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老一辈不靠谱的育儿知识,为了孩子请绕过

2019-10-23     科学育儿创新社

在育儿的过程中,80、90后的年轻父母有着现代的科学育儿观念,而家中的老人们总固守着一些传统的育儿理念。两代人育儿理念的碰撞,也会造成不小的风波!但如果老人们的育儿方式影响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性格养成,妈妈们一定要及时沟通制止。

1.嚼咬食物后喂孩子

老一辈人观点:孩子没有牙,或是牙没长齐,咬不烂食物,要先把食物放进自己嘴里咀嚼好之后再喂给孩子进食。

科学观点:大人的口腔内有很多细菌,咀嚼过程中细菌混合唾液进入食物!宝宝的抵抗力弱,容易病从口入,感染幽门螺杆菌、疱疹病毒、各种肠道传染病等,孩子就成了二次感染受害者,对孩子的健康极其不利。

小新妈碎碎念:要是觉得食物较大不利于宝宝吞食,可以借助研磨工具或者是辅食剪刀等把食物进行粉碎。妈妈们可以准备研磨辅食工具并示范给长辈,让他们能够分类使用辅食工具。

2.随时随地把屎把尿

老一辈人观点:把屎把尿既能省下尿片钱而又不把地方搞脏,勤把孩子就不会尿裤子了。

科学观点:把屎把尿容易引发痔疮和脱肛;影响孩子脊椎发育;影响孩子括约肌的功能发育;易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无论孩子正在专注于做什么,硬把他拉去把屎把尿,会影响他日后的专注力与自控力的形成。

小新妈碎碎念:孩子虽小,大人们也应该尊重他的隐私,哪怕是小便。宝宝小便的时候,你帮助他张开双腿,个人认为是可以的。不过不要在宝宝游戏,玩乐,睡觉的时候喊他小便。

3.过度摇晃哄孩子睡觉

老一辈人观点:抱着宝宝摇一摇,晃一晃,多舒服!宝宝就不哭不闹乖乖睡觉了!

科学观点:宝宝会慢慢养成抱睡的坏习惯,对家长来说也是个负担!同时摇晃动作使婴儿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不断晃荡,未发育成熟的大脑会与较硬的颅骨相撞,造成脑小血管破裂。如果眼睛里的视网膜受到影响,还可导致弱视或失明,由此铸成大错,尤其是10个月内的小宝宝更危险。

小新妈碎碎念:当宝宝哭闹不愿入睡时,不要再频繁地抱起孩子去摇一摇,晃一晃,可以选择听听轻音乐,哼唱儿歌或者慢慢抚慰宝宝哄他入睡。

4. 帮女婴挤乳头

老一辈观点:女娃需要不时地给她挤乳头,能避免她长大后乳头凹陷。

科学观点:给宝宝挤乳头会容易造成婴儿的乳头发炎,细菌感染导致严重后果如败血症。

小新妈碎碎念: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说明长大后的乳头凹陷和婴儿期有没有挤乳头有什么联系,这种挤乳头的陋习只会增加孩子的痛苦。不要因为自己的无知和错误的举动,害了孩子。

5. 过早刮光胎毛

老一辈观点:满月或者百日给宝宝把胎毛刮个精光,头发就会长得更好、更加浓密,当然刮掉眉毛和剪掉眼睫毛也有这个效果。

科学观点:毛发和营养、遗传等因素有关,把毛发刮光容易刮伤皮肤或者伤害毛囊,造成感染后果很严重。

小新妈碎碎念:宝宝的胎毛会自然脱落,约6个月左右就会完全更新换代长出了头发,如果受不了一直脱落的胎毛,也可以在宝宝满百天后对胎毛稍作修剪就可以了。 

6.穿太多

老一辈观点:“宝贝怕冷不怕热”,天凉了要给宝宝“多穿一件”,冬天就更应该给孩子裹得严严实实。

科学观点:老人体虚,他们比青壮年或者宝宝更容易感到寒冷。宝宝的新陈代谢非常旺盛,近乎是成人的两倍,产热较多,由于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体温调节机能较差,体温很容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波动,如果给宝宝穿得过多,体内产生的热量散发不出去,体温就会升高,易得“捂热综合症”,甚至危及生命。

小新妈碎碎念:“有一种冷叫作奶奶觉得孩子冷”,一般来说,只要按个人对温度的感觉来判断宝宝当天到底穿多少就可以了。如果是老人带孩子,只需让孩子穿得比老人稍薄一层,或者比青壮年多穿一件薄背心就可以了。

7. 睡硬枕让头型更圆

老一辈观点:睡硬枕能让宝宝睡出一个漂亮的头型。

科学观点:过早睡硬枕头会导致宝宝的脑袋变形,并且容易让孩子睡出大小脸。因为刚出生的孩子,骨骼都还没有发育完全,此时的骨骼都处于未定型阶段,所以经常睡硬枕头会让宝宝的头骨变形。

