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选择补肾中药?肾阳虚肾阴虚不要傻傻分不清楚,用错药更危险

2020-03-18   大医本草堂

许多中老年人认识到自己年纪增长,可能存在肾虚要补一补,却不晓得如何选用药物。比如说,有人明明肾阴虚却服用别人推荐的补肾阳虚的中成药右归丸,结果阴阳越发失衡,越补越虚,使病体雪上加霜。

肾是先天之本,不是器官

中医认为,肾为人先天之本,“本”指生命之根本,不是我们肾脏这个器官,吃腰子补肾那是胡说!与西医的肾脏相比,中医的肾除了掌管泌尿功能,主管生殖、水液代谢和生长发育,还涉及骨骼、呼吸、免疫、造血、消化功能。

中医的肾藏精是什么意思

中医认为,肾藏精(贮藏精气,肾之精气的盛衰与发育、生殖能力密切相关),主水(主持全身水液代谢,调节体内水液代谢平衡),主纳气(肾摄纳肺吸入之气而调节呼吸)、主骨(骨的生长、发育、修复靠肾精滋养,齿为骨之余,肾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肾精虚少,骨髓化源不足,则出现骨骼脆软无力,小儿囟门迟闭,牙齿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成人牙齿易于松动或过早脱落);

主生髓充脑(脑为髓之海,脑髓依赖肾精不断化生,肾精不足,则脑髓不充,头晕耳鸣,健忘失聪),通于脑,开窍于耳(肾的精气上通于耳,耳的听觉功能依赖于肾的精气充养)及前后二阴(尿液的形成、贮藏和排泄有赖于肾的气化,大便排泄的调控也与肾的气化作用密切相关),其华在发(精与血互相资生,精充则血旺。发为血之余,其濡养有赖于血,发的生机根于肾),所以肾亏的牙齿脱落容易口腔炎症,头发脱落。

如何明确分辨阳虚和阴虚?

1、看舌头

阴虚的人舌头颜色鲜红、舌头较小并且舌苔少:而阳虚的人,舌头一般又白又嫩,看起来明显呈病态,并且舌苔又白又多。

2、看精神状态

阴虚的人一般容易莫名发火,身体燥热,心里发慌;而阳虚的人大多手脚冰凉身体怕冷,心情压抑,不太说话,容易感到疲惫。

3、看冷热

简单来说,就是阴虚的人总是燥热出虚汗,手心汗多;而阳虚的人就比较怕冷,手脚发凉,身体无力。

4、看脸色

阴虚的人一般比较亢热,脸色长期燥红;阳虚的人一般面色不好,发白甚至发青呈病态。

5、看腰部反应

阴虚的人总是腰酸;阳虚的人,腰部总是又冷有痛,不能受凉,一冷就会加剧。

肾虚怎么辨证用药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白羽主任在《一把脉就肾虚?带你揭秘肾虚真相》这门课中讲到肾病以虚证为多,按照“虚则补之”的原则,当以补肾为主,但需辨别肾阴虚和肾阳虚,分别采取补养肾阴或温补肾阳的方法,并掌握阴阳互根规律,予以兼顾。

1、补肾要阴阳互调

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认为,两肾之间为命门,命门主宰两肾的水火阴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不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助,而泉源不竭。”因此,中医对肾阴虚者宜投甘凉益肾之剂,使虚火降而阴自复,忌用辛燥耗津,苦寒伤阴之品;对肾阳虚者宜用甘温助阳之品,使沉寒散而阳纲振,忌凉润、辛散。

怎么选择补肾中药?肾阳虚肾阴虚不要傻傻分不清楚,用错药更危险

2、对肾病证有如下治法:

肾气虚弱治宜补肾益气,常用大补元煎加减;肾不纳气治宜固肾摄精,补肾益气,常用人参胡桃汤、参蛤散加减;肾阴亏虚治宜滋养肾阴,可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加减;肾虚水泛治宜温肾利水,常以真武汤、济生肾气丸加减;肾虚火旺者治宜滋肾(阴)降火,可用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加减;肾阳不振治宜温补肾阳,可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加减。

六味地黄丸加减用药治疗肾虚系列

白羽主任在课中讲到:中医注重辨证论治,六味地黄方剂可随症加减,经过历代衍生化裁,逐渐形成六味地黄丸系列,如:

1、知柏地黄丸(增加知母、黄柏),滋阴降火,适用于阴虚火旺、骨蒸劳热、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等;

2、桂附地黄丸(又叫金匮肾气丸,增加肉桂、制附子),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

3、杞菊地黄丸(增加枸杞子、菊花),滋肾养肝,用于治疗肝肾阴亏所致眩晕,耳鸣,目涩畏光,视物昏花;

4、明目地黄丸(增加针对眼病的枸杞子、菊花、蒺藜、煅石决明及滋阴养血的当归、白芍),滋肾,养肝,明目,用于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

5、麦味地黄丸(增加麦冬、五味子),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虚出现潮热,盗汗,咽干,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两颧发红,对阴虚2型糖尿病有好处;

6、归芍地黄丸(增加养血柔肝的当归和白芍),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用于肝肾两亏,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足跟疼痛,对血虚头晕、妇女崩漏等疗效显著;

7、七味都气丸(增加五味子),补肾纳气,涩精止遗,用于治疗肾不纳气所致喘促、胸闷、久咳、气短、咽干、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8、济生肾气丸(桂附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牛膝、车前子),温肾化气,利水消肿。用于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致肾虚水肿、腰膝酸重、小便不利、痰饮喘咳。

