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蜂蜜生产与贸易发展状况分析

2019-11-13   爱农者言

摘 要:近年,中国蜂蜜出口贸易逐渐摆脱低谷,恢复并发展。但随着国际蜂蜜贸易持续走强,交易将更加频繁,易引发贸易摩擦。吸取历史教训,最大限度地降低潜在贸易摩擦的影响,需要准确掌握国际蜂蜜生产和贸易发展动态。本文分析了2008—2012(2013)年世界蜂蜜生产和贸易发展状况,阐述了中国蜂蜜贸易问题和潜在危机,希望能为中国蜂蜜贸易提供参考。

蜂蜜是蜜蜂为人类提供的宝贵的健康产品。大多数养 蜂者以出 售蜂蜜等 蜂产品为 主要收入 来源[1,2]。可以说,蜂蜜生产和市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蜂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中国是世界蜂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蜂蜜一直是中国的优势出口农产品[3]。但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先后遭到美国反倾销诉讼和欧盟质量安全限制[4],蜂蜜出口贸易长期停滞,市场份额大幅下降,一度被阿根廷超越。 近几年,中国政府对养蜂业的发展日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了养蜂生产,蜂蜜贸易也逐渐恢复。2013年,中国蜂蜜出口量达到12. 5万t,占世界蜂蜜出口总量23. 5% ,主要销往日本和欧洲。然而,受气候、经济环境等各方面影响, 世界各国蜂蜜生产和贸易发展呈现不同态势,这对中国蜂蜜出口贸易发展可能产生不确定的影响。为此,有必要对近年世界蜂蜜生产和贸易发展状况进行客观分析,为预测世界蜂蜜贸易发展趋势,制定积极的应对措施,促进中国蜂业稳定和发展提供支持。

1世界蜂蜜生产及区域分布

1.1世界蜂群数量及区域分布

近年世界蜂群数量呈现稳步上升态势。根据FAO统计,2013年世界共有蜂群8 102. 8万群,比2008年增加了508. 1万群, 增长了6. 7% 。 其中, 亚洲蜂群数量最多,为3 560. 1万群,占世界蜂群总量的43. 9% ; 其次是欧洲和非洲,分别为1 685. 5万群和1 668. 6万群,各占世界蜂群总量的20. 8% 和20. 6% ; 美洲蜂群总量为1 116. 9万群,占世界蜂群总量的13. 8% ; 大洋洲的蜂群数量最少,为71. 6万群,仅占世界蜂群总量的0. 9% ( 表1) 。

1.2世界蜂蜜产量及区域分布

蜂群数量不断增长,也促进了蜂蜜生产发展, 世界蜂蜜总产量呈现上升态势[5]。据FAO统计, 2012年世界蜂蜜总产量为159. 3万t,较2008年增加了7. 2万t。世界蜂蜜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美洲,2012年蜂蜜产量分别为73. 7万、34. 8万和32. 1万t,合计占世界蜂蜜总产量的88. 3% ( 表2) 。

世界蜂蜜生产主要国家为中国、土耳其、阿根廷等。据FAO统计,世界蜂蜜生产排名前10名的国家的蜂蜜产量约占世界蜂蜜总产量的64. 5% , 蜂群数量也超过世界蜂群总量的60% 。其中,中国蜂蜜产量高居世界第一,远高于其他国家,处于第一集团。2012年蜂蜜产量达44. 8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28. 1% ,2013年蜂蜜生产进一步提高, 产量好于2012年[6],有望突破45万t大关。土耳其、阿根廷、乌克兰、美国等几国则处于第二集团,蜂蜜年产量在6. 5万 ~ 9. 5万t。2012年,4国蜂群数量为1 511. 9万群,生产蜂蜜约30. 1万t, 均占世界蜂蜜总产量的18. 9% 。俄罗斯、印度、 墨西哥、伊朗、埃塞俄比亚等国处于第三集团,年产蜂蜜在4万 ~ 6. 5万t。其中,印度蜂群数量最大,占世界蜂群总量的14. 4% ,但其产量 不高, 仅占世界总产量的3. 8% ,这说明印度养蜂技术水平相对低 ( 表3) 。

2世界蜂蜜贸易

2.1世界蜂蜜进出口贸易

近年来,世界蜂蜜贸易呈现稳步发展趋势。以出口贸易为例,无论是蜂蜜出口量还是出口额均呈现大幅上升势头。2013年世界蜂蜜的出口量为53. 1万t, 占世界蜂蜜总产量的1 /3,比2008年增加了7. 4万t; 出口额为18. 7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了47. 6%( 图1) 。