小新妈碎碎念:睡出好头型跟孩子的睡姿有关,尽量不要让孩子保持一个睡姿。小婴儿不建议睡枕头,可以把毛巾对折给孩子枕,宝宝满了3个月后,才考虑使用枕头。选择合适的枕头时要注意:枕头的长度应该和两肩同宽,宽度和宝宝的两肩同宽或稍宽些,高度以1cm为准。

8. 不让孩子吃手

老一辈观点:吃手多脏啊,看见一次制止一次。

科学观点:宝宝到了两三个月大的时候就会吃手,因为这时是宝宝的“口欲期”,这是宝宝感知世界的一个途径与方式。一味地阻扰宝宝吃手,反而会让宝宝的“口欲期”延长,这就是有些宝宝在很大的时候还是喜欢吃手的原因。

小新妈碎碎念:在孩子口欲期,我们要做的是定时给宝宝修剪指甲,勤擦手,保持卫生,让宝宝尽情吃手去满足口欲。

9.夏天外出不能用防晒

老一辈观点:沐浴露、防晒霜、润肤霜,这些东西添加了化学材料,年龄太小用了对皮肤不好。

科学观点:夏天的紫外线很强,宝宝的皮肤娇嫩耐受能力差,黑色素生成少,非常容易被晒伤,长大以后患皮肤癌的几率也会提高。

小新妈碎碎念:带孩子外出,最好选择早上10点之前以及下午4点以后的时间段;如果必须顶着太阳外出,务必使用宝宝专用的防晒霜,又或者戴上遮阳帽、防晒服等。

10.让孩子穿开裆裤,拒绝纸尿裤

老一辈观点:孩子穿纸尿裤太捂,容易红屁股,穿着开裆裤多凉快舒服!

科学观点:穿开裆裤不卫生,容易引发外阴炎、尿路感染、急性膀胱炎及其他健康问题;不安全,宝宝的私处容易被外界物体碰、撞、刺、夹、烫、擦及蚊虫叮咬;不文明,既没有尊重宝宝自我保护意识的形成,忽略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也忽略了早期性教育的问题。

小新妈碎碎念:首先纸尿裤是透气的,孩子之所以红屁股,主要还是大人护理不当导致的,长时间没有更换纸尿裤,又或者pp没洗干净以及没有干爽就穿上纸尿裤,更容易让宝宝长尿布疹。

老一辈的育儿知识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民间方法,但毕竟以前各种科学知识还比较匮乏,有一些育儿方法是不科学的,也是很多妈妈不能接受的,这也折射出两代人在育儿问题上,存在截然不同的理念:

1.老人们为孩子打理好一切,而妈妈们希望给孩子独立的机会

孩子还小,怎么能让他们自己穿衣吃饭呢,要帮他们,甚至帮孩子背书包。在他们的溺爱下,孩子丧失了自我生活能力,长大后也容易养成好吃懒做,不愿付出只能回报的人。

妈妈们则希望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鼓励孩子“自作主张”,使其独立性不断发展。

2.老人们总是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而妈妈们希望孩子懂得取舍

孩子一哭闹,什么糖、汽水、零食统统都给孩子吃了,老人疼爱孩子到无节制的地步。根本不会考虑食物里有什么添加剂,玩具适不适合孩子玩这些问题。

对于孩子无理的要求,妈妈们不会回应。既有原则,也会要求孩子懂得取舍。

3.老人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哄”孩子,妈妈们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你将这碗饭吃了,奶奶等下带你去买糖”,“你去睡觉,爷爷明天带你去公园”……结果,孩子欢天喜地吃完了、去睡觉了,但是爷爷奶奶故意将承诺忘记了,或者干脆说“下次再给你买”,“下次再带你去玩”,孩子也是有自尊的,被骗多了,会养成怀疑的习惯,逐渐地,也学会去骗别人。

在这样的问题上,妈妈们更注重问题本身,运用循循善诱地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暂时解决眼下的问题而忽视孩子性格的养成。

4.老人们教孩子推卸责任,妈妈们教孩子承担责任

孩子撞在桌子摔倒了,老人赶紧将哇哇大哭的孩子抱起来,“打它,桌子不乖,撞到宝宝,打它……”这样的教导,让孩子是非不分,长大后,往往将自己的失误和过错推到客观环境或者别人身上,不善于自我总结和纠正,长大后也容易推卸责任。

相反,妈妈们会告诉孩子做错事的原因,以后怎样避免错误的发生,教给孩子正确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学会承担责任。

总而言之,老人们希望孩子生活在大人的保护下,无忧无虑地成长;妈妈们更注重孩子性格的养成,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孩子放飞自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未来的生活。

其实,在育儿的过程中,两代人难免会有摩擦,遇到老人们用以往的育儿方式,妈妈们切记和老人争吵,我们首先应该体谅老人带孩子的辛苦,在此基础上跟老人们沟通,达成共识,让老人学会用科学的方式育儿,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基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这个基础上,想必老人们也容易接受。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OxU_20BMH2_cNUg2Ly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