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冬,草根堂,胆固醇开会迎粤宾
By小企9999
羊城食家张张无忌兄来厦,吃啥好突然成个难题。这次来,人家就干着看在眼里吃在嘴里的公干,估计鱼虾蟹能吃到烦。“得,要不定草根堂吧?”我这么提议。理由是:两广一代的人,跟福建一样偏好内脏,特别是猪杂和牛杂。虽没看无忌撸过这些,我猜他至少不怕。而草根堂搞这些,拿手好戏。
蛏干炖羊肉:每人先来一大罐汤。既符合广东人的饮食习惯,也是福建人喜欢的模式。真巧那天立冬,用这款闽式汤水先给朋友洗洗尘。撤碗筷时眼尖的我发现,除了一位罐子里羊肉没动,汤喝得干干净净,另两位的罐子里连骨头都没剩。这说明,那位可能忌食羊肉;也说明,三位老广对这汤都认可,连不吃羊肉的那位也喝光,起码这汤不膻。
糟菜炒粉干:闽清永泰一带的经典主食,和原产地不同,这里焖得稍微软一点,这样当然会损失一些干香,不过闽清糟菜的香味也更有机会沁入粉干中。
清蒸星鳗干:这种淡干的鱼干咸味远低于传统的鱼鲞(咸鱼干),无需泡水漂淡,直接下锅蒸,鱼干中的脂肪析出即成,细嚼慢咽尝尝看,下酒好菜哦。
拌蛏炝:莆田小吃有一种做法发音为“炝”,做法是各种新鲜食材裹地瓜粉迅速水爆。这道温拌菜里的蛏子大概就被那么搞过。颜色很好看惹人食欲,可惜现时不是蛏子最佳状态,肚子太大,吃起来不爽。
白切猪舌:这块北方朋友称之为“口条”的肉具有非常特别的口感,具体难以名状。常见的做法是卤制,这里的做法比较重视原貌的呈现,吃之前可蘸酱油,亦可辣酱。一张白纸好作画,嗯,尼个厨师狡猾狡猾滴!
鱼鲞猪尾冻:猪尾雅号“皮打皮”,肥瘦兼具,只有一条脊骨,好吃又好啃,深受喜欢吃皮的朋友们喜爱。这种家常铝盒肉冻式的呈现,经历过大食堂的人一看,怀旧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姜片焗猪心:猪心的肉质跟猪舌一样,具有其他肉类无法实现的特质。姜跟这东西特别搭,能有效消减它的内脏气。切厚块用砂锅焗出淋麻油,香味扑鼻,滋味丰富。
螺蛳辣牛杂:“这盆几乎都被你一个人吃掉啦!”从老板张霖哥的这句抱怨看得出,我对这道新菜是有多爱,而他是有多哀怨。
土钵猪腰:这家私房菜元老级的保留节目,酸辣口味。上桌先抢猪腰片,趁它们还没被浸老之前瓜分掉,再慢慢捞浸泡在汤汁中的角粉。一道菜,可以爽很久。
猪肝炒韭菜:虽然我有点嫌弃后厨的师傅把这猪肝切得乱七八糟的模样,却惊讶于它虽厚薄不一却熟化的差不多的神奇。好吧,炒韭菜,你懂吧?
葱爆牛舌:大葱的香,牛舌的脆,酒一直喝,除了进补,加了这道做下酒菜。
来厦门就一定吃海鲜吗?这次迎宾,不按常理出牌。专门挑各种非主流肉类点,效果如何?
把已经有点飘飘然的广州朋友们送上回酒店的车,得闲刷朋友圈,发现人家发了这么一条:“重新发现厦门菜”
啊哈哈哈~~~~我得意的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