9、用药禁忌 经过现代制药技术的改造,六味地黄系列有丸剂(大蜜丸、小蜜丸、水蜜丸、浓缩丸)、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膏剂等剂型,大众使用时应忌辛辣食物,不宜在服药期间服感冒药,服药期间出现食欲不振、胃脘不适、大便稀、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有些制剂(阳虚的)还需禁房事。

补肾就要找对方法,其实在调理肾虚这方面,中医有很多养生名方妙招,如果你怀疑自己肾虚,或者是已经肾虚,不知该如何调养,小编推荐你好好看看这门课——《一把脉就肾虚?带你揭秘肾虚真相》

这个课,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白羽主任主讲的,拥有多年的丰富经验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值得信赖。你的担忧和疑惑,他能提供科学详细的解答,以及可操作的肾虚防治指南。

点击下方免费试听课程

肾虚一次讲清楚!

肾虚常见疑惑+误区+防治妙招

白羽主任,有着丰富的治疗肾内科疾病的经验,为人耐心温和,听她分享知识会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听她细细剖析“肾”的秘密,你将轻松走出肾虚普通人常犯的高频误区,避开多数人难以察觉的坑,少花冤枉钱。

听完,不仅能明白肾虚和早泄阳痿、脱发、怕冷、夜尿多、亚健康等诸多现象之间更少为人知也极为关键的关联,让你摆脱焦虑。

还能明白肾阳虚、肾阴虚、肾气虚分别有哪些表现,并且针对不同的人群,给出了对应的详细可操作的肾虚防治技巧(吃、睡、补、按),以及对应的药物。

左归丸与右归丸如何治疗肾虚

1、左归丸(肾阴虚)

左归丸加龟板胶(补阴,二胶合用峻补精血,调补阴阳)、川牛膝(补肝肾,强腰膝,健筋骨),重在滋阴补肾,填精益髓。补阴药中佐以扶阳药,可起“阳中求阴”之效。主真阴不足。主治男子精少不育、阳痿、遗精早泄,女子月事不调,经枯不孕或男女性功能低下等生殖系统病变。左归丸还可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是中药非激素药物疗法。

2、右归丸(肾阳虚)

右归丸加肉桂、熟附片(二者温肾阳,暖下元)、杜仲(补肾阳,益精血)、当归,温补肾阳,填精补髓止遗,方中扶阳药中配以滋阴药(熟地、山药、山萸肉、当归、枸杞子滋肾阴,养肝血),可收“阴中求阳”之效。主治元阳不足,精血虚冷。表现为久病体虚疲乏,畏寒肢冷;或阳痿遗精,或阳衰无子;或腰膝软弱,下肢浮肿;或饮食少进,大便溏薄。

补肾中成药选用原则

1、六味地黄丸与左归丸怎么选择治疗肾阴虚

六味地黄丸与左归丸同为补肾阴亏虚方药,前者壮水治火,后者育阴而涵阳。凡肾阴虚证可见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健忘多梦等,若兼见盗汗梦遗,骨蒸劳热之虚火证者,宜用六味地黄丸治之;若无虚火偏旺证,而身体渐至虚弱,精神不振,两目无神,遗淋不禁者,则宜左归丸滋阴以填精。

2、右归丸与金匮肾气丸怎么选择治疗肾阳虚

右归丸与金匮肾气丸均为补阳方药。金匮肾气丸补中寓泻,能化气行水,适用于肾阳不振之水泛证,如面目浮肿,小便不利或频数,或痰饮咳喘,宫冷不孕等;右归丸扶阳配阴,兼养精血,纯补无泻,适用于肾阳虚弱兼精髓不足之证,如阳痿遗精,不能育子,小便失禁,或火不生土而见慢性腹泻腹痛者。

3、其他补肾的中成药

其他还有很多补肾的药味和食品,如女贞子、熟地黄、黄精、黑豆、核桃仁等。

中成药成药除了前文所述,另外还有河车大造丸、大补阴丸、二至丸、四神丸、青娥丸、五子衍宗丸、龟鹿补肾丸等等,均需认清功效、主治,结合对自身的辨证,合理选用。

无论男女都可能肾虚,提到肾虚,很多人会觉得尴尬、难为情、难以启齿,甚至觉得自卑,总感觉在伴侣面前抬不起头来,可去医院找医生又觉得难为情,内心别扭......

这时,你可以选择在家先听听医生怎么说,戴上耳机就能随时随地观看课程,很私密。

只要在零碎的时间,花个几分钟就好,每天了解1个肾虚小知识,防治肾虚很轻松!

科学、靠谱、值得看,名医亲授,在家就能获得专家建议

怀疑自己肾虚,或者已经肾虚了,最省心、靠谱的做法还是听听医生的建议。

课程大纲

现实中,很多人会问朋友,结果对方也只是道听途说。也有人会自己去网上查,然而又缺乏专业知识,无法分辨网上各种真真假假的信息,结果一不小心就错信偏方,没效果还伤身。

可很多人要么没时间去医院,要么每次去都是“排队2小时,看病5分钟”,很多疑惑都还没来得及问,就让回来了。

而白羽主任的这门课,就能解决你关于肾虚的各种疑惑,怀疑自己肾虚,想防治肾虚,都适合看这个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