2.2蜂蜜出口贸易

蜂蜜主要出口国有中国、阿根廷、新西兰、德国等 ( 表4和表5) 。阿根廷是世界蜂蜜贸易强国, 其蜂蜜出口贸易额常居世界第一。但受近年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影响,阿根廷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则分别从2012年的2. 2亿美元和7. 5万t下降到2013年的2. 1亿美元和6. 5万t,分别下降了1. 2% 和13. 3% 。 主要原因是阿根廷通货膨胀率非常高,养蜂生产者惜售蜂蜜更有利可图,且部分2012年年底签订的低

价蜂蜜出口合同在2013年被延期或拒不交付,只得重新签订合约,这都影响了阿根廷的蜂蜜出口[10]。 阿根廷蜂蜜主要出口美国和德国,2013年向这两个国家出口蜂蜜贸易额占出口总额的77. 4% ,比2008年提高了21. 8% ,市场集中度大幅提高。

近些年,新西兰、印度和比利时蜂蜜出口贸易发展迅速。2013年,新西兰蜂蜜出口额首次超过墨西哥和德国,世界居第三位,达1. 4亿美元,出口单价几乎是世界最高的,分别是中国和阿根廷蜂蜜出口平均价格的7. 4倍和4. 5倍。新西兰蜂蜜主要出口到英国、澳大利亚、中国 ( 含香港) 等,占其出口总量的56. 3% ,其中近些年与中国 ( 含香港) 贸易增长最为迅速,由2008年的351. 7t增加到2013年的2 122. 6t,增长了503. 5% 。2013年,印度和比利时分别出口蜂蜜3万t和2. 2万t,分别比2008年增长了57. 9% 和120% 。

德国、墨西哥是世界蜂蜜出口传统强国。德国主要出口欧盟国家,墨西哥主要出口德国、美国和英国,其中德国占其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2013年两国分别出口蜂蜜2. 3万t和3. 3万t,价值1. 3亿美元和1. 1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位和第五位。此外, 其他如匈牙利、西班牙、印度等也是世界蜂蜜主要出口国,每年出口1万 ~ 2万t。

2.3蜂蜜进口贸易

近年,世界蜂蜜进口贸易不断增长,从2008年的45. 3万t增加到2013年的52. 3万t,增长了15. 3% ; 贸易额从2008年的12. 5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17. 7亿美元,增长了41. 9% 。

主要蜂蜜进口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欧盟、日本等 ( 表6和图2) ,占世界蜂蜜进口量的68. 3% 。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蜂蜜进口国,2008年进口蜂蜜10. 1万t,除了2009年外,进口蜂蜜连年递增,呈现不断增长趋势,2013年进口蜂蜜15. 3万t,占世界蜂蜜进口总量的9. 2% ,贸易额近5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8. 1% 。美国主要的蜂蜜进口来源国包括阿根廷、越南、印度、加拿大和巴西等,约占其蜂蜜进口总量的81. 6% 。

欧盟是世界最大的蜂蜜进口市场,2008年进口蜂蜜14. 2万t,占世界蜂蜜进口总量的31. 3% 。但2010年后几年欧盟蜂蜜进口量占世界的比重逐年下降,到2012年下降到29% ,为最低点。2013年欧盟对蜂蜜需求增大,年进口蜂蜜达到16. 5万t,占世界的31. 6% 。德国是欧盟中蜂蜜进口量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蜂蜜进口国。2013年,德国共进口蜂蜜9万t,占世界的17. 2% 。其次是英国和法国,2013年,两国分别进口蜂蜜3. 8万t和2. 9万t,分别占世界的7. 3% 和5. 5% 。欧盟主要的蜂蜜进口来源国包括中国、墨西哥和阿根廷等, 约占其蜂蜜进口总量的66. 8% 。

日本是世界第三蜂蜜进口国。2008年进口蜂蜜4. 2万t, 随后几年进口量呈现波动式下降趋势, 2013年进口蜂蜜为3. 9万t,比2008年下降7. 1% 。 中国是日本蜂蜜进口最主要来源国,占其蜂蜜进口总量的76. 9% 。

