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芗偶记:卤面之外的那些面,漳州小吃(3)

2020-07-24     小企9999的吃喝玩乐

原标题:回芗偶记:卤面之外的那些面,漳州小吃(3)

回芗偶记:卤面之外的那些面,漳州小吃(3)

BY 小企9999

离开芗城之前,记忆中非常温馨饱足的一部分跟传统年节有关。

从前的漳州,毕竟是个农业发达地区,所以即使我没在乡下生活过,也能体验农节的欢乐。春节元宵,端午普渡,中秋节、冬至......各种各样的农历节日里,爸妈乡下的亲戚朋友们,都会送来对应的过节食物。其中一定会有一包黄色的碱面,既有可以抖散的油面,又有粘连成团的份子面。

这么多面怎么吃?最好销的方式是卤面。

拌匀了卤汤的面条滑溜溜,显得更加温润适口

胡椒粉、蒜泥,蒜酥是吃卤面必备调味品,大大增添了漳州卤面的香口感觉。

传统的漳州卤面,并不需要添加各种“卤料”,只靠熬汤的汤料已经够丰富的啦。

芗城街上有很多卤面店,吃的人很多,但是即使问那些正在店里吃得很高兴的人,哪里的卤面最好吃,得到的回答往往会是:“厝内自己做的。”

这是一碗我在小阿姨家偶遇随手拍的

在漳州,虽然街上有数不清的卤面店,但是在重要日子里,漳州人更喜欢自己在家动手做,因下料实在,往往比名店还好吃。卤面,甚至可以反映漳州人家的伙食水平。毫无疑问这是漳州小吃界的扛把子,霸主地位毋庸置疑。

碰上节假日或者红白喜色人们自家做或通过外卖店定制的一定比进店买的好吃。主要在于投料实诚。

街上卤面店的那锅卤汤相对自家做的实力单薄,还在于店家希望通过搭售“卤料”让顾客多掏几块碎银子。

面这东西在漳州,除了卤面,当然还有许多其他风味的吃法:

清汤面:烫面条时搭配点豆芽的小讲究可大大丰富口感,在漳州算是常识。

手抓面,早期吃法是用盘成盘子状的面握着其他配料,中间卷豆干就叫豆干面份,卷五香卷就叫五香面,因为需要蘸蒜蓉酱增味,难免吃的满手淋漓。现在都是切好装盘吃,反而没了当年那种野趣。

清汤面:这种主要追求汤的清鲜,鉴于漳州小吃点普遍的卤料锅,不“刷”两样有点不好意思。

沙茶面:漳州沙茶面有两种风格,一种比较接近潮汕,汤色比较淡;一种接近厦门,汤水红亮。

面里放了熏鸭的汤面就叫鸭面

干拌面:漳州拌面和福建大多数地方的拌面不同,同样是用碱面,不过用在这种吃法上有专门的特制,会比其他碱面水分含量少一些。拌面的酱以花生酱为主体,掺杂蒜蓉等其他调味,最佳伴侣是猪蹄膀(漳州习惯叫猪蹄包)。

炒面,好像除了炒牛肉面能够获得单独的名号,其他只能统称为“炒面”。

拌面线:除了碱面,其他面条比较常见就得是面线啦,街上小吃店比较常见的有拌面线,海蛎煮面线。排挡里则可以吃到炒面线。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CBzf3MBnkjnB-0zMshF.html