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投指数基金,右上角点关注
证券类资产长期的平均收益率在10-15%之间,为什么大部分投资者都是亏钱的呢?
大家还停留在货币市场的思维模式里
证券市场不稳定,收益有波动,这是它和货币市场最大的区别。很久以前我们老百姓还不知道把钱存银行,那时候有点钱都会把钱找个地方藏起来,认为这样才安全。
后来国家倡导储蓄,大家才开始慢慢有了存钱的意识,并且看到了利润,才发现原来钱也是可以生钱的。
货币市场的收益很稳定,也很符合人性,投入一天就有一天钱,存的越多,时间越久给的利息就越多。
大家也知道股票赚钱多,但是因为对股市充满恐惧,往往在股市赚钱效益明显的时候才敢涉足股票市场。
熊市恐惧,牛市贪婪
我们看大盘的走势,每隔几年都会有一个高点,在这个高点的位置是交易量和新开户数量最多的时候。
一个赚钱的投资路径应该是,在熊市底部的时候开始买入,然后在牛市顶部卖出。
而大部分投资者刚好相反,在牛市顶部买入,到了熊市底部卖出。
我们分析一下散户的心理,从牛市慢慢启动开始,看到别人开始赚钱了,自己有点心动。
牛市继续上涨,别人开始越赚越多,自己也有点控制不住冲动了,投入一小笔资金试试水。
牛市进入最后一波最猛的上涨阶段,之前投入的小笔资金狠赚一笔,此刻开始后悔之前投入太少。如果当初多投入一些,现在就赚大了。此刻开始倾其所有的投入股市,完全忽略了之前的风险。
结果刚开始大手笔投入,市场就开始下跌。肯定要下跌啊,大部分散户都在这个时候买入了,此前已经盈利的投资者该卖的也都卖了,后面没有再继续进来的人,股价就没有了支撑。
牛市往里面冲的是哪部分人?牛市里最乐观的那部分人,恰恰是熊市里最悲观的那部分人。
熊市其实是风险比较小的时候,但是大部分人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恐惧,过于悲观不敢买进。
但是等到了牛市,市场还是那个市场,此刻又忘记了曾经的担忧,开始狂热起来。大部分人为什么赔钱,因为大部分人操作反了。
对证券市场的认知太少
证券市场收益波动大,再用货币市场的那套思维模式显然是行不通了。
有些投资者的想法真的很单纯,比如看到某只股票基金近一个月来的收益不错,就买入这只基金。
买入之后并没有实现那么好的收益,这时候就慌了,认为基金是骗人的,买入之前明明写的收益率可高了,买入之后却没有收益,怀疑收益是不是被基金公司私吞了。
就有人用近一年的收益率或者近一个月的收益率来计算当天的收益,然后发现收益根本对不上。
证券类资产长期收益率非常可观,为什么大部分投资者还是亏钱呢?根本原因不是市场多危险,而是对市场的了解太少了。
其实每个人通过学习了解一些基本的金融知识,都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亏损。
都看到这了,还不关注一下吗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有用,帮作者分享一下吧,您的朋友一定会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