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可转债打新因为本身可转债发现的量不大,再加上中签率比较低,一年下来也就中个十几签,赚不了大钱赚个零花钱还可以。
不过最近大家应该也发现了,可转债的发行量明显增多,平均下来几乎每天都有可转债可以打。
1992年第一只可转债宝安转券发行,此后可转债发行中断了很多年,到1998年才又重新发行可转债,不过发行速度是很慢的,一年都不一定会发一只。
现在可转债怎么发行量突然增加这么多了呢?看问题就要看本质,可转债本质上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工具。
公司上市的本质就是融资,从一级市场上很难融到钱了,或者说一级市场中的投资者想要套现退出,那就要到二级市场上找钱。
公司融资目前经历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就是IPO,IPO就是指一家企业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最开始大家的融资手段比较单一,就是通过上市的方式吸纳资金。在06、07年的时候,一大批大企业集中上市,中石油、中神化、等都是这一时期上市的,短短两年时间A股市值从不到5万亿暴涨到40万亿以上。
牛市IPO能以更高的估值发行,能够融到的钱更多,到现在为止IPO依然是公司融资的主要手段。
前面说了IPO融资的方式比较单一,就上市的时候融这一下,此后除非退市再上市,不然就用不了这招,这个时候增发就应运而生了。
增发是上市公司融资的第二阶段,增发就是再发行一部分股票,这部分股票一般会和原来的资产做个隔离,不然明面上就会影响了原先股东的利益。
公司单独规划一块业务,针对这块业务发行股票,实际上两部分股票是一样的,都是同一个股票代码,只不过这部分增发的会设置一个锁定期。
有了锁定期,基本上就会折价发行,什么意思呢?就是以一个比原先股票更便宜的价格发行,相当于是打折出售,这样投资者的投资意愿才更高。
不过在锁定期过后,股价不跌那有的赚,要是赶上熊市,股价跌幅多大也一样会亏钱。增发在上一轮牛市的时候用的比较多,进入熊市之后这个手段也不好用了。
每当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往往就是上市公司需要钱的时候,也是融资难得时候,公司缺钱了就要想办法弄钱,最好还是那种低成本,甚至是无成本的钱。
至此公司融资进入了第三阶段,所以才出现了可转债发行越来越多的情况,未来可转债的发行量以后还会再上一个台阶,可转债本质也是上市公司的一种融资手段。
可转债既然是公司用来融资的工具,那么我们投资可转债会不会亏损呢?可转债相较于IPO和增发,可转债是对投资者还是很友好的。
可转债和普通的企业债有很大差别,可转债本身还是一种债券,不管可转债的价格如何变化,最后都有一个保底价,100元加几元的票面利息。
债券都有违约风险,可转债也不例外,不过可转债因为有转股权,上市公司有各种方法促使投资者进行转股,即把债主变成股东。所以可转债违约的动力不大,即使无力偿还,让大家转股就好了,也可以避免违约。
正因为可转债的转股权,让可转债成为了上市公司融资的新手段,又因为可转债有债性,向下对投资者有一个保底,不管对投资者还是对上市公司这都是一个不错的金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