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是一座城市的脉络。 街道把城市的各个角落连成一片,构成了这座城市的灵魂。 城市改造了,许多街道不见了,街道的风景却留在城市人的心中。
青岛是一座港口城市,房屋依山而建,街道崎岖不平,然而在台东镇却有一方棋盘街。 台东棋盘街横向从台东一路到台东八路,纵向从东光路到顺兴路。这些街道纵横交错,围成一座座院落,这些院落称为里院。 青岛的里院和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一样,是我们生活城市的标志。
丰盛路上有一个煤店,它和东光路上的木柴店一样,是老百姓当时生活必需品。我小的时候奶奶花钱托人送煤和木柴。我长大了,用钢铃车从这里拖煤和木柴。
我和爱人从相识到结婚生子,在这条街道留下了太多的足迹。
青岛骨伤医院就在这条街道,原来是台东区医院。我年轻时经常光顾这里,原因是要兄弟们头破血流,要么是我酒醉的不省人事……。
芙蓉路连着南山,旁边是庆祥路,庆祥路不见了。庆祥路上有一个粮店,当时粮食实行供给制,我的户口不在青岛,粮食供应本(当时人称粮证)上只有奶奶的名字。我每个月把20多斤粮食背回家,里面有白面、黑面、精米、糙米、苞米面,季节到了还有地瓜干。奶奶细粮多换点粗粮,让我勉强填饱肚子。 多少年以后我说起吃不饱的事情,我的一个农村兄弟不理解,当时是这个样子的。城里人提着裤子装样子,很早就有这种现象。
大成路连着台东一路,现在已被高楼堵住,我当年的邻居们从大院被搬到这座楼上了。
华美旅社还存在,我们家的院子就在它的对面。
大光明电影院还存在,这里曾经是周围年轻人的娱乐活动场所,这里留下我们这一代人多少欢乐时光!
利群刚建成时候我们还住在这里,夏天和冬天到了,邻居老人孩子们就在商场里面乘凉或取暖。
华美旅社二楼有吃饭的单间,我们院二楼的窗子可以看到对面的活动,能够在里面吃饭的都是能人。吃饭的人酒足饭饱以后要在房间吼一嗓子,跳一曲,心里不平衡的人们就在下面骂大街。
这条街道是孩子们的乐园,捉迷藏、踢沙布袋、砸木头、滚铁环……。夏天,街道上凉席遍布,人们在上面乘凉、喝茶听广播……。路灯下,街坊邻居围在一起下棋、打扑克。
我的家园不是这个样子,无论我怎样描述,总是也说不完整!
名字起的很好,不知饭菜味道如何?
阳明路有一个蔬菜公司,郊区进城的蔬菜要经过这里登记才能进入菜店。 台东五路小学就在这条路上,我的儿子在这里开始读小学。
台东市场楼的东门开在福寺路上,这条路上有果品店、土产店、饭店。 青岛第一家川菜馆落户在这儿的饭店里,她的名字叫天禄园。
人造城市街景对过去也算是念想,现在许多老城厢的名字都消失了!
台东市场楼横跨福寺路和昆明路,中间隔断一条路,南门开在台东一路,对面是菜市一路;北门开在台东三路,对面是菜市二路。
台东市场楼西门在昆明路,对面是台东交电商场,当时家庭电器设备短缺,光顾这个商场的人都是贵族出身。 台东市场楼的西门有一个饭店,也叫大嘴包子铺。她的肉包很有名气,我的一个同学第一次开工资请我吃这里的包子,要了40个,我吃了18个,他吃了22个。 这里的馅饼也很很好吃,现在四平路的老方子馅饼就是这个味道,每天早上排着长长的队伍。我当年拖地板,奶奶就奖励我,9分钱,一两粮票,买一个馅饼。
万达广场就是台东市场楼的原址,她目前横跨的是福寺路、菜市二路、昆明路、和兴路,比原来多出昆明路到和兴路这一方。
残存的老房子还不知能存在多久?
这个地方以前是青岛米厂。台东一路南山这一方跨度比较大,从万寿路到菜市一路,对面有万寿路到阳明路、阳明路到福寺路、福寺路到菜市一路三个方。米厂正门在菜市一路和郭口路上,刚改革开放时,在台东一路和万寿路拐角处开了一个门面搞餐饮,后来改成了舞厅,男男女女从下午就在里面昏暗的灯光里拥抱起舞,有时女的老公,男的老婆就打上门来。
人和路聚福楼在青岛知名度很高,后来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在这里买馒头的时候叫台东饭店,他的对面是向阳照相馆,我们家为数不多的像片出自这里。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我国人口生育高峰期,台东棋盘街有台东六路小学、台东五路小学、人和路小学、大名路小学。我应该在台东五路小学读书,因为姑姑在人和路小学当老师,我就到了人和路小学上学。 人和路小学后来归于延安二路小学,现在原校址成了工地了。
这是人和路旁边的一条街,现在和人和路成了一条街了。
长兴路没有路名,长兴路上的大陆茶庄还在。
大陆茶庄是台东生意最好的茶叶店,人们喝的都是花茶,红茶、绿茶、铁观音、大红袍、普洱是后来流行的,现在喝什么好呢?
这条路在台东一路指示牌是人和路,台东八路却是和兴路。贵在人和,和气兴旺,都是一个道理。
龙门路成了一个门洞。
无名步行街叫龙门路。龙门路在上个世纪三、四十是一个灯红酒绿的地方,有七路、八路、龙门路之说。
这曾经是威海路新华书店,是台东标志性建筑。台东棋盘街都是平房或二层楼房,这座五层楼上可以看到远处的浮山。
威海路一直是交通要道
这是台东医院旧址,后来她搬到海泊桥,就是现在的海慈医院。
这里应该是云门一路,现在楼房把这里挤占了。
西镇甜沫喊的很响,东镇的甜沫也开始吆喝,甜沫是济南的小吃,在青岛却吃的很开。
老台东分局,她的后面是云门二路。
清河路大庙,也叫日本大庙
当年台东棋盘街都是这样的院落
门洞留住岁月
棋盘街就到到这里
本组图文作者:蒋亮,发表于2016年3月。老青岛们可能还会依稀记得曾经的台东镇棋盘街。棋盘街,顾名思义,一条条街衙纵横交叉成网状,形如围棋棋盘。东镇的棋盘街,即在现在的台东一至八路,作者从街道实景对旧时的棋盘街做了一次重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