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英国无视美国的最后通牒,坚持释放伊朗油轮?

2019-08-16   亦新湖

英国终于根据自身的利益作出了最后选择,自己主动释放伊朗油轮,以及拒绝配合美国打压东方一家科技企业。英国无视美国的最后通牒要求,表现出非常的强硬使得美国感到丢脸,也并不完全出人意外。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8月12日报道,博尔顿向英国下达了最后通牒,要求英国在打击伊朗和帮助美国赢得科技战争上与美国保持高度一致,博尔顿明确要求英国主动站在美国一边。

博尔顿的主要目的就是告知英国必须坚决的支持美国打击伊朗,同时配合美国打压东方的一家私营科技企业。 英国《卫报》8月12日报道称,英国不会屈服于美国的最后通牒,将会按照英国自身的利益做出最正确的选择。不过,英国也比较有理性的表示愿意与美国深化合作,但是不会完全听命于美国,因为英国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据英国《太阳报》报道,直布罗陀将于15日也就是今天,将释放今年7月英国海军在直布罗陀外海扣押的一艘伊朗油轮。

英国终于认识到扣押伊朗油轮是自不量力,是上了美国的当,也是自取其辱。英国不主动释放伊朗油轮,也别想让伊朗释放被扣押的英国油轮。为了缓和与伊朗的关系,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主动先释放伊朗油轮。至于顶住美国的压力要求,继续使用东方一家科技企业5G的问题上,是因为英国不想被甩在时代的后面,需要及时跟上科技发展步伐。 英国为什么能够这样做,这应该是英国面对现实,认识到自身的利益完全不同于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

上台还不到一个月的英国约翰逊新政府,对于美国能够表现出如此的强硬,应该是超出了大多数世人的预料。外界很多的观察都将鲍里斯.约翰逊比作是英版的特朗普,不仅仅是两人都有一头乱蓬蓬的金发,而且都有点特立独行的不靠谱个性。特别是特朗普从去年以来,对于亲美约翰逊好像是惺惺相惜,约翰逊在脱欧问题上的硬脱欧立场,得到特朗普的多次赞赏和支持。其实这些都是一些外表现象,约翰逊与特朗普无论是个人成长和政治阅历上并不相同。

约翰逊不同于特朗普的商人出身,虽然年龄只有55岁,但却是英国政坛的老江湖。早年约翰逊毕业于英国名牌牛津大学,曾任时政媒体《旁观者》杂志的记者和编辑,2001年就当选为英国议员。约翰逊作为政治人物一路走来非常光鲜,2004年就担任保守党副主席,2008年44岁就当选为伦敦市长,并且在2012年继续当选连任,2016年担任英国外交大臣。虽然说约翰逊是一个保守倾向的政治人物,但也不是拘泥不化的顽固型。

2012年5月英国卡梅伦首相不顾中方警告,一意孤行严重影响了中英双边关系。在双边关系处于低潮时期,2013年身为伦敦市长的约翰逊与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不同寻常的双双互约,主动访华以求恢复发展双边关系。为了后来英中关系恢复发展而暖身,后来果然使得英国成为西方国家中第一个带头参加“亚投行”的国家。回顾这些历史就是说明,约翰逊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灵活的政治人物。

以目前扣押伊朗油轮来看,是前任留下来的棘手问题。约翰逊为了应对更为紧急的脱欧问题,敢于不怕丢脸快刀斩乱麻的处理掉,也是一种务实的政治担当行为。包括顶着美国最后通牒压力,继续使用东方科技企业的5G技术,说明约翰逊虽然亲美但并不盲目跟随。从英国这次无视美国的最后通牒来看,美国的霸道在世界上将遇到越来越多的抵制。英国是美国的最亲密盟友,都敢于公开打脸美国的做法,这也说明美国内部阵营已经出现了分裂。

因为美国越来越不得人心,不管是盟友还是非盟友,几乎各国都在提防美国,美国今后将陷入严重困境,路越走越窄是必然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英国不理睬美国的最后通牒,释放伊朗油轮并不是使人感到奇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