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县纪委监委全力做好党员干部“日常保健”

2020-01-07     清风咸阳

2019年以来,三原县纪委监委积极发挥“第一种形态”的“治未病”作用,把功夫下在平时,严在日常,注重经常,抓实教育、体检、监督,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打好党规党纪教育“预防针”。开办三原大讲堂,邀请模范人物授课,加强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教育。开展专项警示教育,对新换届的所有村“两委”班子成员开展警示教育2场次,对镇(街道、中心)、各部门开展警示教育26场次,教育培训党员干部1.8余人次。利用“三原廉政网”及“咸阳廉政网”等,公开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及漠视群众利益等典型案件15起30人次。同时利用“同志式谈话室”与党员干部普遍开展谈心谈话,掌握党员干部思想工作状态,研判分析党员干部队伍运行情况,为党员教育管理打牢基础。

坚持经常体检开好“处方单”。利用安乐服务中心、陵前镇、大面积镇三个党性“体检”中心,结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主题教育,采取党员自查、相互“把脉”、集中“确诊”的方式,设立共性和个性“体检标准”,构建起“党性体检”常态化制度化机制。推行积分考核,各支部将“党性体检”与党员义务、日常作用发挥等相结合,每季度对照健康标准查找“病症”,量化评分排名。建立全县不忘初心党性体检中心,按照党史教育、初心召唤、对照检查、党性会诊、对照警醒、初心康复等环节,对照“党性体检30问”,逐条自省自评,找“病状”,析“病因”,查“病根”,为“党性健康卡”打分,让党员党性更纯洁、更健康。

筑牢干部监督“防火墙”。着力构建重点突出、简便有效的管理体系,健全完善提醒谈话函询操作办法,发挥县纪委与公、检、法及审计等部门联席会议等12项管理制度,为“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干部立规矩、定标准。通过联席会议,经常性分析研判干部队伍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实现了信息沟通的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夯实了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各级纪检监察组织的监督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2019年,共处置问题线索663件,谈话函询394人次,立案348件,党纪政务处分354人次。

(三原县纪委监委 宋立荣)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WvlfW8BMH2_cNUgGJi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