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于克什米尔好像是志在必得,有可能吗?

2019-10-06   亦新湖

印度霸占克什米尔的野心由来已久,可以说从印度独立建国之日就一直存在。印巴两国独立之后发生了三次大规模战争,其中两次都是印度为了争夺克什米尔的归属权。因为印度的体量大人口多,印度军事占领了克什米尔60%的土地,以及控制了75%的人口,而巴基斯坦获得了克什米尔40%的土地和25%的人口。这就是目前克什米尔的现状,即印控克什米尔和巴控克什米尔,简称印控区和巴控区。

从这个过程来看,虽然印度比巴基斯坦军事力量强大,但也没有能力将克什米尔全部占为己有。只不过是印度占领的克什米尔地区面积大和拥有人口多,巴基斯坦得到的是边缘贫瘠之地人口也少。印度在印巴战争中并没有达到完全吞并克什米尔的目的,后来经过联合国调解印巴双方以停火线维持现状。印度莫迪政权为什么会在今年8月5日,突然废除印度宪法中印控区特殊自治地位370条款,这是印度认为改变克什米尔印控区地位的条件成熟。

印度近几年以来,经济发展速度为全球领先,印度经济发展受到美日西方的一致看好,最近几年经济增长率一直在7%左右。这就为印度加大军事投入提供了经济保障,去年印度的军费支出为506亿美元。今年7月5日,俄罗斯某军方网站公布了一份2018年各国的军事排名榜,印度军事力量仅次于美俄中三国进入世界前四名。

很难相信军事工业非常落后,摔机事故频发和军事故障不断,连子弹都要进口的印度,军事力量排名竟然超过英法这样的发达国家。不过应该承认的是,印度既能够购买到美国的先进武器,也能够购买到俄罗斯的先进武器,因此印度拥有美俄先进军事装备的军队。 印度敢于之对克什米尔地位问题对外挑战,是因为印度早已认为自己进入世界军事大国行列,俄罗斯制造和美国制造的先进武器,大大壮了莫政权的胆。

面对弱小得多的邻国巴基斯坦,印度已经逐渐的不放在眼里。而且因为冷战结束,美国调整了全球战略,正在极力的拉拢印度进入印太战略,这就是印度目前自我膨胀和忘乎所以的根源。不过,印度虽然在克什米尔印控区以总统令取消了自治地位,但是妄图“志在必得”的夺取整个克什米尔,还是有点自不量力和高兴得太早。这是因为:

一、印度忘记了自己的被殖民历史,竟然在南亚次大陆以“新主人”的殖民者姿态对待周边邻国,将昔日大英帝国的特权收为己有。印度不能平等对待邻国,一直有觊觎吞并邻国之心,印度不仅吞并了锡金还控制了不丹,而克什米尔当然也是印度的吞并目标。英国人从南亚撤出,故意制造留下的遗留问题,这就是英国人比较得意的制衡策略。以蒙巴顿分治方案,土邦地区归属由当地的王公来决定,但是土邦必须考虑所在地区的地理因素。

但是印度人并没有理睬英国人的规定,印度以自己的实力来决定土邦的归属。因为克什米尔邦主是印度教徒,而克什米尔地区的穆斯林民众为77%,印度教民众为20%以及还有其它教派民众。印度就以邦主为由,武力入侵克什米尔,遭到巴基斯坦的抵抗形成目前的分裂局面。在印巴分治之前南亚还存在很多邦国,有的邦主是信仰伊斯兰教有的是印度教,民众信仰并不一致的现象一直存在。

比如印度南部最大的土邦海德拉巴,面积8.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000多万80%以上的是印度教徒,但邦主却是穆斯林要求加入巴基斯坦,印度不同意武力镇压。还有朱纳加德土邦,类型与海得拉巴相似,穆斯林的邦主决定并入巴基斯坦时,印度与印度教徒一起推翻了邦主,使得该土邦并入印度。印度在克什米尔因为遭到了巴基斯坦的抵制,只是占领了克什米尔的大部分地区。印度霸道的认为英属印度地区,都是自己的领土。

二、克什米尔的战略地位非同一般,克什米尔的高原山地可以居高临下俯冲印巴两国。谁占有克什米尔,谁就可能占有地理上的优势,所以印巴两国都希望获得克什米尔。尼赫鲁曾经表示,没有克什米尔,印度就不会在中亚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事实上克什米尔不仅与印巴相连,而且与北方大国也接壤,而且克什米尔的历史非常复杂,大部分地区曾经长期属于过西藏地方政权。就是现在,克什米尔北部的拉达克居民是东亚人,与我们藏族同源同种。

三、印度目前的莫迪政府是错判形势,对于印度来说克什米尔不存在“志在必得”。在冷战之前的南亚次大陆,因为中间横亘着喜马拉雅山,与北方几乎处于隔绝状态。印度在南亚没有制约的对手,所以印度敢于频频对邻国下手。吞并锡金、肢解巴基斯坦和控制不丹。使得印度的南亚邻国感到恐惧和害怕,生怕得罪了印度而招来祸害。

而奇怪的是印度在国际上的人缘却非常好,俄罗斯是印度的传统盟友,如今美日西方竞相与印度示好。8月5日印度擅自改变克什米尔印控区地位现状,俄罗斯立即表示支持,美国一开始反对但不久就改为理解默许的立场。甚至在8月24日七国集团法国峰会,还特意邀请印度总理莫迪参加,如今的印度好像是世界的“宠儿”,外部环境确实非常好。正是这样的原因,莫迪政府敢于大胆放肆,废除宪法370条款改变克什米尔印控区地位。

综述、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印度莫迪政权野心毕露,企图在获得克什米尔印控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吞并巴控区。不过,印度的如意算盘是一厢情愿。虽然说印度近几年经济和军事力量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毕竟印度的经济基础十分落后,又错过了八九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发展机遇期。印度去年的经济总量为2.7万亿美元,只及我们13.6万亿的20%。

印度去年的军费支出为506亿美元,而我们则在2000亿左右,况且印度的军工落后大部分武器装备依靠购买。印度的实力还支撑不了其领导人的野心,围绕克什米尔的不仅仅是印巴两国,还有北方大国的存在。而且现在的亚洲形势,远不是印度肢解巴基斯坦和吞并锡金的时代。巴基斯坦虽然在实力上弱于印度,但是由于地缘政治的影响作用,北方大国不会坐视不管,早已不存在印度“志在必得”克什米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