2.4中国蜂蜜进出口贸易

蜂蜜是中国出口农产品中的优势项目,自20世纪50年代即开始出口[4,11],是世界蜂蜜市场的主要供给者,产量和出口量常居世界首位。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蜂蜜出口贸易局面发生巨大变化,长期遭受反倾销调查和质量安全限制,造成对美国市场出口长期大幅波动,2009年以来几乎退出美国市场,对欧盟市场出口长达两年半的停止,导致中国蜂蜜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大幅下降。而同期,阿根廷蜂业则发展十分迅速,产品质量又好于中国,通过与中国激烈的市场竞争其份额不断攀升[4],1997年成功超越中国成为世界蜂蜜出口第一大国。2010年以来,中国蜂蜜出口贸易有所恢复,国际市场占有率逐渐提高,逐渐超过阿根廷重回世界第一。2013年,中国蜂蜜出口继续走高,年出口蜂蜜12. 5万t, 贸易额达2. 47亿美元,同比分别 增长13. 6% 和14. 6% 。但与阿根廷、墨西哥等国比较,中国蜂蜜出口单价过低,仅相当于世界平均价格的56. 0% , 阿根廷、墨西哥蜂蜜出口价格的60. 5% 和58. 5% 。 过低的价格导致中国蜂蜜往往被冠以低质蜂蜜的代名词。2009年以来,中国蜂蜜基本退出美国市场, 主要出口日本和欧盟。2013年,中国出口这两个市场的蜂蜜占出口总量的88. 6% ,比2012年提高了2. 6% ,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中国既是世界的主要蜂蜜生产国、出口国,也是重要的蜂产品消费国[11]。近年来,蜂蜜进口贸易发展十分迅速。2013年中国共进口蜂蜜4 860. 3 t, 同比增长44. 3% ; 进口额达4 287万美元,同比增长63. 4% ; 进口价格继续上升, 平均进口价为 每吨8 820. 4美元,比2012年增长13. 3% ,是中国同期出口蜂蜜均价的4. 5倍。近几年,进口蜂蜜产品的数量逐年快速增加,已迅速抢占了中国国内高端蜂产品市场份额。随着进口蜂蜜产品数量的持续增加, 高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已经有些品牌出现向中端市场渗透趋势,中国蜂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也需要注意的是进口蜂蜜产品品质参差不齐。 根据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近期发布的 数据, 2013年中国共发现不合格进口蜂产品35批次,同比上升了20. 7% 。同年,中国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对香港地区的蜂蜜产品进行质量抽查,结果发现合格率仅为60% ,主要是掺糖、含抗生素和除害剂等。在22款不合格蜂蜜中,有15款是国外知名品牌[12]。 这些不合格产品有很多还在中国国内市场销售,并没有出现下架的情况。

3小结

中国作为蜂蜜出口大国,在世界蜂蜜贸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目前,中国蜂蜜主要出口日本和欧盟, 出口集中度高,但近年日本蜂蜜进口规模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而出口欧盟又要面对阿根廷、墨西哥等国的激烈竞争,可以预见短期内中国蜂蜜不可能占据更多的日本和欧盟市场份额。同时,由于环境恶化、人类活动的干 扰、植被的破 坏以及病 虫害暴发 等原因[13,14,15,16],包括蜜蜂在内的多种授粉昆虫受到严重威胁,尤其是近几年来蜜蜂在欧美很多国家出现无故消失的现象,引起了包括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发展养蜂业的高度重视。蜂蜜作为养蜂者主要经济来源,是养蜂业维持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蜂蜜贸易繁荣发展,蜂蜜交易将更加频繁,容易产生贸易摩擦,引发进口国采取技术性贸易措施。此外,中国蜂蜜出口主要仍依靠价格竞争优势,产品质量整体偏低,随着各国对食品安全问题重视程度提高,势必影响对中国蜂蜜需求,导致中国蜂蜜出口受阻。2009年以来,中国蜂蜜退出美国市场,低价竞争是一个重要原因。综上可见,未来中国蜂蜜出口贸易将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不容乐观。

为了保持住日本和欧盟现有蜂蜜市场份额,同时争取其他市场更多的市场份额,提高中国蜂蜜质量,重新确定一个合理的价格空间,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这不仅需要政府加强监管,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标准,还需要协会、 企业、科研部门等共同努力,强化行业自律和交流对话机制建设,避免内部恶性竞争。

作者简介: 刘朋飞(1984—),男,辽宁营口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蜂产业经济,E-mail:liupengfei200812@163.com。; 李海燕(1972—),女,河北廊坊人,博士,副研究员,研究室主任,《中国蜂业》杂志主编,研究方向:蜂产业经济,E-mail:haiyanonly@126.com。;

基金: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2015-IAR);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5-KXJ20)经费支持;

来源:世界农业2015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