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儿歌和民谣

2019-11-19   愚伯的自留地

文:会说悄悄话的鱼

图:来自网络

记得现代著名作家茅盾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的母亲。”我也深有同感,母亲是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不过,母亲用民歌和儿歌来塑造童年的我们。

母亲虽然出身贫寒,没上过一天学堂,但记忆力、理解力却很强。譬如,在计划经济年代,母亲不像有些人那样用本子用笔记录每天出工情况,就能心算出这一年她的工分和整个家庭的工分,和生产队会计记录的差不了几分,即使会计算错了,母亲也会知道错在那儿。

譬如,母亲到集市上售卖自己家养的猪、鸡、鸭等时,在与买方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对方还在用笔算的时候母亲早就算出钱数来。再譬如,当地当年流行的一些民谣或儿歌母亲都能熟记心中,张口就来。

我最佩服的是,母亲大脑中有那么多讲不完唱不完的那些民谣和儿歌。记得,在经济与文化极度匮乏的年代,母亲就是用当地当年流行的民谣和儿歌来启发、引导、教育我们姐弟的。

虽然那时我们家贫,母亲无力为我们提供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条件和环境,却给予我们丰富的精神食粮,也是在这精神食粮的滋补下,我们姐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个个成为心智健全的人,成为有梦想的人。

母亲当年为我们姐弟讲述的民谣和儿歌是丰富多彩的,多层次的。

有的是用来催眠的,哄人睡觉的。正是在母亲的民谣和儿歌中才渐渐进入梦乡。“骑白马,带小刀,小刀快,切白菜,白菜老,切红袄,红袄红,切紫菱,紫菱紫,切麻籽,麻籽麻,切干茶,干茶干,切黑碗 ,黑碗黑 ,切粪堆 ,粪堆臭, 切腊肉, 腊肉辣, 切面瓜,面瓜面, 切鸡蛋, 鸡蛋滚, 切凉粉, 凉粉凉, 切冰糖 ,冰糖冰, 打着骡马上正东。”

记得小时候,为了让哭泣的小孩子快点安顿下来,就会唱道:“拍(pei) 拍 拍盘盘,盘盘底下有油眼(指一种昆虫)。金格挡,银格挡,拍的盘盘全坐装。(后面有点忘记)。”或者说:“撸撸(lu 2音)长长(zhang2音),一天长(zhang2音)个二尺长(chang2音)”。

有的是用来逗你笑的。“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妈妈,妈不在,骨碌骨碌滚下来。”、“金疙瘩、,银疙瘩,拾个小钱买娃娃。爹咬一口,娘咬一口,咬了孩子的手指头。”

有的是告诫你要牢记孝道的。譬如有首《小马噶》民谣,就是灌输这样的理念:“小马嘎,尾(yi)巴长,取喽媳妇忘喽娘, 烙滴馍,卷白糖,媳妇媳妇你先尝,我到家后找咱娘,咱娘变个金壳螂,嗡嗡嗡,到北京,北京是个好年成,拾个麦穗打半升,够咱两个过一冬。”

记得,当年母亲为我唱完后打趣的问我长大之后是不是也是小马嘎?我也曾多次哭着喊着长大后绝不当小马嘎。可成人之后,自己和小马嘎差不多,母亲在农村生活,我却和媳妇、孩子生活在繁华的都市里。

有的是让你认识众多社会现象的,譬如“呜哩啦,呜哩啦,娶个媳妇来干啥,又做鞋,又做袜,又通退又说话。”这首民谣浅显的告诉我,早晚要娶媳妇,娶媳妇都做些什么;《小白菜》民谣则告诉我爹爹娶后娘的可怕。“小白菜,叶子黄,三岁两岁没了娘。跟着爹爹还好过呀,就怕爹爹娶后娘。娶了后娘三年整,添了弟弟比我强,弟弟穿新我穿旧,弟弟吃饭我和汤。端起碗来想亲娘,想起亲娘泪汪汪。”

这首《小姑娘缠脚》也很有趣,描述了缠脚姑娘和众多不同职业人士的主要特征。“小姑娘,缠小脚,缠个小脚挺瘦的;街头来了个卖肉的,卖肉的,挺香的;当街来了个卖姜的,卖姜的,挺辣的;当街来了个算卦的,算的卦,挺灵的;当街来了个拧绳的,拧得绳,挺好的;当街来了个卖枣的,卖的枣,挺甜的;当街来了个磨镰,磨得镰挺快的;当街来了个卖菜的,卖的菜挺高的;当街来了个补筲的,补的筲,不漏水,叽溜沽噜到了底。

民谣里既有浓郁的亲情,也有嘲讽打趣厉害的后妈和妗子的,比如:“小白菜,黄又黄,孩儿从小没了娘。跟着爹爹还好过,就怕爹爹娶后娘。娶了后娘俺遭殃,挨打受气满身伤。她穿新衣俺穿旧,她吃面来俺喝汤。端起碗来泪汪汪,拿起筷子想亲娘。后娘问俺哭啥哩?俺碗底烫得慌!”刻画了一个受尽后娘的折磨还不敢言说的小女孩形象。

还有:“小豆砸(小鞭炮)咯咯蹦,俺到姥娘(姥姥)家过一蹦,姥娘疼俺,妗子瞅俺,妗子妗子你别瞅,楝子开花俺就走,骑着马带着鹰,到家学给俺娘听,俺娘单骂你个老鸹精。”;“妗子妗子拉囤子,拉到地南头,养了一窝小皮猴。”。

有的是用来逗你笑的。“小板凳,拔轱碌,打开屋门看媳妇。谁来了?你姑姑,拿来的啥?小马虎,咬人吧,不咬人?啊呜咬着腚巴骨。”、“金嘎啦、,银嘎啦,拾个小钱买娃娃。爹咬一口,娘咬一口,咬了孩子的手指头。”

还有众多无厘头的民谣和儿歌。譬如“蜻蜓蜻蜓来,我给你做双大花鞋。蜻蜓蜻蜓高,老鹰叼。你不下来,我不给你做花鞋。”、“点点点右眼,右眼开花,一担芝麻一担瓜,黑豆黄豆啪啦啦。”

正是在母亲为我们演唱的这些民谣和儿歌中,才使我们姐弟的童年在苦涩的年代增添了乐趣充满了幸福,也才使我们姐弟渐渐明白了一些事理,懂得了怎样做人、怎样做事,使我们姐弟在人生的长河中没有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