失能人员,每月需要1500元运行经费。这笔资金主要由入住失能人员平时享受的最低生活保障、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补助进行覆盖,不足部分再由财政兜底保障,个人不再重复领取。
通过养护中心供养失能重度残疾成员,当地不少贫困家庭重新燃起生活希望:永乐镇白龙村的赵富群将脑瘫的女儿送进供养中心后,开始养殖山羊,家庭经济压力大为减轻;石岗乡厚坪村失能老人李修国入住供养中心后,其儿子带着一家四口外出务工,家庭月收入达到7000余元;新民镇长棚村余国蓉是肢体一级残疾人,腰部以下没有知觉,她住进永乐镇集中供养中心后,其父母腾出精力,种植的300多株脐橙树焕发勃勃生机。
目前,奉节已投资2600万元修建起草堂、永乐、吐祥3个失能供养中心,集中供养605人,释放劳动力906人,贫困家庭年增收2700余万元。下一步,奉节将继续坚持供养"失能"、释放"有能"的思路,进一步扩大失能人员集中供养面,为更多贫困家庭劳动力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积极开展生产,通过劳动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