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南宁网邕宁讯(通讯员 覃捷)为持续加强辖区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力度。广西南宁市邕宁区针对老旧小区多,无物业管理的情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多渠道聘请临时物管进驻无物业小区参与疫情防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网格管理层层分包落实责任
在邕宁区蒲庙镇,建成区内相对老旧的无物业小区达到136个,居民绝大多数以本地居民为主,居民人数达2万多人,小区分布十分分散,给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邕宁区党委、政府始终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为行动宗旨,提前部署,靠前指挥,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做好辖区内无物业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
邕宁区政府将建成区实行网格化管理,针对无物业小区,社区采取“一网四书四员”方式,全面管控。即:一个网格由1个城区部门负责、1名社区工作人员、1名临时物管员或社工、1名医务人员。期间针对不同的人群下发《隔离告知书》《隔离承诺书》《隔离解除告知书》《服务书》。对无物业小区的住户实行“地毯式”排查,一户不漏地做好家庭情况记录。镇、社区干部对重点返乡人员、密切接触者及时做好思想疏导、政策宣传、健康提醒等工作,及时疏导他们的恐慌情绪。临时物管员或社工则做好“货郎”“管家”,给重点返乡人员、密切接触被隔离人员采买物资、代办事务等,让其能安心在家隔离。卫生人员则是对重点返乡人员、密切接触者对其身体状况实行定时定点监测,同时“三员”和重点返乡人员、密切接触者建立在同一个微信群,做到消息互通有无,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其身体状况,更好的守护群众生命安全。
居民自治熟人管理居民更放心
在镇、社区的多方动员下,许多本地居民自发的加入到了小区临时物管员的队伍中。蒲庙镇红星社区原邕宁广电小区是一个无物业小区,共有48户居民在此常住。现年60岁的宁波大叔在镇政府的动员下,成为了自己所住小区的临时物管人员。在小区的门岗处,登记本、宣传册、体温计等物品一应俱全。据了解,他们的上班时间从6:00-22:00,实行两人轮岗,自由调配时间。针对外来车辆和人员需要进入大院走亲戚的情况,门岗将对其进行身份信息的登记,并电话咨询他所要访问的小区住户是否让他进来,经过同意后,测量体温正常后方可进入。夜晚22:00后则将大门锁闭,由专门值守夜班的居民值班。该小区居民方孙东说:“熟人管理的好处就是他熟悉小区的情况,每一个居民他都认识,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对外来的人员进行管控,我们也放心多了。”
蒲庙镇红星社区虹桥小区也是一个无物业小区,在短时间招不到临时物管员的情况下,小区居民梁启用,主动关停了在镇上经营的水果摊,回到小区内也成为了临时物管人员。“要和大家一起渡过难关,战胜了疫情,我才能更加安心的做我的生意啊。”梁启用说道。
“社区+志愿者”实现无物业小区全覆盖
蒲庙镇共有136个无物业小区,按照每个小区需要2-3名临时物管员来计算,需要招募的临时物管人员人数在400人左右。在短期内聘请这么多的人员,对镇和社区来说有不小的压力。为缓解短期人员紧缺的情况。蒲庙镇联合邕宁区团委,以“社工+志愿者”的方式,充实临时物管人员队伍。除各社区安排社工到无物业小区作为临时物管员之外,邕宁区团委还发布了《致广大青年的一封信——招募志愿者》在城区内招募志愿者加入物管员队伍。蒲庙镇共有5个城市社区,目前每个社区每日有10人左右加入志愿者队伍,其中以党员、团员人数居多,及大地缓解了临时物管员人员不足的压力。截止2月1日,蒲庙镇已经实现了136个无物业小区临时物管人员全覆盖。
志愿者廖阿姨是住在一个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在得知需要志愿者作为临时物管员的消息后,她第一时间到社区报了名。要防控疫情,她说:“全民都在参与防控,我们也想为社会贡献一点点自己的力量。我们希望所有的居民都要提高防范意识,只要大家都重视起来,自然能够更好的防控疫情。”
多方联动才能够实现严防死守,不留空隙。让疫情防控的力量跑赢病毒传播的速度,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MnILnABgx9BqZZIAOs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